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张静

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张静

甘孜州晓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康定 626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及环境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我们的建筑设计者必须将生态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文章主要分析了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建筑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发展设计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生态资源以及环境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如今,我国对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提高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1 基于生态理念的建筑设计原则

1.1保护自然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项重要的人造物质系统。建筑设计必须着眼于自然环境与人文之间的有机统一,通过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进而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在绿色生态的理念中,建筑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建筑周边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建筑资源,通过更小的成本和代价,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建筑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绿色生态理念上,建筑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统筹安排设计,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前提下,加强周边地区的环境、地貌和水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尽可能的加强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等

1.2有效节约能源

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单纯室内设计对于追求高质量的居民来说,精神生活很难得到满足,必须加强建筑外部的自然环境设计与营造。建筑的最本质目标就是适宜居住,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起到的便是理论支撑,没有这一理念做指导,其建筑的适宜度便大打折扣。在建筑设计中,要注意采用科学环保的采光降温措施,设计更加符合居住条件的通风换气设备,对室内环境加强绿色环保理念。在能源危机的现状下,绿色建筑设计要注意可再生能源的有效使用。就目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收集中,在建筑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短缺的问题,建筑设计充分反映气候条件,加强资源方面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3与社会效益相协调

在绿色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工程施工成本,结合当前施工的实际情况,不能单纯的盲目求全,在施工、维护以及拆除等各个环节必须保证经济高效,确保施工与自然和谐共处,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兼顾好建筑本身的地域特征,选择保证建筑自身的综合性和完整性的理念,实现健康环境的有效建构,最终实现建筑集成技术的效能。

2 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建筑设计措施

2.1建筑选址设计

建筑选址设计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建筑整体性能和外观呈现效果都有直接影响。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建筑工程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过程对周围坏境带来的污染或破坏。对于建筑自身质量来说,也应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和施工条件,从而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以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及当地气候特点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将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在建筑选址方面,应选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此外还要选择交通便利区域,为工程运输和将来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

2.2建筑布局设计

建筑整体布局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在进行布局设计时,要对建筑的资源环境进行全面考虑,从而充分利用资源环境,提升建筑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的温度调节能力、观赏性条件等,减少后期人工建设。在进行设计时,应降低建筑吸收的整体热量,控制好室内居住条件,主要从四方面着手,实现绿色建筑设计。一是,优化建筑内部功能区域的布局,在保证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对空调、照明设施等设备的依赖。可以将室内功能相似的区域进行集中,提高室内环境的一致性,降低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的能源消耗。二是,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考虑工程的结构空间拓展及室内空间的充分利用,在进行人口居住量较大的建筑设计时,还应重点考虑提升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对住房面积标准进行有效控制,进而降低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另外,在进行低碳户型设计的过程中,应实现建筑空间的灵活、高效应用,以及随着时间推移其功能变更的可能性,不仅有利于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减少建筑垃圾。

2.3通风和采光设计

建筑通风和采光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对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风环境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如果住宅设计的不合理,那么会使得建筑物的局部小气候较差。根据当地风向和气候特点,设计建筑朝向和室内格局,保证建筑的通风。二是,日照、遮阳与采光。夏季对于建筑物的影响也较大,其中阳光的直射还有热辐射,都对建筑物的居住环境具有热环境的影响。我们所指的遮阳是对建筑物的外在围护结构进行改造,使其对室内所接受的阳光直射与其辐射量得到减少的过程。最简单的设计方式就是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对日照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应用生态理论的方法来设计。

2.4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

随着生态设计理念的深入和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节能环保建筑越来越深入人心,对生态理念也越来越关注。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属于最为常见和当前使用最多的绿色自然能源之一,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展生态建筑设计时,可以充分的使用自然阳光储存能源降低对煤电的依赖性,从而实现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比如在设计照明系统时,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重做幕墙,更最大面积和最长时间的吸收太阳关,再利用收集的太阳能进行照明等,这样减少了电力照明的使用率,从而缓解了电力紧张的压力,推动了生态建设的发展和进步。除此之外,在北方除,太阳能除了可以用于热水器,还可以将其运用于冬季的供暖系统。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也要重点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问题,为了保证建筑物通风设计科学合理,在设计时有必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然后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态设计,实现建筑物良好的通风,进而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2.5合理选择生态材料

一些新型的能够被重复可再次利用的建筑材料被称为生态建材,就是在进行建设过程中或者是建设结束后在对建材进行回收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回收率和减少环境破坏的建筑材料,人类要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当前存在严峻的环境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自然资源却面临枯竭的危险。地球上所有物种包括人类的生存都所要面临的挑战也在逐渐的增多。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最大程度的使用循环可在利用的建筑材料,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用新型生态建材既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不会对社会的未来发展造成阻碍。生态建材产业的绿色发展,直接对生态建筑设计的前进方向造成了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的生态理念及策略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建筑用户感受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还能提高建筑构造、空间格局以及建筑材料使用的科学合理性。为此,设计人员应将以人为本、重构共生以及因地制宜作为生态理念的运用原则,将生态理念作用于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从而健全建筑设计的生态理念的用体系,实现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辉,叶紫.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

[2]谢静.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

[3]王泽荣.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4).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