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论文_哈丽恰·霍加西,张秀娟

(新疆克州阿合奇县人民医院 新疆 克州 8435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39例,采取子宫次全切术23例(A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16例(B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下降,并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无差异,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子宫次全切术;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子宫腺肌症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098-02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良性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常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但前者的症状复发率高,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子宫次全切术和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1],但是临床对于这两种手术方式,哪种更加适合患者并且治疗效果优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3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得到明确的临床诊断,并且均无痛经史,研究符合伦理道德,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9例中采取子宫次全切术23例(A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16例(B组),A组:年龄33~46岁,平均(38.3±6.6)岁,25例月经过量,A组:年龄31~42岁,平均(37.8±4.3)岁,两组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子宫次全切术:峡部切除子宫动脉,切断附件。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①病灶核除术:子宫壁切开,切除腺肌症病灶,最后切口采用可吸收线进行连续缝合。②子宫体楔形切除术:腺肌症后壁往往均匀增厚,从两宫角内侧大约1~1.5cm的位置将子宫前后壁切开,绕过子宫动脉上行直至子宫峡部,然后于中部子宫前后壁肌层行楔形切除,对于月经过多者,内膜部分切除,并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切口,然后对前后宫壁肌层也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避免遗留死腔,浆肌层采取平行褥式缝合,减少成形的粗糙小体积子宫。采用ELISA法检测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

1.3 观察指标[2]

比较患者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痛经、月经量及子宫体积改善情况以及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痛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月经量采用出血评分(PBLAC)标准:优(0~2分)、良(3~5分)、可(6~8分)、差(>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痛经、月经量及子宫体积比较

疗前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下降,并且研究组治疗后个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腺肌症患者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可通过口服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药物来获得较好的近期效果,但是1个月经周期不服药的话,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会复发。截至目前仍缺乏能达到临床期望值的治疗方法。虽然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可达到根治的效果,然而手术却会引起盆底结构改变以及卵巢功能下降,这不利维护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3]。

保守性手术将引起痛经根源的异位病灶切除来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同时存在子宫及宫腔增大的情况,月经量过多,并会导致患者贫血,而子宫体楔形切除则能够缩小子宫体积,并减轻患者月经增多的症状。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FSH、LH、E2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无差异,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赵蓉,王丽梅,顾玉婵,等.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17(1):24-27.

[2]于英,陈冰,张巧利.超声消融与病灶切除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5):5931-5932.

[3]李亚军,李文影,秦文芝,等.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4,9(10):1542-1546.

论文作者:哈丽恰·霍加西,张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论文_哈丽恰·霍加西,张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