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宿州市立医院项目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依然有较多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质量、工序以及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产生,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质量,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这也是当前行业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对策
1导言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程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其他行业的技术工艺比较多,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项目建设质量的诱因,使得工程建设不能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2.1 制度管理问题
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出现风险管控问题的重要原因。若未能制定与自身企业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项目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管控和规范,则可能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工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例如:存在部分企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内部风险管理对项目工程组织构建和完善的重要作用,不设置专业的协调人员管控项目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出现问题时,负责人互相推诿扯皮,责任承担不明;处理问题时,管理人员凭借自身工作经验随意处理现场问题,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制订风险管理决策时,不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使整个工程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延缓工期。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使整个工程项目的危险系数倍增。
2.2 风险管理意识问题
在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影响下,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纪律松散,风险意识不足,未能将风险管理这一部分工作置于重要地位,没有严格执行项目风险管控工作,甚至直接忽视和放弃风险管理这项管控工作。虽然部分企业会针对于此,采取一定的对策,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项目的进度等方面进行管理,但是力度不足,同样会导致整体风险管理工作无法持续有效地推进。
2.3 信息系统问题
目前部分建筑企业还没有创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导致项目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工程的开展情况缺少科学的根据支持。首先,创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比较晚,在数据库及系统方面信息数据收集和积累比较少,无法为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工作提供基础。另外,没有在系统中纳入业主和合作商信息用档案等资料,对于相关信息搜索和掌握不到位,导致无法全面掌握两者的信用情况,也无法为制定合作决策、投标等方面工作开展提供基础。
2.4 合同管理存在漏洞
建筑合同管理直接影响着建筑共患难工程项目管理,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是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瓶颈。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因为建筑合合同管理存在漏洞而引起的纠纷有很多。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合同管理方面都较为薄弱,没有较强的合同管理意识,从而会给后期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麻烦,例如变更索赔等情况,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国内外的承包商不具备合同管理意识和索赔意识,从而使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有所增加,从而影响了合同在再分配风险与转移风险中的价值和作用。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建立风险管控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已知道的或容易预测的风险并不可怕,真正担心的是不能识别、也无法预测的风险因素。因此,企业务必提高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客观、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及其影响,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确保风险因素在可控状态。首先,企业要从企业现状和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风险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除可预估风险外,不可预见风险因素随时可能发生,企业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之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管理应急预案,明确风险管理程序,完善企业的风险预控、监控职能,杜绝因重大失误而导致企业承受重大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其次,针对工程施工、工程款支付、安全质量管理等工作划分风险责任范围,明确风险责任人。工程项目实施涉及安全、质量、造价、财务、审计等部门,企业应提高各个管理层次的项目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明确项目部、专业公司、总部职能部门的风险责任范围,从不同专业角度完善风险管控的程序,落实风险责任到人头,加大对成本控制、资金支付、安全、技术、质量等风险的掌控。
3.2 严格比选施工队伍,加强项目过程监管
施工企业实行工程项目内部承包模式广泛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对企业的单体贡献逐渐转移为群体贡献,让职工真正以主人身份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提高了劳动利用效率。然而,施工企业在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企业发展建设,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变得更大的同时,其承受的风险也相应增大,施工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在施工队伍选择和施工过程监管上下更大的功夫。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施工企业要根据内部承包比选机制,严格比选施工队伍,加大对项目承包人施工能力、经济实力、管理能力等条件的评估。同时,通过不同专业领域工程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健全社会资源档案数据库,在广泛的社会资源中严格执行比选制度,确保真正具备实力的社会资源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为尽量避免项目出现亏损,应严格比选施工队伍,加强项目过程监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项目各环节的服务指导,帮助项目承包人解决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加强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对施工中各环节的各个管理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保证项目处于可控的状态;三是加强业主和监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杜绝项目内部人员出现纰漏,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
3.3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从项目施工前期的立项阶段就开始对整个项目进行风险管控,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将大大提高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需要将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系统建设范围,需要项目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控制度、仓库物料、施工设备管理制度、项目施工管理制度等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也必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对促进建筑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4结语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的管理中,不仅要学会融入现代化的理念,还要选择具备全面能力的项目领导,更要有适应项目变化特点的灵活组织团队,同时科学利用方法途径,坚守着安全规范操作,与市场逐步接轨。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上的管理水平,最终去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炜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8,(36):131-132.
[2]张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18,(12):196.
[3]赵长印,喻俊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8,(20):268.
[4]刘达.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2733.
论文作者:于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风险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