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有效数学课堂初探论文_赵新刚

构建自主有效数学课堂初探论文_赵新刚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朱家庄小学 255207

自主有效课堂就是要构建一种灵动的课堂,体现教学内容的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应该过于注重教师怎样教,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怎样学、怎样学好、怎样学会、怎样会学。

一、放要有度,说要有法,帮助学生设计思路

数学是非常讲求逻辑和方法的学科,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退位减”,由于时间挺仓促,没来得及给学生印发预习表,只是把预习与讲授任务和孩子以及家长说了说。当时孩子们一听预习后要他们来讲,一个个都很兴奋,我也是对他们充满信心的,我非常相信有些孩子的表达能力。晚上我还在想,明天的课堂会是什么样的呢?可实际上课我却愣住了。孩子们举手仍然很积极,我就问:“还记不记得老师上课时先看什么啊?”“情境图,找信息。”“好,那你就先让同学们找信息,提问题。”可实际效果并不如所愿,我们班特聪明的小王同学站在讲台上不知道怎么说了,沉默了很长时间。我让她下来想想,又让另一位同学说,她直接自己说出了信息以及问题,而且下面的孩子听得也不认真。我看时间过去了10分钟,只好又要回了自己的课堂。当时我就知道坏了,我把课堂放得力度太大了。

一年级的孩子由于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对一些想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加上让他讲,就变得更紧张了。让学生预习,让学生来讲,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思路、一个模式,而且还要注意哪里该放哪里该收,毕竟一年级的孩子太小。事后我想,如果我提前把怎么一步步地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先和孩子讲讲,并作为预习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听,也许效果会更好。我也高估了孩子的实力,以为放手了他们发挥的空间会更大,实则忽视了孩子需要引导、教给他一种方法。

二、以兴趣为抓手,大胆放手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学生的反应是个体的能动反应过程,应该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索。”现在有些孩子缺乏探究精神,爱等着听别人的想法,自己不动脑子、不爱动手。特别是讲算理,动手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计算课以来,我一直都是让学生摆小棒理解算理,让他们自己探讨、自己说。这节课孩子们想出了特别多的方法,如24-8:

方法一:从10根小棒挟再拿出4根凑齐八根拿掉,还剩下16根小棒。

方法二:直接从一捆小棒里拿掉8根,剩下的2根和4根合起来凑成6根,和剩下的10根正好凑成16。

方法三:一根一根地拿掉8根,最后还剩下16根。

每个孩子都想出了自己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开讲。

我不知道怕孩子听不见、听不懂是不是老师们的通病,总爱重复学生说过的话。当我的一个学生讲完他是怎么拿小棒后,我非得大声地加上我的理解重复一遍才放心,生怕他们听不见。自己讲得激情洋溢,下面的孩子有没有听懂真不知道,或许最明白的是上来讲的这位同学。

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发现只要教给学生方法,充分放手就行了。当时学生一说:“同学们,你们想呀,我们有2捆零4根小棒,我们要减8,那4-8能减得着吗?”下面齐声“不能。”“那怎么办?我可以借一捆,那你们知道14-8等于几吗?”“6。”“6根和一捆合起来是多少?”“16。”(当时自己太激动了,这个孩子讲得多好呀,看到下面孩子的表情,几乎都听懂了。)生二结合我打的变魔术的比方讲得也非常好。

在这种课的初始阶段,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抓住一个点让学生充分地说。我们达不到专家的水平,不能把整个课堂交给他们,而是要循序渐进。一年级的孩子进行预习教学难度是挺大的,越感兴趣的地方他才越会说。但这也是一节课的重点,我们的顾虑就是怕孩子说的别人听不明白,忍不住就要重复。

三、正确引导,实现由实践到方法的正迁移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先前的学习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叫正迁移,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一种叫负迁移,起阻碍作用,使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努力实现正迁移,而要防止负迁移。

但是有些实践获得的理解并不能完全迁移到算法上来,比如在讲退位减时,孩子想到了很多摆法,也算出了结果,但是有一种摆法(从一捆小棒里拿出4根,与另外4根凑成8根,再拿掉这8根),我们在看算式计算时孩子并不容易想到。这种在摆的过程中很好理解的方法,回归到算式中却变得这么抽象,所以,有些动手实践获得的结果一定要深究,看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正迁移。在自主有效课堂的建构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有取舍。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及小学生年龄特征,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不仅能应用,而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广类化,教师就必须创造条件,促进学习正迁移的发生。

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就一定能让课程改革结出丰硕的果实!

论文作者:赵新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构建自主有效数学课堂初探论文_赵新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