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黄振宇 杨剑波 赖万强 凌雪君

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 外科 5428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搜集的55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一般资料作为B组,再选取同期我院55例健康体检人群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肿瘤标志物(乳腺癌抗原-ca153、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水平以及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和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A组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单项检测时,乳腺癌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卵巢癌相关抗原灵敏度、癌胚抗原灵敏度(P<0.05),卵巢癌相关抗原灵敏度高于癌胚抗原灵敏度(P<0.05),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检测特异度比较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联合检测时,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P<0.05),与乳腺癌抗原、癌胚抗原联合检测灵敏比较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三相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联合检测和两项联合检测灵敏度(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乳腺癌;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诸多研究资料显示,乳腺癌好发于成年女性人群[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逐渐趋于年轻化[2]。乳腺癌是一种全身疾病,大部分乳腺癌患者为浸润性癌。由于乳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所以往往在确诊时发现乳腺癌患者有病灶转移情况,治疗过程中以放化疗和手术治疗方法为主[3]。早发现和早治疗乳腺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临床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有多种方法(如X线、超声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但是受到主观因素影响所以极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情况。随着临床对乳腺癌生物学特征的日益深入研究,发现肿瘤标志物可有效实现乳腺癌的及早确诊,除此之外,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检测结果对评估乳腺癌患者经过一系列治疗手段后的疗效以及预测复发以及是否发生病灶转移情况等有着重要价值。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每一种恶性肿瘤会产生多种肿瘤标志物[4]。为了提高临床乳腺癌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本文将观察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搜集的55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一般资料作为B组,再选取同期我院55例健康体检人群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A组平均年龄为(46.68±6.38)岁,B组平均年龄为(48.12±5.7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5.14±7.14)岁;A组平均血红蛋白为(146.02±32.01)g/L,B组平均血红蛋白为(147.11±23.23)g/L,对照组平均血红蛋白为(146.66±29.22)g/L。

1.2方法

A组和B组患者均在手术前一周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取3ml外周静脉血,对照组则只需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取3m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后,使用肿瘤标志物试剂盒检测肿瘤标志物(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水平。乳腺癌抗原正常参考值:小于30.0 U/mL;卵巢癌相关抗原正常参考值:小于35 U/mL;癌胚抗原正常参考值:小于5ng/ml。超过上述标准则为阳性,联合检测中任意一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超过正常参考值也被认为是阳性。

1.3观察指标

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肿瘤标志物(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水平以及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和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三组研究对象的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水平比较

A组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见表1.

2.2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单项检测时,乳腺癌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卵巢癌相关抗原灵敏度、癌胚抗原灵敏度(P<0.05),卵巢癌相关抗原灵敏度高于癌胚抗原灵敏度(P<0.05),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检测特异度比较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联合检测时,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P<0.05),与乳腺癌抗原、癌胚抗原联合检测灵敏比较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三相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联合检测和两项联合检测灵敏度(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肿瘤标志物在检测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种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之中:其一,简单快速;其二,未对乳腺癌患者造成让较大损害[5]。肿瘤标志物广泛存在在乳腺癌患者的细胞组织和血液体液之中,能够动态反映出患者肿瘤的生长情况,继而为临床早期筛查提供手段[6]。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被检测出,而且肿瘤标志物的各项水平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有学者认为,肿瘤标志物在大多数早期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检测出有阳性表达,而此时影像学检查或者相关临床症状却未发现异常[7]。乳腺癌抗原最早被发现存在在乳腺癌细胞组织中,乳腺细胞上皮表面糖蛋白变异体细胞发生癌变时由于糖基化转移酶被激活,所以会引起细胞表面的糖类发生变化,最终具有较高的特一定,继而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正确诊断率[8]。卵巢癌相关抗原是一种糖蛋白,早期阶段中被认为是诊断宫颈癌患者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9]。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组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临床发现卵巢癌相关抗原在乳腺癌患者中存在显著上升情况。癌胚抗原是从胚胎黏膜组中中分离出的酸性糖蛋白,癌胚抗原在肿瘤标志物中应用较为广泛。单项检测时,乳腺癌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卵巢癌相关抗原灵敏度、癌胚抗原灵敏度(P<0.05),卵巢癌相关抗原灵敏度高于癌胚抗原灵敏度(P<0.05),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检测特异度比较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联合检测时,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P<0.05),与乳腺癌抗原、癌胚抗原联合检测灵敏比较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抗原、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三相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联合检测和两项联合检测灵敏度(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相比起单项检测更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从而为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治疗提供数据参考[10]。随着免疫标记技术的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够被检测出来,最终在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过程中发挥出显著价值。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任云,黄广岩,宋兴广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7):871-874.

[2]高华,李玉柱,韩龙才等.Logistic回归和ROC工作曲线评价五种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3):264-266.

[3]韩龙才,李玉柱,张华等.超声、钼靶、MRI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11):1314-1316.

[4]刘一雄,郝跃文.血浆ER、PR、VEGF、CA15-3、CA125及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18,58(25):60-62.D

[5]黄宏鑑,叶芳丽,欧武英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5):2060-2061,2064.

[6]陈园,安丽颖,王鹏等.CEA、CA-153、ICAM-1、E-selection单项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4):547-549.

[7]詹红泉.CEA CA153 CA125 CA199 CYFRA21-1联合检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3):555-556.

[8]王琼,胡建军,李艳霞等.人生长分化因子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黏蛋白1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7(5):388-390.

[9]张璐璐,刘芸,段文冰等.乳腺癌患者部分外周血指标的变化及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2018,13(3):421-425.

[10]万军.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和HER-2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6):119-121.

论文作者:黄振宇 杨剑波 赖万强 凌雪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黄振宇 杨剑波 赖万强 凌雪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