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天津市 300191
摘要: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时,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这两项环节每一项都直接影响到整个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要介绍岩土工程勘察优化措施及地基设计的主要方式,旨在提升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水平,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
1 引言
地基设计是工程项目施工的首要环节,如果地基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后期容易出现地基沉降等问题,给工程项目的使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工程动工之前做好地基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各地区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这就给地基设计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岩土工程勘察可以帮助建设单位更加准确、全面的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从而为提高地基设计的科学性提供支持,也间接的保障了工程项目的质量。
2 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勘察过程缺乏规范性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技术性要求极高的工作,如果勘察中没有遵循行业标准,不仅容易导致勘察结果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后期地基设计的合理性。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或复杂地质环境下,一方面是地形地貌的条件不利于大型勘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多数情况下依赖于勘察人员使用手动工具或根据地形图完成勘察工作,勘察的精确性难以达到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是勘察不全面,勘察点的选择不具有代表性,无法正确反映出该地区的岩土情况,也会降低勘察结果的可用性。
2.2 地基设计部门信息传递有障碍
众所周知,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之间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因此,上述两个部门需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之上开展相应的工作。但在笔者的调查之中发现,部分单位中两个部门缺乏沟通,其信息上的传递存在明显障碍,严重影响二者工作的实际效果。尤其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之中,没有及时将实时勘查结果传输到设计部门,设计部门无法及时修改地基设计方向,从而导致地基设计工作实效性不高的问题。
2.3 工程勘察工作缺乏明确的目的和指导
我们都知道岩土工程施工较为复杂,这是因为其具备复杂的地质环境和特征,所以我们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岩土勘察工作,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家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没有做好勘察准备工作,勘察单位在进行工作时也没有对该项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不清楚工作的目的以及对整个工作内容没有进行明确的指导,没有掌握整个勘察工作的重点,最终导致勘察工作质量下降,勘察数据误差大,对接下来的地基设计工作完全没有帮助,反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2.4 勘察形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我国岩土勘察技术是相对较为多元化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岩土勘察工程普遍存在勘察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基本上都直接采取同一个勘察方法。此外,在勘察的过程中,很多勘察内容并没有依照相关标准而展开,往往都是浮于表面,忽视了实际情况的重要性,致使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不仅影响了工期,同时也影响了整体的经济效益。
3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相关标准的规范性
加强相关标准的规范性,就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入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建筑单位和企业需要联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岩土勘察工程审查制度,通过定量的标准来制定审核参考依据,并要求勘察人员在实际情况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展开工作,同时由项目工程负责人进行各项审查,保证勘察过程和结果的可靠性。②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查,为了避免勘察报告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准确,同时也为了加强对数据精准度的审查,需要单位相关部门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报告中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地基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3.2 建立岩土工程勘察相关制度
岩土工程勘察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能够实施标准化勘察工作,应建立健全岩土工程勘察相关制度标准,从而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水平。首先,需根据设计单位实际情况与人员能力水平,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构建有针对性的岩土工程勘察制度标准。同时,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条理性,使其能够切实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其次,加强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以制度规范为基础,并引入柔性管理理念和人本管理理论,从而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加以管理和监督,确保勘察人员做好相关工作。最后,将岩土工程勘察制度规范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以便于加强制度规范对勘查人员的约束力。在此过程中,必须秉持“公平、透明”的基本原则,针对制度规范考评结果较好的人员,设计单位可给予其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反之,一些考核结果较差的人员,可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其在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勘察人员整体工作水平。
3.3 加强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沟通
勘察所得数据要想得到充分利用,还需要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勘察所得数据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首先,勘察单位需要向地基设计单位进行疑点解释,由于两个部门在专业方面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对数据理解的差异,通过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设计单位能够全面掌握勘察数据,避免重点数据的遗漏,提高了地基设计的科学性。其次,还要做好重要资料数据的交接,包括现场勘察中拍摄的一些照片,以及详细记录的数据等。
4 地基设计方式
承载力较强的地基设计相对较为简单,其设计方式一般多采取框架结构、筏板结构及十字交叉梁条结构等形式,能够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上述结构对建筑所在地的地质要求较高,多应用于沉降值较小、建筑结构简单及防水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之中。针对承载力较弱的区域,在地基设计过程中应予以格外重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建筑所在地区地质承载力,可采用多层内框架结构、柱型地基结构、箱型结构等形式,能够有效避免上部建筑对地基的影响,从而上述结构形式更为适宜用作承载力较低的区域,有效提升地基稳定性与可靠性。另外,在地基设计之中,设计单位需重视地基设计的合理性,降低地基施工及未来使用中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周围原有建筑物的影响,进而保障建筑物地基差异沉降问题得以合理解决。针对不同功能需求的建筑物而言,其地基的设计形式具有区别,在高层建筑地基设计中,需重点加强地基的承载力,以保障整个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在具体设计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岩土勘察情况,并结合建筑物的形态,针对钢节点进行设计,并着重分析地基结构形式,重视地基工程施工材料及人员成本,优化建筑物地基的性价比,从而更为全面的进行地基设计。
5 结束语
工程施工中,对岩土工程的勘察以及地基设计过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岩土工程勘察以及地基设计结果质量的重要性也无需多言,施工单位应该全面开展对岩土工程勘查技术和地基设计技术的学习,引进行业内部先进的质量要求标准,不断发现自身在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孙殿英.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7):130-131.
[2] 赵智理.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工程建设,2017,49(05):58-60.
[3] 张金瑞.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1):69-71.
[4] 易豫睿.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8):231-232.
[5] 韩飞.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3(05):43-44.
论文作者:罗福贵1,高文泉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地基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工作论文; 单位论文; 数据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