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各种“启动”技巧,提高作文“导写”水平_作文提纲论文

掌握各种“启动”技巧,提高作文“导写”水平_作文提纲论文

掌握多种“下水”技能,提高作文“导写”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种论文,技能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文“导写”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指导学生写作的“指导能力”和自身的“写作能力”。“指导能力”的主要体现是教给学生的作文方法切实可行,“写作能力”的主要体现是教师能够写出像样的“下水作文”。教师常写“下水作文”,既可提升自身作文“导写”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试就利用“下水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写前“下水作文”,厘清思路激发情感

      (一)提纲式“下水”,展示审题立意过程

      列好写作提纲是写好作文很关键的一步,而这又恰恰是当前学生最缺乏的。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给作文“搭架子”的能力,即教会学生列写作提纲。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白:列出提纲,明确立意,是写出好作文的前提。下面以作文题“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提纲式“下水作文”展示审题立意的过程。

      教师备课时,可选择几个立意角度,精心列出几个提纲,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行文思路。如从生命的本质和生活态度的总体角度立意,可列出如下提纲:

      一个人要活出自己的精气神。(总论点)

      人要活得有理想、有志气(司马迁、钱学森等)。(分论点1)

      人要活得有阳刚之气,充满正能量(江西“夺刀少年”柳艳兵等)。(分论点2)

      人要活得有修养,有节操,有温度、高度和深度(苏武、史铁生等)。(分论点3)

      教师“下水”列出诸如此类的提纲,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提纲内容的理解,再根据提示和自己的理解作文,有助于解决作文无从着手的问题。学生逐渐养成列提纲的习惯,有助于写好作文。

      (二)氛围式“下水”,激发学生作文情趣

      氛围式“下水”是指教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时,选用他人文章作例文,有意识地把选文的生成氛围酝酿成亲身经历的一样,让学生相信这文章的“情”“意”就是老师自己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解决学生提到作文课就不想上、见到作文题就不想写的问题。如笔者在指导苏教版《语文》必修五专题二“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时,选用了题为“我的第一次约会”的文章。在课上,笔者创设出了一幕幕亲身“约会”的场景,回忆自己读高中时一次“约会”的美好时刻。这一招果然引燃了学生们的情感导火线。读着屏幕上的文字,学生一方面很好奇——老师居然给我们说他自己高中“约会”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开始感叹,原来“约会”并非就是庸俗的卿卿我我、搂搂抱抱,而是可以写成这么清纯美丽的文字。此时,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那些美好的、充满真情的事件、人物、场景、时刻。接着,笔者拟了一个作文题: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课后,学生习作在表现真情时呈现出了很多漂亮的文字,如:

      又是一个中午,依旧是那条马路,依旧是那轮让人讨厌的太阳。奶奶背着琴走在前面。今天,我注意到她的背,奶奶的背很佝偻。奶奶的脚步不再有力,苍白的头发随着身子的抖动一颤一颤的。奶奶不时地用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我的心为之一震。小小的我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等我长大后要对奶奶好。

      每次听到老师表扬我琴弹得好,奶奶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就聚到了一起。

      在那短短的假期中,奶奶佝偻的背影是夏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可种子还没有发芽,就枯萎了。善良的奶奶去了另一个世界。……没有你的陪伴,我走得真的很孤单。

      ——程筱奕《背影牵动着我的情思》

      二、写中“下水作文”,展示布局增强互动

      写中“下水作文”主要指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写作理论、方法指导后,与学生同步写作,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具体困难。写中“下水”多用于片段作文、拟写提纲、文章开头结尾等。写中“下水”是教师有意识地展现自己作文的过程,如立意的选择、确定、升华,对材料的辨析、思考、取舍,行文过程中怎样选择、比较、斟酌个别词句,等等。这种方法对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时效性有巨大推动作用。写中“下水作文”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对照式“下水”,启发正确行文思维

      “对照式”下水,即教师与学生同步写作时,写两篇同题作文,一篇“病文”,一篇“范文”,让学生点评,并从中“挑刺”,进而获得解决作文实际困难的经验。这样可给学生提供一个识别错误的机会,还可以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因为学生作文,常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行文时思维混乱,想到哪写到哪。学生在对老师的作文进行点评后,可获得正确的行文思维。下面以作文题“谈读书的作用”为例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给学生印发一篇有“毛病”的作文:

      读书真的很有用,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说读书好,教育我要好好读书。我那时候总爱想,读书有什么用呢?哦,可以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和爸爸妈妈的名字。于是,我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

      后来我渐渐地不喜欢读书了。记得是初中时候,我开始迷恋游戏了,上课时候还偷偷地打游戏。有几次很不幸,被任课老师逮住了,被批得要死。……

      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被班主任烦死了……为了不被烦,我硬着头皮看书。中考成绩下来了,还好,我的成绩可以上普高了。……

      很显然,文章二、三段游离了主题,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就这篇文章,如何把它“纠正”成主题明确、思想有深度的佳作呢?

      接着,教师重写该文,将文章有毛病的地方进行现场修改,表述如下:

      读书真的很有用,小时候我总爱想,读书有什么用呢?哦,可以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和爸爸妈妈的名字。于是,我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成长的足迹越来越深,我渐渐体悟到读书的作用实在非常大。大在哪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

      其次,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再次,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经过修改后的行文,思路清晰,以递进关系谈读书的作用,层次分明,由浅入深,思想的高度自然而然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对比自己的文章和老师的文章,即可发现自己作文的问题,及时纠正游离主题的毛病,以回到正确的行文轨道上。

      (二)互动式“下水”,引发师生情感共鸣

      互动式“下水作文”,需要教师事先写好文段或打好腹稿,向学生娓娓道来。学生对教师的现场作文进行点评,教师以参与者身份点评学生作文。如在一次以“趣话高中生活”为主题的作文训练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搜寻高中生活的“趣事”,当即在黑板上“下水”了一段话:

      天气炎热,语文课上,一老兄戴着墨镜,一手拿着笔,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抬头听课,然而,他不时地点头,口角有细丝流淌。师见状,忽然喊道:“某某。”此老兄条件反射,立即应声:“臣在!”众生捧腹大笑道:“宫廷剧看多了。”师问:“我刚才所言,你一直点头,是什么意思?”某兄曰:“我认为你说的很对!点头赞同。”师哭笑不得,又问:“那你为何垂涎三尺?”某兄答曰:“你讲得太好了,我听得津津有味。”众生忍俊不禁,师亦不得不幽默道:“朕今天免你一死。”全班鼓掌。

      学生先叽叽喳喳评论开了。待学生点评后,教师要求学生当堂写出高中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有一学生当场写了《可爱的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很幽默。因个头不高,爱说“浓缩就是精华”。老师总是剪个“鲁迅头”,看到男同学被班主任或政教处拉去修理头发,就一本正经地说:“剪个我这样的发型多精神,既可以节约洗发水,又可以增高。”

      语文老师有博识。曾用“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这首七绝教我们轻松记住全国各省市的名称;曾用“哲学原理很重要,答题抬出要及早;时事政治量不少,重在平时多看报;评价不是发牢骚,理论事实结合好”这句顺口溜教我们答政治题的方法。

      对此,教师点评道:文段观点明确,点出语文老师的可爱表现在幽默、博识;举例恰当,事例能体现幽默、博识的特点。其他学生也对此文段进行了中肯的评论。在互动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作文的心理平衡点,体会到了老师在写作方面的言行一致,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消除了抗拒写作文的情绪。

      三、写后“下水作文”,通观全文及时矫正

      写后“下水作文”是指在作文教学中,先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写,教师根据学生写作后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写出正面范文或者是反面病文。在对比范文和病文的基础上,引导发现自己作文的具体问题。写后“下水作文”可采用以下形式:

      (一)片段式“下水”,对症下药力促改进

      片段式“下水作文”是指教师在批改好学生习作后,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写一段或几段内容相似而形式各异的“下水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对照“下水文”来修改自己的文章。“片段式”下水作文,意义重大:首先,针对性强,能让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出习作毛病;其次,对照性强,教师在对学生“病文”进行号脉的基础上写的“下水文”,与学生习作的“病况”对照鲜明。笔者曾让学生写话题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要求写出人物个性、特征。结果几十篇习作中,人物形象千篇一律。笔者把几篇习作同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评价。他们发现自己文中的人物没有“个性”。针对学生写不出人物特征的问题,笔者“下水”了片段作文《忆“有瘾”先生》:

      金先生烟瘾很大。每次上完课后便风风火火地走出教室,然后心急火燎地点上一根烟。我时常看见金先生两只手扶着电动车车把,嘴里叼着一根香烟,“呼哈呼哈”地抽着进出校门。

      金先生有上课瘾。上课铃声还没响,他便大步走进教室,喊一声“上课”之后,就在黑板上写起板书来,口中还念念有词。下课铃响了,他的课却没结束,往往到了下一节课的上课铃声打响,他才意犹未尽地黯然离去。

      金先生有自信瘾。他曾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金字塔,然后指着金字塔底层的一个小小角落不屑地说:“喏,你们啊,就在这里。”继而又指着金字塔的上层说:“我嘛,就在这里。”记得当时我十分不满地腹诽:“那还不是因为你和金字塔一个姓来着。”

      这一“下水”片段激起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有学生也采用类似方法写自己“可爱”的化学老师:

      化学老师是陕西人,说话常与“面”相关,看到一些同学半天解不出一道题,就说:“你做题,比陕西的面疙瘩还有绵劲。”或者:“做难题,就像嚼面疙瘩,越嚼越有味。”又或者:“我再四说了,还不听,别怪我乒呤乓啷就是一顿揉,像整兰州拉面一样。”

      老师说话爱用化学术语,经常教导我们:“做事情,要像钠与水反应那么快;搞学习,要像氢离子爱惨了氢氧根那样;养精神,要沉淀一点文化的碳酸钙。”

      片段式“下水作文”是在对学生作文的优点、缺点了如指掌后,以引导学生突破写作难点的对症下药指导方式。教师出示自己的“下水文”,以参与者身份让学生评论,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示。这样,学生作文水平就能在实践和反思中得到较快进步。

      (二)整篇式“下水”,查漏补缺及时调整

      整篇式“下水作文”,可以通观全局,查漏补缺,把学生习作的主要问题都反映出来。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身份写一篇质量尚佳(非上佳)的范文,供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老师范文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学生在读教师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唤起学生评价作文的热情。

      总之,教师需学会多种“下水作文”技能:既要会潜泳(即理论指导),亦要会浮泳(即会写文章);既要会快泳(即临场快速作文),亦要会慢泳(即精雕细作写范文)。掌握这些“下水作文”技能,既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又可提升教师自身的“导写”能力。

标签:;  ;  ;  

掌握各种“启动”技巧,提高作文“导写”水平_作文提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