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制备技术提高受血者安全性论文_毛建军

血液成分制备技术提高受血者安全性论文_毛建军

(四川省乐山市中心血站 614000)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类血液制品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尽管现如今无偿献血已经能够较为安全的为医疗工作提供血液支持,但是如何使宝贵、有限的血液资源尽可能做到一血多用,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是我国输血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保证受血者输血安全性的关键所在。按照国家相关血液储存全血输送规则的要求,对血液进行保存必须要按照全血保存的相关规则,尽可能延长血细胞的有效寿命并且提高质量效果,保证受血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利用血液成分制备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各种血液成分在体外的存活能力,保证血液有效期内各种血液成分能够满足受血者的相应成分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根据临床病症对血液成分的具体要求,选择对血液成分中的成分采取滤除、辐照、洗涤以及病原体灭活等方式,进行清除有危害的成分从而满足受血者输血安全性的需求。尽管我国成分制备技术的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加强对血站的质量管理,制定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血液成分制备技术是提高我国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有效基础。

一、什么是血液成分制备技术?

血液成分制备技术指的是利用血液中各种成分的特性,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将血液中各个成分分离出来,成为单一的成分。并采取针对性的保存措施对血液进行保存,从而达到延长血液保存期限和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医学技术。现代医学技术中,利用全血液保存液对血液红细胞进行保存是防止血液凝固、延长红细胞体外寿命使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根据红细胞代谢所需要的物质需求降低葡萄糖和腺嘌呤等物质,利用全血液保存液能够最大程度上延缓红细胞衰减的速度,保持血细胞活力,用摄氏4度低温保存又能减缓细胞代谢速度,抑制细菌增长。但由于血液中各个成分的特性不同,采取的具体保存方法也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血液中白细胞的寿命只有五天并且中性细粒胞的死亡速度较快,在24小时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备处理就会丧失其生理功能,而且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也仅仅只能在体外留存1至2天,而它们的保存条件又不同,因此为了延长各种血细胞的使用寿命,使凝血因子的活性和血浆蛋白质的有效成分能够得到保障,就必须要通过血液成分制备技术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以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分离出来,选取最合适的保存方式。

二、不同血液成分的具体制备技术

在临床要输血的患者当中由于输血引起不良反应影响到治疗效果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利用血液成分制备技术,针对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以及血液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成分制备技术分离制备出需要的成分或去除引起不良反应的成分后进行输注,能够有效降低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针对不同的血液成分,采取的成分制备技术也有所差异,例如:

1、滤除白细胞

随着各项成分制备技术的开展,我国白细胞滤除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白细胞作为血液中活性较为强烈的一种成分,是造成受血者在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比如出现发热性非溶血反应、同种异体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以及细菌或病毒的传染等都是由于血液中白细胞导致的不良反应。因此不得不从全血或血液成分中将白细胞成分进行滤除处理以保障输血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滤除白细胞是减少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有效方法,根据现有的研究表示去除白细胞的标准数量要求成分中白细胞的残余数必须小于50万个,并且在我国少白细胞血液制品中要求400毫升全血一个疗程的剂量当中白细胞的残留数量不得高于50万个。使用白细胞滤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滤除白细胞的方法并且较离心去除技术等其他技术也能够达到滤除白细胞的效果,而且去它成分丢失更少。在滤除白细胞时需要根据每一种血液成分规定的过滤规格采取专用的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过滤,要对血液中残留的白细胞数量进行质控检测,将白细胞残留数控制在质量标准以内从而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

2、血液辐照

采用血液辐照主要是为了应对受血者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输血不良症状采取的一种血液制备技术。利用血液辐照技术能够避免献血者血液当中含有的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大量增殖。一旦在输血后宿主的T淋巴细胞通过识别辨别出献血者的血液,患者的淋巴细胞就会对宿主的组织展开免疫攻击,会给受血者带来较大的伤害甚至死亡。因此使用血液辐照技术对细胞血液成品进行制作是避免受血者出现抗宿主病的有效办法。最为常用的辐照射线是使用铯-137、钴 -60和X射线,它们都是对T淋巴组织进行灭活处理,能够有效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尽管利用滤除白细胞的方式能够降低患有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概率,但仍旧要避免受血者家庭成员捐献血液出现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单项耐受性的特殊状况。不仅如此,要特别注意一些高危的患者群体,如同种异体骨髓患者、霍奇金病患者、先天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的患者以及宫内输血的胎儿的血液辐照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对造血干细胞进行辐照处理。

3、洗涤细胞成分

对一些具有严重过敏性输血反应时的患者进行细胞成分洗涤是降低血液中血浆蛋白水平的有效方法。利用盐水和保存液能够代替血浆作为悬浮液对血液细胞进行洗涤处理,可以利用自动或者手动的方法添加和去除无菌生理盐水对细胞成分进行洗涤处理,一方面能够降低血浆蛋白,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细胞成分中累积的细胞因子、钾和游离血红蛋白的水平。

4、单采技术

单采技术是较为先进的一种成分分离技术,利用单采设备对血液进行自动离心和提取需要的血液成分和滤除白细胞处理,只采集献血者血液中适用受血者的细胞成分,而将不需要的血液细胞成分回输给献血者。单采血液成分浓度高、纯度高,供血者使用少,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同种异体抗体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

5、病原体灭活

由于经血液传播是病毒传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因此如何降低血液病原体的传播概率,提高血液供应的安全性是输血工作的重心。尽管现如今已有核酸检验的方法能够提高传染疾病的检出率,但仍旧无法避免临床输血存在的病毒感染风险。而采取病原体灭活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直接针对血液中的核酸和白细胞进行灭活处理,同时发挥血液辐照检测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降低输血的安全隐患。

目前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主要使用在对新鲜冰冻血浆进行病毒灭活,临床使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均为单人份,有传播病毒性疾病的风险。用亚甲蓝光化学血浆进行处理,可以灭活血浆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提高输血安全。不仅如此,采取病原体灭活的方法也能够延长血小板的保存期限,对于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保存有较大的价值。

使用血液成分制备技术将血液产品中的各类成分进行分离处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各种成分在体外的存活能力降低输血导致的各类不良反应,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经血液传播病毒的医疗事故,提高输血的安全性,使受血者的输血健康得到保障

论文作者:毛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血液成分制备技术提高受血者安全性论文_毛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