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6731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2例资料,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6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药物配合氯吡格雷的61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效果观察,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08%,与对照组81.97%,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1.64%(1/61),与观察组3.28%(2/61),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常规药物配合氯吡格雷用药,对改善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
急性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类型,其发病症状表现以持续剧烈疼痛症状为主,时间通常为3-5分,病症较轻可在药物应用下缓解,若较为严重则需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控制。部分研究报道中指出,急性心绞痛发作下,但记忆导致血管血液流动受到影响,严重时心肌缺氧缺血,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治疗中,以药物控制为主,但不同药物应用下取得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差异。本次研究将对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药物下取得的治疗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2例资料,按照入院先后分组。观察组61例,患者年龄46-69岁,平均(58.2±6.7)岁,其中男性与女性各39例、22例。对照组61例,年龄47-68岁,平均(57.9±5.0)岁,其中男性与女性各37例、24例。入选标准:①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并配合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急性心绞痛;②患者均排除心肌梗死、严重肝肾功能疾病以及药物禁忌症情况;③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确认知情同意。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可做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入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控制治疗,如药物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070;生产企业: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用药初次给予300mg剂量,随后根据病情调整为每日100-200mg。同时给药依那普利(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723;生产企业: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用药每日1次,每次剂量10mg。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同时,配合药物氯吡格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6;生产企业: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药每日1次,每次剂量控制为75mg。两组患者均治疗14d。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评价分为:①心电图监测,静息状态下存在缺血性情况,非静息状态恢复正常,为显效;②心电图检查,缺血性下降ST段有明显回升情况,心绞痛次数明显减少,导联倒置T波未恢复正常,为有效;③症状无变化,为无效[2]。另外,对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WPS xls表格做数据汇总,经过软件SPSS21.0处理,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等数据结果组间对比采用 检验,经过数(n)或率(%)形式描述,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对比
治疗效果观察,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08%,与对照组81.97%,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2.2用药安全性观察
用药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变化,对照组1例恶心呕吐反应,观察组1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1.64%(1/61),与观察组3.28%(2/61),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关于急性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高发疾病,特别部分患者因过度劳累或情绪过于激动,更导致发病率增加,患者出现心肌缺氧缺血的可能性极大,这就要求做好及时控制治疗工作。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方法以药物控制为主,如常规药物阿司匹林等,在帮助患者改善血小板聚集情况上效果明显,若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更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该药物属于噻吩吡啶类衍生物,用于血小板活化效果明显,且使冠脉血供改善,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提示联合用药下取得的疗效较高,且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常规药物配合氯吡格雷用药,对改善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廖伟杰.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3):54.
[2]赵双婵.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161-162.
论文作者:李晓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药物论文; 心血管论文; 内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