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宽容_亲子成长论文

让孩子学会宽容_亲子成长论文

让孩子学会宽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宽容论文,让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己和接受与愿望不符的事物。一个人一旦有了宽容的品质,他就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允许他人犯错并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与人和睦相处;有宽容之心的人也能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和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出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宽容的品质。如孔子曾说,一个真正的人要有宽容、恭敬、诚信、灵敏、慷慨五德,并把宽容放在五德之首。庄子亦说,圣人应有包容天地、遍及天下的宽阔胸怀。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人”。一个人善于宽容,他的人格才会像海一样伟大。

宽容的品质是我国社会对人提出的客观要求。今天的社会组织性和开放性都很强。在一个组织性强、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社会里,社会进步与个人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人们相互合作,而合作要以宽容为基础。宽容是人们交往、合作的“润滑剂”。另外,现在的社会也更具有开放性:社会变化加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个性也变得更加鲜明。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人只有具备宽容的品质,他才敢接受变革,接纳新生事物,他才能容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独特个性。

宽容是现代人必备的个性品质,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家长应注意让孩子学会宽容。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品质呢?

1.父母以身示教。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父母“在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应当检点自身行为。”让孩子学会宽容,父母自己首先应有宽容的品质。如果父母本人心胸狭窄,无视他人意见,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给人改错的机会,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为一点小利斤斤计较,孩子又怎么能学会宽容呢?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的品质才会再现在孩子身上。

2.用故事教育孩子。故事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有许多体现宽容品质的小故事,可借此教育孩子。如我国历史典故“负荆请罪”:将军廉颇屡建战功,不服蔺相如以口舌之劳居上位,欲加凌辱。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屡次忍辱避让。廉颇知道原委后,深感惭愧。于是,背负荆条,上门请罪,并感叹道:“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两人遂成刎颈之交。此例正是蔺相如的宽容避免了内讧,换来了友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3.用自然陶冶孩子。大自然是最生动的教材,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大自然的博大与雄浑可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进而促人产生宽容之心。因此,家长应多带孩子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另外,孩子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优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获得进步。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向好同伴学习,帮助“差”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收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知变和应变。如让孩子了解各种奇观奇迹,观察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标签:;  ;  ;  ;  

让孩子学会宽容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