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157011
【摘 要】目的:研究皮肤混合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皮肤混合瘤患者6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0例病例中间质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样物质沉积。结论:皮肤混合瘤可向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间质表现多样化。
【关键词】皮肤混合瘤;软骨样汗腺瘤;临床分析
前言:皮肤混合瘤较为少见。自1982年Nasse报告首例以来,迄今约有400例见诸世界文献。国内报道甚少。此瘤尚未普遍被临床医生所熟知,以致某些肿瘤切除不完全而复发,并且,因组织形态的多样性,有时病理医生也感到棘手。本文结合文献对60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临床诊断的线索,并对组织学特点和鉴别诊断加以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皮肤混合瘤患者6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中的60例皮肤混合瘤的HE切片(同时共有20例汗腺肿瘤),重新复查。本组60例患者,其中22例为女性,38例为男性,男∶女为1.89∶1,年龄17~ 73岁,平均43岁,其中≤ 39岁25例,≥ 40岁35例,病程3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为3.97年。同时,所有病例皮损均位于面部:鼻部25例,上唇12例,额部8例,颊部6例,口角、眼睑、眉部各3例。所有病例均为单发,表现为缓慢生长的圆形或类圆形皮下结节,与瘤周正常组织境界分明,多数结节质韧或质硬,无明显压痛,绿豆至蚕豆大小,其中1例激光治疗后复发。50例表面皮肤呈正常肤色,8例呈淡红色,仅2例表面皮肤呈黑褐色。
1.2方法
整理原始资料,将患者病理送检单的各项临床内容归类,并进行整理和统计,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有60例病理诊断为皮肤混合瘤,占0.17%,并对所得到的皮肤混合瘤的HE切片,重新复查,采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0例收集的标本中,大体标本表现为球形小结节,大小0.4~1.2cm,表面光滑,有包膜,切面湿润,有小囊。镜下见肿物呈结节状,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外围有纤维组织被膜,60例中有45例呈单个结节,10例呈多结节。5例复发者无包膜,不形成结节;其组织学改变类似涎腺混合瘤,瘤细胞呈立方、卵圆形,排列成导管、实性巢或游离散在,逐渐伸入间质,并见有向毛囊方向分化结构。60例间质均有粘液样改变,21例有软骨样变,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将肿瘤分为大、小汗腺两型,大汗腺型管腔较大,呈分枝囊状,两层细胞,有顶浆分泌及毛囊样结构;小汗腺型腺管小而圆,无分枝,单层或双层立方上皮细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组仅3例为小汗腺型,其余均为大汗腺型。镜下观察中,表皮无变化或轻度受压萎缩,1例肿瘤与表皮融合。肿瘤组织形态务样,各种不同成份不同比例地混杂在一起。肉眼观察下,瘤体圆形或椭圆形,其中3例为分叶状,主瘤旁有一小结节,直径0.3cm。瘤体最大径为0.5~3cm,多数l~2 cm。质中或硬,无包膜,10例有薄层假包膜。切面灰白色、白色及浅褐色不等,偶见小囊腔和灶性半透明胶冻样区。15例包块带有皮肤,砷瘤位于皮内或皮下。
3.讨论
3.1皮肤混合瘤的主要成分
汗腺成份,瘤细胞呈条索状、分枝腺管状或腺囊状排列。管壁有一层至数层细胞不等。内层细胞为柱状或立方状,胞浆透亮或染色深,核圆形居中或近底部,部份细胞顶端有断头分泌,另有一些为扁平状,胞浆嗜酸性。最外层为肌上皮样细胞。部分瘤内肌上皮样细胞显著增生,呈片块状或岛状散布在间叶成份中。保管或腺囊大小不一,其内空虚或有咭伊红色分泌物,并见有上皮乳头突起。本组60例均见汗腺成份,31例为小汗腺型,20例为大汗腺型,9例肌上皮样细胞显著增生。未成熟毛发结构和皮脂腺成份,基底细胞样细胞排列成分枝索状或巢片状,细胞间无间桥,边缘为一层栅拦状矮柱状细胞。部分中央出现角珠和角囊肿,或类似外毛根鞘的透明细胞团。囊肿大小不一,内为完全角化物,或为嗜硷性细胞向影细胞移行的细胞团。还可见毛母质瘤样结构。破裂的角囊肿旁有异物肉芽肿形成。多少不等的皮脂腺细胞与基底细胞样条索租巢片相连接。上述形态类似未成熟毛发结构的各个部份。本组15例见这些变化,其中4例存在毛母质瘤样区域。拈液软骨样成份,无定形的嗜硷性或嗜中性染色的基质中散在分布少量星芒状、短梭形和多边形细胞。部分细胞周有空晕,酷似软骨细胞,部分基质浓缩,陷窝形成,和正常软骨无明显区别。另可见无细胞的不规则均质状玻璃样物质,上述成份随机分布在上皮之间。本组60例均见此成份。
3.2皮肤混合瘤临床病理特征
皮肤混合瘤又名软骨样汗管瘤,为相对少见的皮肤肿瘤,常发生在头颈部,以鼻、上唇、颊部多见,偶见于腋窝、躯干和四肢,罕见阴囊受累。皮肤混合瘤表现为生长缓慢、坚实、境界清楚的真皮或皮下结节,常单发,无症状,结节直径多在0.5~ 3cm,术前易误诊为表皮囊肿。有报道皮肤混合瘤发病率占原发性皮肤肿瘤的0.01%以下,但亦有研究者统计在皮肤活检中占0.098%,我们的研究结果为0.17%,明显高于以往报道,可能与我们病理活检标本中肿瘤性疾病所占比例较高有关。本组病例中38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年龄17~ 73岁,平均43岁,与文献报道接近。本组病例皮损均位于面部,其中好发部位依次为鼻、上唇、额部等。多数学者认可皮肤混合瘤可向大汗腺和小汗腺分化,而且大多数向大汗腺分化。病理上皮肤混合瘤位于真皮和/或皮下,呈双向分化,上皮成分包埋于黏液样、软骨样或纤维性间质中,电镜结果提示软骨样物质由肌上皮细胞合成,间质PAS染色和阿新蓝染色阳性可提示本病。大汗腺性皮肤混合瘤表现为不规则的分支状管腔(管状囊样型),常见顶浆分泌。小汗腺型由相对一致的、小而圆的管腔组成,无顶浆分泌,均匀分布于黏液-软骨样间质中。有些病例特别是在大汗腺性皮肤混合瘤中可现毛囊分化。
综上所述,皮肤混合瘤大多数为大汗腺性,可向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间质表现多样化,偶有恶变。在中年男性面部发现小而坚实的皮下结节应想到MTS的可能,宜完整切除并送病理确诊。
参考文献:
[1] 吴娜,惠海英,党倩丽.皮肤混合瘤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2):186-187.
[2] 王刚.老年人皮肤肿瘤临床特征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
[3] 刘玲玲,陈飞,张海钟.皮肤混合瘤1例[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8):853-853.
论文作者:郑兴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汗腺论文; 皮肤论文; 细胞论文; 病理论文; 软骨论文; 肿瘤论文; 成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