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生产更多优质产品_文学论文

提高质量,生产更多优质产品_文学论文

提高质量 多出精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出论文,质量论文,精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正确认识当前长篇小说出版工作的总体态势

进入90年代,长篇小说的出版成为热点。对此,出版界和评论界都十分关注。有的认为长篇小说出版已进入空前繁荣期,有的认为目前出现的乃是一种“泛长篇”现象。如何分析、认识长篇小说出版工作的总体态势,直接影响着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近年来长篇小说出版工作的态势,从总体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特别是1994年以来,长篇小说的出版工作遇到极好的发展机遇。主要有这样几个标志:

第一,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精神产品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创作与出版。长篇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叙事容量大,场景描绘广阔,人物形象众多,往往可以成为其它艺术样式的母体。一个国家长篇小说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同时,长篇小说是一种在读者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出版物,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可以影响几代人的成长。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精神产品,中央领导很重视。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要抓好电影、长篇小说、少儿作品这“三大件”,并以此推动整个精神产品生产领域更好地实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任务。中央的重视和要求为繁荣长篇小说的出版指明了方向。

第二,作家的创作热情很高,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推动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许多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汲取营养。据了解,各省作协收到的5年中完成的长篇小说选题已达1200多个,有相当多的已进入创作阶段。1995年,中宣部和中国作协联合召开全国文学创作会议,研究制订长篇小说创作规划;中国作协还建立了6个全国文学创作中心,40多个作家生活基地,许多省也相应建立本省的文学创作中心和作家生活基地。这些为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也为长篇小说出版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形成了激励机制。从1994年开始,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国家图书奖等重要评奖活动中,有意识地向长篇小说倾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四,“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为优秀长篇小说的出版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有效地打击了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活动,使书刊市场的面貌得到一定改观。与此同时,出版管理通过谈话、打招呼等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初步遏制了长篇小说出版中内容格调低下现象不断蔓延的势头。

在面临极好机遇的同时,长篇小说的出版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复杂情况。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激荡,这对作家的创作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社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成为突出和尖锐的矛盾。这些都给长篇小说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长篇小说出版工作提高质量、多出精品,进一步朝着繁荣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近年来长篇小说出版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结果,近年来长篇小说的出版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数量增长速度超常发展。五六十年代,我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约30部,到了80年代,平均每年出版100部,进入90年代,长篇小说出版达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活跃程度。据统计,1992年出版370部,1993年出版420部,1994年出版450部,1995年超过600部。从目前发展的趋势看,这种增长的势头仍然未减,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会维持下去。

2.题材丰富,内容涵盖面广。既有历史题材,也有现实题材。历史题材中既有通俗演义一类的作品,也有着意于描写事件、刻划人物的纯文学作品。现实题材中既有表现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生活的作品,也有以农村生活或市井文化为背景、反映普通人物情感命运的作品。随着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打工族”、“留学生”的复杂心态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也在长篇小说中得到反映。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供人们在茶余饭后消遣的各种“文化快餐”式的作品,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小说等等。可以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在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找到一定印迹。

3.出版队伍不断扩大。“文化大革命”以前,出版长篇小说的出版社屈指可数,不过四五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出版长篇小说的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有28家专业文艺出版社,加上有出版长篇小说业务的出版社达到了4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参与长篇小说出版的出版社实际上已近100家。

4.出版社主体意识增强,对作者和书刊市场的导向作用日益明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出版社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在书刊市场中的主体位置,逐步改变了原来等稿上门的做法,主动设计选题思路,组织作家参与创作,为作家采访、体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已有相当多的出版社在注重长篇小说内涵的同时,强化“外包装”,运用整体策划、整体宣传的方式,组织作家按照一定的出版意图进行创作,试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畅销书之路。

5.开始注重运用大众传媒的综合效应扩大影响,实现长篇小说出版工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长篇小说改编成戏剧、电影,历来是扩大原作影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电视普及,电视剧艺术发展很快,优秀长篇小说受到这个大众传媒的重视,由长篇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增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扩大了原作的影响,成为长篇小说出版的有益延伸。

长篇小说出版数量的超常增长,使得文坛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繁荣后面,隐藏着令人忧虑的地方。

首先,从总体看,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力作不够多。这几年,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多为历史题材,写现实题材特别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题材的作品引起轰动的很少。长篇小说题材结构在总体上仍向历史题材和市井文化题材倾斜。

其次,少数出版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媚俗现象严重。他们不在发掘作者、提高作品质量上下功夫,把精力主要用于对作品的通俗化包装方式和商品性推销手段上,靠哗众取宠的内容提要和夸大其辞的广告语言招徕读者。个别出版社甚至放弃责任,出卖书号,让不法书商去操纵长篇小说的出版,导致一些内容格调低下、甚至夹杂色情淫秽描写的长篇小说在书刊市场流传。这不仅败坏了出版社的声誉,降低了读者的审美情趣,也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和出版产生了误导。

第三,出版社缺乏必要的规划,短期行为突出。有的借口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对制订长篇小说选题规划不重视,满足于“拣到筐中就是菜”的经营方式;有的盲目性、随意性太大,一味赶浪头,追热点,满足于搞所谓“精神快餐”。这种短期行为的结果是导致一批质量平庸的作品充斥书刊市场。

三、当前长篇小说出版工作的着力点是提高质量,多出精品

江泽民同志指出,宣传文化工作能不能团结人民,鼓舞人民,很大程度上要看有没有一大批好的精神产品。没有优秀作品就没有导向。长篇小说是一种社会覆盖面广、对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很大的出版物。提高长篇小说出版质量,多出精品,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出版界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提高质量,多出精品,首先要坚持正确出版导向。除了政治导向,还要重视价值导向、情趣导向和知识导向,正确处理好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我们出版的长篇小说应当着力反映这个主流,推出一批充满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和影响文艺创作的繁荣活跃。

其次,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品,不仅思想深刻,而且艺术精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和读者中有着广泛影响。一部精品所产生的作用和社会影响,要胜过几部甚至几十部平庸作品。出版长篇小说,一定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作风,对人民负责,把最好的精神产品奉献给人民。

第三,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思想和艺术品位都比较高的长篇小说,受到读者欢迎的程度也就越高,在图书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越强。在长篇小说出版工作中,不仅要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更要引导读者提高觉悟,升华情感,净化灵魂,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

第四,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建立优秀长篇小说的出版运行机制。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生产和传播的规律,根据文艺创作发展状况和读者需求,认真制订长篇小说出版规划,推动长篇小说的繁荣。同时,要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舆论等手段,加强对长篇小说出版的宏观管理。严格出版管理规定,坚决取缔“买卖书号”,严厉打击盗版和非法出版活动,制订有利于优秀长篇小说出版的经济政策,帮助出版社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出优秀作品上。

当前,出版事业正向实现从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高的阶段性转移,长篇小说出版工作也要抓住机遇,实现由数量超常增长向提高质量、多出精品的转移。只有百花齐放,精品迭出,才是长篇小说的真正繁荣。

标签:;  ;  ;  ;  

提高质量,生产更多优质产品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