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1]2002年在《海上污染预测的局部解析算法》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算法——局部解析法。方法以局部计算区域内的解析解为基础,迭加求得数值解。通过对一维和二维方程在无边界影响情况下的计算和分析比较,证明此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采用边界配置法分裂处理边界条件,再与局部解析法相结合,结果证明此方法处理边界问题运用灵活,计算简便,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局部解析法的具体应用中,我们模拟了鲅鱼圈海区的污染浓度动态预测。整个海区的模拟采用对流速度和扩散系数都为较大的常数,反映了污染物在任意四边形网格上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边界的影响;局部海区细化成矩形网格的模拟,结合了潮流场的计算结果,参数设定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所得结果比较理想。
黄礼敏[2]2016年在《海浪中非平稳非线性舰船运动在线预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受到海洋风、浪、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舰船会不断产生六个自由度的摇荡运动,对舰船海上作业造成严重威胁。舰船运动在线预报能够实时地估计舰船未来几秒到几十秒内的运动姿态,为舰船海上作业的精确控制和最优作业时机的选择提供决策信息,进而提高海上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舰船运动在线预报中,时长在几秒以内的预报称为极短期预报,通常用于海洋作业的精确控制;而时长在十秒到几十秒的预报一般应用于海上作业时机优选,称为安稳期预报。时间序列分析是极短期预报方法的基础。传统的极短期预报方法基于假定的时间序列模型如自回归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本文基于海洋浮体在波浪中运动的记忆特性,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波浪效应自回归(Wave Effect Auto-regressive,WEAR)预报模型,在保证预报精度的同时,大幅提高了模型辨识效率,降低了预报结果对采样频率的敏感性。针对实际舰船运动中存在的非线性非平稳性特征,研究分析了传统傅里叶分析方法的不足,引入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及 Hilbert-Huang变换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进行处理,并基于EMD方法展开分析了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对极短期预报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特征是导致线性模型预报结果中产生幅值偏差的主要因素,而非平稳特性则是引起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预报结果中产生相位偏差的主要因素。且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对模型预报性能的影响与预报时长有关,当时长较短时,非线性是引起预报误差的主要因素,而随着预报时长的增加,非平稳性对预报误差的影响逐渐增强,当时长超过一定的阀值后,非平稳性影响成为引起预报误差的主要成分。EMD方法能够有效处理时间序列中的非线性非平稳性特征,在预报模型中引入EMD处理是提高非线性非平稳舰船运动预报精度的重要手段。但预报过程中,在线EMD处理通过克服非线性非平稳性为预报结果带来预报精度增益的同时,也引入了在线端点效应,引起预报精度损失。这种预报精度损失表现为预报时历结果的不光滑、局部存在明显“跳跃”。当预报精度损失大于预报精度增益时,引入在线EMD处理会使预报结果变差。为了抑制在线端点效应所引起的预报精度损失同时提高在线分解的实时性,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中值回归经验模态分解(Midpoint and Regression-base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REMD)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EMD方法,MREMD方法在保证分解精度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分解效率,有效改善了分解过程中的端点效应,在线预报结果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针对安稳期预报问题,文中基于时间序列方法展开研究。相比而言,安稳期预报更关注舰船运动的幅值范围而不是准确运动时历,但其对预报时长的要求较高,一般在10~15秒以上。考虑到运动时历直接预报方法在预报时长上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分析了运动时历特征对预报时长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运动时历包络预报的间接安稳期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基于运动时历包络的间接安稳期预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预报时长和预报结果的可靠性,为舰船安稳期预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卢盼[3]2007年在《面向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的规划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规划是在战术应用背景下,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和卫星及星载遥感器约束条件,合理分配成像侦察卫星及星载遥感器资源,制定卫星侦察计划,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实时或近实时的海洋目标情报需求。本文在研究成像侦察卫星工作原理和海洋移动目标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了移动目标运动预测方法以及候选侦察观测活动集合构造方法,建立了规划问题的模型,给出求解算法,在应用实例中进行了验证说明。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如下:首先,对成像卫星工作原理和海洋移动目标特点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在作战应用背景下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规划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首先基于目标先验信息构建了海洋移动目标潜在区域(软件STK中),并建立目标运动的预测模型。在构造面向海洋移动目标的候选侦察观测活动集合过程中,设计了潜在区域的可见时间窗口动态计算方法、移动目标侦察任务类型判断方法。其次,在规划预处理的基础上,本文借鉴搜索论中的基本思想,把移动目标发现概率作为成像卫星对移动目标侦察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针对成像侦察时间分辨率低的情况,本文基于几何解析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为移动目标发现概率最大的规划模型,并设计贪婪算法进行求解。另外,本文还针对成像侦察时间分辨率高的情况,基于网格空间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为移动目标发现概率和侦察覆盖面积最大的规划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最后,在研究应用实例中,设计想定,通过软件STK仿真和计算工具Matlab对以上研究的规划问题进行了验证说明。
于海亮[4]2007年在《基于POM模型的海上液体化学品溢漏的叁维污染扩散预测》文中提出本文围绕液体化学品溢漏行为的数值模拟这一中心,从液体化学品的性质入手,对其溢漏后在各介质中的运动形式分类,给出各运动形式在不同情况下的输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油及类油化学品、易溶保守液体化学品这两类目前频繁发生溢漏污染的化学品物质为研究对象,以渤海海域为依托,对这两类物质在水体中的输运进行了建模和分析。 海上溢油模型是以叁维对流扩散方程为基本控制方程,采用马尔科夫随机理论建立溢油的扩散漂移轨迹,即通过Langevin方程追踪质点求得油膜的漂移扩散,在此基础上增加油膜扩散的随机数。本模型还系统的考虑了石油的风化问题和归宿问题,将挥发、乳化和卷吸概念引入到模型计算中。 另外,本文对于易溶保守液体化学品海上迁移的研究,主要是从数值优化求解污染物对流扩散方程这一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渤海海域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较全面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渤海海域水动力、海域溢油行为和归宿数学模型和易溶保守化学品的海上迁移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基本理论是正确的,建立方法是可靠的。
李明玉[5]2008年在《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变化趋势受到普遍关注,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根据原有能源供给Hubbert理论与能源消费分解法的原理,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将原来Hubbert曲线与分解法的解析模型转变成动态模拟模型,其中能源消费分解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还增加了预测功能。通过对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原模型进行比较,给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预测能力检验和方法优势分析。另外,中国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的增长趋势是能源研究中有必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新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预测中国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变化趋势,分别给出中国煤炭和石油的产量曲线、高峰预测和能源消费的近期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并对中国主要能源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论文的意义在于发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优势,增强原有能源研究模型的动态模拟和预测能力,并用新构建的模型分析和预测现实中的能源供给和消费问题,对方法改进和现实问题的解释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综述能源供给Hubbert理论与能源消费分解法的研究进展。对Hubbert理论的研究进展作了比较详尽的梳理,包括Hubbert理论内容、在能源产量预测中的应用,以及成为新热点的曲线形状问题等。对能源消费分解法的综述包括早期的研究成果、方法局限、方法的改进和主要研究成果的特征等,以及各国学者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分解研究。(2)构建能源供给Hubbert曲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Hubbert曲线方法中与储量、产量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给出各因素间的反馈环路及分析。在反馈环路分析的基础上给出Hubbert曲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以描绘某地区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曲线,其中包括产量高峰的预测,并以美国的相关石油数据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3)构建能源消费分解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将解析算法支持的分解法模型转变为系统动力学的动态模拟模型,可以通过分解过去年份的能源消费增量得到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还能模拟未来能源消费增量及影响因素的效应。文中结合辽宁省的有关数据,模拟辽宁省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效应值,并与完全分解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证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模拟分解能力。(4)给出能源消费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扩展模型。扩展模型包括煤炭、石油消费分解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以模拟煤炭、石油未来消费的变动趋势,分析过去年份与未来一定期限内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等因素对消费增量的贡献程度。(5)预测中国煤炭和石油的产量变化趋势与高峰。本文采用能源供给Hubbert曲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中国煤炭、石油的产量变化,绘制出中国煤炭和石油的产量曲线,并预测二者的产量高峰及高峰出现的年份。文中利用模型的参数试验功能对最终可采储量和成长系数进行情景分析,给出不同情景下煤炭和石油产量的浮动区间。(6)分析和预测中国能源消费的需求水平。文中采用能源消费分解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中国的能源消费分解状况,预测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的贡献率。文中还应用扩展模型模拟和预测煤炭、石油消费的变化趋势以及因素贡献率,量化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对消费量变化的具体影响。论文的主旨是将解析算法的模型改进成具有动态模拟功能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增加模型的功能,降低计算成本。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现实问题的讨论,一方面能促进中国主要能源供求的量化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较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是为今后系统动力学及其模型的应用和推广做一个铺垫。
张树凯[6]2016年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无人船艇航线自动生成》文中指出作为无人驾驶的海上运载平台,无人船艇可在海洋中承担大范围、长时间、低成本的作业任务。近年来,随着船舶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船艇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已有尝试性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无人船艇的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综合项目,且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本文以无人船艇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航线自动生成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致力于开展基于轨迹数据和数据驱动技术的航线自动生成方法研究。在国家大数据战略逐步实施和数据科学崛起的大背景下,数据正逐步从一种简单的处理对象转变为一种基础性的战略资源,数据驱动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也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科学研究的探索方式,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一种新兴模式。传统海事基础设施建设和海事信息化建设在提供监管与服务功能的同时,也积累了海量的海事感知数据。本文正是在DT (Data Technology)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基于海量轨迹数据,应用数据驱动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探索无人船艇航线自动生成的新模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轨迹数据压缩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无人船艇航线自动生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之一。当轨迹数据达到大数据量级时会对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对轨迹数据进行数据解析、数据清洗等预处理工作后,设计一种基于Douglas-Peucker算法的轨迹数据压缩框架与实现流程;针对Douglas-Peucker算法中唯一参数压缩阈值的确定问题,借鉴船舶领域概念,基于AIS轨迹数据求取最小船舶领域并作为确定压缩阈值的标准;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门线统计证实提出的轨迹压缩与阈值确定方法切实有效,可在压缩率高达98%的同时有效剔除原始轨迹数据中的冗余信息,而且较好的保持了原始轨迹的特征。基于轨迹数据压缩提取出的特征点,根据《国际避碰规则》和良好船艺的要求,设立转向点阈值标准并辨识出轨迹特征点中的转向点;针对不同航路轨迹密度和转向点密度不同的特点,在保持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简洁性和高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层次DBSCAN算法并从空间接近性和转向相似性2个方面综合考虑建立转向点的相似性度量标准对转向点进行聚类,从而识别出相似航迹所形成的航路转向点;然后通过真实航迹判别航路转向点之间的连通性,并确定由航路转向点及其之间的连通性组成的有向图G= (TN, L);最后通过蚁群优化算法智能搜索最优路径,通过实例证明本文提出的航线自动生成方法切实有效,自动生成的航线符合航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为改变传统航线安全检测依靠人工目测执行的工作模式,设计一种基于IHO S63标准电子海图数据的航线安全自动检测方法。在实现Blowfish加密解密算法、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和SHA-1 (Secure Hash Algorithm-1)安全散列算法以及CRC32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32)循环冗余校验算法的基础上根据IHO S63标准电子海图数据保护方案的策略结构和工作流程对电子海图数据进行解析,针对实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借鉴FSA (Formal Safety Assessment)方法的框架对IHO S63标准数据保护方案进行潜在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最后对电子海图数据进行解析将其转换为符合IHO S57数据传输标准和IHO S52内容显示标准的电子海图数据并最终将其无损转换为SENC,通过提取水深、障碍物等点、线、面海图要素进行航线安全检测,确保自动生成航线的安全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莫仁杰[7]2017年在《海上风机桩式基础灌浆连接段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灌浆连接段将风机塔筒与下部基桩连成整体在风机基础中起到过渡连接作用,而这里又往往是整个基础结构的关键与薄弱环节,可以说灌浆连接段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风机基础整体的安全可靠性。在船舶碰撞和地震动作用下海上桩式风机基础灌浆连接段的损伤机理与安全可靠性问题至今少有研究。因此开展灌浆连接段船舶碰撞破坏机理研究、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及易损性分析、以及可靠度研究,对提高风机基础结构的安全与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单桩5 MW海上风机基础灌浆连接段为分析对象,研究灌浆连接段船舶碰撞响应、抗震及可靠度等相关安全可靠性问题。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于海上桩式风机基础灌浆连接段位于水面附近受到船舶碰撞损伤问题,至今国内外少有研究。本文基于LS-DYNA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基桩、灌浆连接段复合管结构、上部塔筒和船舶的船舶碰撞风机精细有限元模型。结合已有文献对船舶模型、灌浆材料模型及灌浆连接段复合管结构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校核验证。考虑桩-土相互作用边界条件和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对船舶碰撞灌浆连接段的结构响应及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发现船舶碰撞灌浆连接段容易导致灌浆层压碎和拉裂破坏,严重威胁风机基础结构的安全。灌浆连接段的碰撞破坏受到碰撞船舶的属性、碰撞速度以及连接段结构设计的影响显着。(2)针对风机结构可能遭遇地震作用问题,研究地震动作用下灌浆连接段受力及易损性。采用OpenSees建立单桩风机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选取最不利设计地震动输入,对风机地震动响应进行计算,研究灌浆连接段受力特征。基于结构性能定义了灌浆连接段四个极限破坏状态。选取近场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对灌浆连接段进行地震易损性研究。考虑风和波浪的不确定性,提出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方法对风和波浪的不确定性进行传递的灌浆连接段地震、风和波浪耦合作用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得出不同地震工况下灌浆连接段受力变化及地震损伤超越概率特征。发现灌浆连接段地震动受力特征受到结构阻尼、地震动方向及风和波浪耦合作用影响较大。考虑风和波浪的不确定性时,灌浆连接段地震损伤的超越概率较之IEC 61400-1规范推荐的选取风和波浪的平均值与地震耦合耦合计算的结果小。(3)对于灌浆连接段的可靠度分析方法,为了克服灌浆连接段可靠度分析有限元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灌浆连接段可靠度进行研究。针对支持向量机模型(Gauss-vSVR)参数选取困难问题,采用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logistic chaotic map)和云模型(Cloud model)改进的遗传算法(Chaos cloud genetic algorithm,CCGA)对Gauss-vSVR模型参数进行优选,得到CCGA-Gauss-vSVR模型。采用CCGA-Gauss-vSVR算法对极限状态函数或结构响应面进行逼近,构建了基于CCGA-Gauss-vSVR可靠度的分析模型。对灌浆连接段的灌浆层拉裂破坏和结构疲劳的可靠度进行分析,发现结构疲劳损伤可靠度低于局部拉裂破坏可靠度。
侯懿峰[8]2012年在《MODIS数据解析及海面溢油分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灾难。由于海上情况复杂,溢油区形状变化快,消除溢油污染危害的成本和难度较大。因此利用多手段遥感技术进行海面溢油的预警与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简称MODIS)作为TERRA和AQUA两颗卫星上的主要探测仪器,其数据较NOAA-AVHRR及陆地卫星除了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过境频率以及光谱分辨率的优点之外,还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势(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MODIS数据实行全球免费接收的政策),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对地表类型的观测、识别和实时监测能力。目前,MODIS数据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海洋生态环境事件(如赤潮、海冰、海上溢油等)监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价值。MODIS属于多光谱数据(通常具有36个波段),本文依托国家863项目,在对MODIS数据进行解析及重迭区光谱校正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自适应波段选择方法,然后利用这一方法构建溢油区域特征向量,并据此进行了海面溢油区域分类问题研究。概括讲,本文工作如下:(1) MODIS解析分析平台搭建。基于MODIS是层次型数据格式(Hierarchical Data Format,简称HDF)存储方式,利用NASA所属的HDF-group提供的HDF库实现了具有MODIS数据解析、去除重影现象即Bowtie效应预处理及自适应波段选择与分析功能的系统搭建。目前,这一系统正在国家海洋监测预报中心(青岛)进行试运行。(2)研究和实现了MODIS数据图像溢油区域的分类。利用本研究搭建的系统,通过自适应方法选择波段,进而形成溢油区域的特征向量,根据这一特征向量进行溢油区域的分类及标识,给出可能的溢油区域分类结果。通过对2011年渤海湾溢油及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等一系列数据进行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表现出很高的执行效率和有效的溢油区域分类能力,表现出较高的工程应用研究价值。但是由于测试数据有限,在分类精度上离业务化应用有一定的距离,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
陈圆圆[9]2013年在《基于遥感与模式技术的华东地区可吸入颗粒物预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作为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显着危害,其中,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10μm的PM10和小于2.51μm的PM2.5已成为大气环境研究的主要对象。利用极轨卫星上中分辨率遥感传感器空间覆盖大、光谱波段多、重访周期短等特点开展PM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但同时仍有若干关键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以上海及周边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开展PM10与PM25、PM10与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和气象/环境参数、PM2.5与AOD等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相关增强处理。在此基础上,以位于华东师范大学的直接广播极轨卫星遥感数据接收系统为中心,研究一套以快速反演获取的AOD和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 GFS)气象场为主要数据源,以气块轨迹模式为驱动的遥感空气质量动态监测方案。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基于单站获取的和全市多站点平均获取的PM10与PM2.5日均浓度都呈现显着相关,两者浓度均具有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特征,颗粒物污染来源以本地源为主。(2)PM10与AOD的空间分布均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但两者的季节特征略有差异,研究表明,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湿度或标高订正方法,对提高两者的相关性会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同时,多分辨率分析结果显示,PM10与AOD在长时间序列上具有一致的周期性,而PM2.5与AOD相关性分析也显示二者显着相关,从而为利用卫星遥感开展近地层PM10与PM2.5监测提供了可行性。(3)PM10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在空间上(不同城市)或时间上(不同季节)均呈现一定差异,其中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将卫星遥感获取的AOD作为自变量开展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AOD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能较显着地提高PM10与相关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但仍存在空间分异。(4)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小波变换的方法,构建了不同尺度的PM10增强型估算模型,其中,结合各城市具体特征建立的小尺度城市估算模型与整个华东区域的中尺度估算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精度;无论在哪个尺度下,AOD均是PM10估算的最重要变量。(5)集成实时接收并反演的卫星遥感数据与GFS气象场数据,在颗粒物扩散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可吸入颗粒物的48小时遥感动态跟踪监测,并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得出上海地区颗粒物远距离输送的敏感高度在1500m附近。(6)通过可吸入颗粒物重污染过程的模拟研究,对遥感动态跟踪监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文方法的结果与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结果一致,与星载雷达Calipso资料反演的垂直方向气溶胶组成一致。本文主要创新点:(1)通过研发以实时接收并快速反演的卫星遥感为主要数据源,结合气象预报场与气块轨迹模式的可吸入颗粒物区域动态监测方法,为开展快速、动态、大范围的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2)在PM10与AOD相关性分析的研究中,发现了二者的相关性对湿度订正、标高订正的季节敏感性,同时通过已有大量长期积累的PM10和AOD数据,建立了一种PM10的增强型估算方法,不仅提高了其遥感估算精度,还为今后高精度PM2.5遥感估算提供了借鉴。(3)在传统颗粒物本地源解析的基础上,引入后向轨迹模式对颗粒物远距离输送过程进行定量模拟,并实现了在500m、1000m和1500m叁个高度层上颗粒物输送的贡献率及敏感高度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海上污染预测的局部解析算法[D]. 刘颖. 大连海事大学. 2002
[2]. 海浪中非平稳非线性舰船运动在线预报研究[D]. 黄礼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
[3]. 面向海洋移动目标成像侦察任务的规划问题研究[D]. 卢盼.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4]. 基于POM模型的海上液体化学品溢漏的叁维污染扩散预测[D]. 于海亮. 大连海事大学. 2007
[5]. 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D]. 李明玉. 东北大学. 2008
[6]. 基于数据驱动的无人船艇航线自动生成[D]. 张树凯.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7]. 海上风机桩式基础灌浆连接段可靠性研究[D]. 莫仁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8]. MODIS数据解析及海面溢油分类研究[D]. 侯懿峰. 大连海事大学. 2012
[9]. 基于遥感与模式技术的华东地区可吸入颗粒物预报方法研究[D]. 陈圆圆.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标签:海洋学论文;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系统动力学论文; 预测模型论文; 特征分解论文; 线性系统论文; 地震预测论文; 非线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