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饶和文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饶和文

云南省宣威市水务局 云南宣威 6554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受到了我国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此,应该在明确工作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生态文明建设

1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内涵分析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即是指以生态学专业理论为指导,采用生态系统自我调控或是人工干预调控的方式,缓解区域生态系统所承担的负荷压力,同时解决土壤侵蚀问题,保护水土资源,使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生态系统稳定性恢复、可持续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采用人工调控作为辅助,充分激发生态系统的自主调控能力,如此才能最终实现水土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时,要将生态自然修复的具体需求和生产生活用地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态防护用地,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逐步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结构,加快其恢复的速度。通常情况下,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具体措施有退耕还林、封育禁牧、建设人工草地、水土流失防控等。

2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现状研究

2.1近些年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取得的成效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到威胁人类生存的底部。水土流失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十分常见,由于这类问题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因此治理难度也相对较高。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国民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也在持续提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为了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加大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首先,我国2001年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相继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其次,我国水利部2002年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扩大到了全国128个县。截止到目前位置,随着退耕还林等技术措施的逐步推广和实施,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所取得的效果也在逐步加强,使我国森林覆盖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土地沙漠化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此外,水土流失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不仅实现了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要点分析

想要使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取得理想的成效,必须对其要点进行精准的把握,并在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对生态修复和人工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对于一些受损较为严重的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其结构合理性和功能完整性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依靠其自主调控完成修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以人工营建和保育措施进行辅助,加快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速度。其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衔接和协调,以此推动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其三,倡导人文生态伦理,建立现代生态价值理念。相关单位应该以水土保持法为指导,创新生态按机制理念,结合区域水土流失情况,有针对性制定与生态自然修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动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分析

3.1构建完善的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落实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强化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各区域相关单位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导向,结合当地生态自然修复的具体需求,构建修复机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组织技术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实地勘察,并深入分析原因,保障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机制的科学性。同时,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构建严格的监督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3.2推进技术创新,用科技持久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落后的科学技术必然导致生产模式落后、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甚至生态危机。技术创新仍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途径,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技术创新达到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推动自然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利益协调有序的目的。张金荣等通过对新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论述,强调不应把科学技术作为“控制自然”的主导力量,切实转变科学技术的运用方式,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此外,当前生态学已成为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带动着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革命,现阶段的科技价值观需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并同时以整体的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五,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通过合理定价和其他的经济手段,让资源环境作为主要的市场要素参与市场的调节和竞争,以提高资源能源转化率,减少排污。

3.3坚持生态保护,优化国土开发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环境恶化是资源流失、污染、破坏以及不合理利用的结果,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资源压力不断增大,资源非安全因素不断增加决定了中国仍应在发展中高度重视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尽管在过去几年,生态环境有显著改善,然而环境状况的总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城镇土壤污染整治等仍是中国在发展中不可放松的部分。

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目标是要协调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效益,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谐统一,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划。然而中国当前对资源的开发没有从国土空间来整体把握,强度失当,格局失衡,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地区过度开发,造成水资源短缺,地面沉降,部分地区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水土流失等;还有开发空间不合理,导致城市建设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失衡,空间单位产出较低,绿色生态空间不足等。因此,优化国土开发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做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我国水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实现水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对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具体要求和要点进行精准把握,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各项技术措施,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左明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治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190.

[2]和创玲.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7,37(17):69-70.

[3]戚世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08):9+23.

[4]王元.颍上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南昌大学,2017.

[5]郭静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问题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144.

论文作者:饶和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饶和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