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国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运用论文_刘冰 项鑫鑫 王逾

论现代汉语国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运用论文_刘冰 项鑫鑫 王逾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 大连市 116000)

摘要:21世纪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中外交流密切加深,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压力,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处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国外一些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言文化的人越来越多。汉语成为一些国外地区和国家的热门语言之一,开始倍受全世界的追捧和关注。对外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心理学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将一些国内优秀的,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授给留学生,就需要拓展对外汉语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深度,这有这样才能方便我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文化的交流是,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来弘扬中华文化,巩固中国在世界之林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知名度和世界文化竞争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1.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领域教学

1.1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

语言是文明的标志。语言与文化,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在当代人文科学的研究中,语言的文化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关注。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使用本族语的各国内部是这样,作为国际交流媒介的“外国语”也是这样。在当今这个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上,各种语言的使用范围,常常跟一个国家、民族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向世界推广自己的语言,以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了解和各方面的交流。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作用,也在于此。

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经度过了40多个春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国外学汉语、使用汉语的人数也在激增。

1.2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汉语国际教育主要针对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从汉字的发音开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掌握基本的汉语句法功能,了解汉语语法,熟练运用汉语会话,达到可以流利运用汉语沟通交流;可以熟练阅读与写作可以说以上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核心内容。中华文化教学的是针对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教学,基本是在汉语语言知识达到一定高度时加大渗透力度的教学,可谓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汉语国际教育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作用

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洋为中用,中西合璧”都是在说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汉语国际教育在弘扬中华文化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文化交流中表现手段也很强烈。中华文化对舶来文化非常善于及时的吸收和消化,成为本国一种新兴的文化,融合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发行地之一,在不断的发展中吸收着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去除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种精神无与伦比的。很多国内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对外汉语教学的专家学者力求在贯通中西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积极教育和引导,起到弘扬中国古老文化,传播中国文明的作用。

2.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存在很多困难,尤其在文化方面。“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它如同“瓶颈”一般,制约着外国学生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外国学生觉得汉语难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不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么应如何加强文化因素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比照、借鉴儿童学习母语文化的方法、途径,从中找到适合外国人学习目的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在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中,父母长辈会向他们传授本民族的文化,其本身也具有接受、容纳这种文化的心理和生理机制。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本身,而且还要加强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有机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建议

3.1重视教材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顾及到课时安排以及学生的需求,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切实做好课程的教材建设,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与把握。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类型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不过大体上可以将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通常都会从中国的历史分段或者地理概貌着手,就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然后从中分离出不同的文化类型,如文学、艺术、宗教、建筑等进行详细分析。第二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包括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进等,一般都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分析,依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从先秦礼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清代朴学等进行讨论,沿时间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叙述,也从横向角度分析了社会变革以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对于文化传承的影响,部分教材还针对西方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相比较其他专业,本专业的学生从中学时期开始就积累了一定的文史知识,而且从其专业选择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通常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这个角度来讲,常规意义上的普及型教材并不能满足其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应该优先选择第二类教材。

3.2丰富教学手段

高校教学面对的是具备成熟心智和较高认知水平的成年学生,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自然不能与初中高中类同,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手段:

3.2.1互动教学应该将素质教育延伸到大学阶段,强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从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分析,然后立足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2.2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多媒体及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教学的效果。

3.2.3实践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通过就地取材来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如西安的兵马俑、洛阳的隋唐遗址、北京的颐和园等。在组织相应的活动前,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历史文化遗址的内涵,确保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将单纯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提升教学的效果。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完善的“职前师资培养”和强化性的“在职师资教育”,同时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和教师个人都要培养和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就国际汉语教师而言,终身学习既包括汉语国际教育信念的增强,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国际汉语教学界同仁和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进步。

结语: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跻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与其自身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密不可分。随着国内对外交流步伐的加快,社会上对对外汉语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是有增无减,故各大高校不得不扩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的理论知识,掌握好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深刻的理解并运用好传统文化与对汉语国际教育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扩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的力度于影响力,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参考文献

[1]北京语言人学对外汉语硏究中心.第五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周湘;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在全球推广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3]吴晓辉.论开放大学汉语言专业如何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6

论文作者:刘冰 项鑫鑫 王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论现代汉语国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运用论文_刘冰 项鑫鑫 王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