李新华(新疆兵团五师84团医院 新疆博乐 833400)
【摘要】目的 了解团场女职工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调查员指导被调查者填写调查表。结果 农牧团场女职工性病、艾滋病综合知识水平尚可,其中大多数人都知晓艾滋病(96.6%),并且垂直传播艾滋病的知晓最高(92.2),但是对非传播途径等问题的认识仍模糊。多数人对艾滋病人持屿、关怀态度(73.3%)。同时,年龄,婚姻状况是影响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要针对女职工的特点,有针对地开展性病、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才能使团场女职工真正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农牧团女职工 性病艾滋病知识 态度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053-02
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84团女职工性病、艾滋病知识的拥有程度、态度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对该人群的不同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此外,在让人们获得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五师84团农业连队和工交建商女职工各100名进行调查。
1.2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女职工的一般情况、性病、艾滋病相关问题的知识、态度等方面。
1.3统计分析方法。所有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AS8.1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一般统计描述、X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女职工一般情况。见表1。被调查女职工的平均年龄为26.6岁,最大年龄为49岁,最小年龄18岁。主要集中在20—25岁之间(38.0%)。已婚的113人,占56.5%,未婚81人,占40.5%。被调查女职工的文化程度以高中为主,占58.0%。
表1 被调查女职工的一般情况
2.2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见表2
大部分被调查者知道性病、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93.9%、86.8%,并且应答者中多数人知识艾滋病的3种主要传播途径。其中,母婴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最高(92.2%),性行为传播途径最低(89.5%)。对于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传播HIV,仅有小部分人(37.1%)回答正确。而有62.9%的人误认为HIV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在这个问题上,30岁及以上女职工回答正确率(51.0%)高于30岁以下的(31.5%)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X2=5.9,P=0.015),75.8%的应答者知道使用避孕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其中30岁以上的回答正确率(96.0%)高于30岁以下的(66.4%),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16.32,P<0.0001)已婚女职工回答正确率(92.1%)高于未婚女职工(6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7,P<0.0001)。
表2 被调查女职工性病、艾滋病问题回答情况项目应答人数正确回答人数*
2.3 对性病、艾滋病的态度和教育需求情况
2.3.1 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态度。表4可知,所应答者中绝大多数女职工都不赞成婚前性行为(占86.7%),并且不管何种原因发生婚前性行为都不为女职工所接受,说明被调查的女职工对日渐开放的性态度仍然是反对的。此外,89.8%的女职工认为较早性体验是对身体有害的,5.65%的人认为没有影响。这就表示女职工在这一方面正确认识水平是比较高的。
2.2.2 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态度及教育需要情况,在应答者当中,有152名(84.0%)的女职工认为艾滋病对青少年构成了威胁,这体现了女职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渐地认识到了艾滋病对青少年健康的威胁。关于对艾滋病及其病人的态度问题上,171名应答者中有122名(71.4%)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很小,只有58.9%的被调查者认为性病、艾滋病并不遥远。至于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有179名应答者中,132名(73.7%)已经知道了艾滋病相关知识且会对病人采取同情关怀的态度,并且有137名(75.1%)乐意照顾病人,这可能与她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相关知识有关。除此之外,女职工中180名应答了对艾滋病病人是否保密的问题,其中有94名(57.2%)认为无权向特定机构保密,49名(27.2%)认为无权向所有人保密,37名(20.6%)认为应向有所有保密。女职工迫切希望获得性病、艾滋病知识,185名应答都中164名(88.7%)愿意接受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
表4 被调查女职工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项目回答人数认可人数反对人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女职工性病、艾滋病知识来源依次为报刊、杂志(72.6%)电视、广播(55.4%)和医务工作者(20.0%)、而极少数人会通过老师、父母得到相关知识(分别为4.6%、5.1%);提示学校、家庭对性病、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不够。说明目前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是各种人群获得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方式。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将性病、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列为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对人群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到了90年代其性病、艾滋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内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调查及健康教育人群主要在学校和一些高危人群[1],农牧团场女职工展开,为在团开展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84团场女职工的性病、艾滋病知晓率和传播途径等方面回答正确率较高,且均高于乌市企业工人、长途汽车司机等人群女职工的知识水平尚可,但调查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认识模糊,这与杜红[2]等人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今后应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此外,婚姻、年龄是影响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因素,提示应对不同人群进行科学的宣传教育。
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该农牧团场女职工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大多数女职工对性病、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认识模糊。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刊、杂志及电视传播,女职工愿意接受该方面知识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爱兰,李立明,张于成,北京市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认知及性行为的得出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16(6);545.
[2]杜红,吴尊友,贾培旗,大众媒体与社区小媒体和人及交流对艾滋病直传效果的比较研究,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9,5;113-116.
论文作者:李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4
标签:艾滋病论文; 女职工论文; 性病论文; 知识论文; 态度论文; 团场论文; 传播途径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