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珂君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院感科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28例)和非感染组(50例),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5.9%(28/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血部位、抗生素使用、GCS评分、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吸烟史、住院时间及糖皮质激素使用与院内感染关联密切(P<0.05或P<0.01);其中侵入性操作、GCS评分、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和住院时间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脑出血;院内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37-02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的急危重症,在紧急抢救过程中会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较高,加之患者多为老年人,体质较差、病情易反复、恢复缓慢、住院时间较长,是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1]。本研究收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与院内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分布为56~83岁,平均年龄为(69.5±5.6)岁。所有患者经颅脑CT、MRI及凝血功能等检查并确诊,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相关标准[2],对于临床资料不全、合并其他慢性、恶性疾病以及由其他原因引发的院内感染患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共发现28例院内感染患者,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50例,将其分别列入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出血部位、感染部位等内容,探讨其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6.5统计学软件对收录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以标准差(x-±s)和率(%)表示定量和定性资料,各行t和X2检验,检验标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极具显著性。
2.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糖尿病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关联不大(P>0.05),出血部位和抗生素使用与院内感染存在一定关联(P<0.05),年龄、GCS评分、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吸烟史、住院时间及糖皮质激素使用与院内感染关联较为明显(P<0.01)。详见表1。
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年龄、GCS评分、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吸烟史住院时间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等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侵入性操作、GCS评分、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和住院时间(P<0.05)。详见表2。
3.讨论
院内感染是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对预后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3]。本组研究中,急性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9%(28/78),其中年龄、出血部位、抗生素使用、GCS评分、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吸烟史、住院时间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因素均与院内感染发生相关(P<0.05或P<0.01),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GCS评分、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和住院时间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该类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复杂性应引起临床的格外重视,建议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尤其是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等独立危险因素的控制,以此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盛,周凡,王朝平.高龄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3(6):55-57.
[2] 田秋芬,左伟.某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管控措施探讨[J].职业与健康,2014,14(3):2046-2048.
[3] 李会晓.急性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10(3):289-290.
论文作者:侯珂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院内论文; 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操作论文; 时间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