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论文_尹太康

探究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论文_尹太康

深圳市隆金达实业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510229197510179158

摘要:道路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促进并且限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公路一直处于稳步向前的趋势,从而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近几年来,我国对公路管理机制的建设以及发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同时也对公路的行业管理内容进行强化,提出了可实施的方案。通过对施工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施工现场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以对路面的施工工艺进行全面的掌握,保证施工质量,促进工程进度,为工程的顺利完成打好基础。

关键词:道路;施工工艺;技术

引言: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道路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量道路开始进行翻新和重建,道路建设主要是将图纸上预先设计好的计划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以满足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道路的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提起做好准备,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以确保施工道路的质量要求。

一、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各项指标,根据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

(二)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检查多专业管线的位置是否正确,尤其应注意各专业图纸之间的标高是否一致,尺寸位置等是否一致?并尽可能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三)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贯彻国家各项技术规范,政策和法令,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四)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和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

二、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

1.原材料选择

对于原材料来讲,用于公路工程主体结构的原材料具有用量大、种类多、质量不均匀等特点,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试验程序的对材料进行检测,用数据来判定这些材料是否能用于工程。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和确保工程进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对于筑路材料而言,在进场前必须经过检测认可,在进场后需要重新抽检,符合要求方允许采用。是否按业主要求进行材料试验,实验结果是否获得批复,是判别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的基础资料之一。

2.路基防护施工

首先进行测量放样,然后进行基础开挖,施工中挖基采用人工配和机械挖基,挡土墙砌筑采用挤浆法砌筑,以平行作业法施工为主。

(1)浆砌排水沟

浆砌片石排水沟时,用于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方正,尺寸较大的片石,浆砌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交接。安砌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敲除尖锐突出部分,把较大的砌块放在下层,竖缝较宽时,用中石块塞在砂浆中,不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在石块的下面。砌缝宽度一般不大于4cm。

(2)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

浆砌片石护面墙、挡土墙时,石块平砌,根据墙高进行分层配料,每层石料高度大致齐平,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浆砌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砌缝宽度不超过1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cm,不在丁石的上下方布设竖缝。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大于3cm,竖缝宽度不大于4cm。

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在开工前,对所需原材料进行检验,在正式路面施工前,先铺筑一段试验段,以验证配合比组成设计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取得施工所需的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等技术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用以指导下一步路面的施工。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在拌和场集中拌制,用拌和机拌和,再用汽车分运至施工现场由人工摊铺。为确保基层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着重抓好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三个环节。

①施工放样: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记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边缘的设计高,调节松铺厚度,以便平时拉线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控制:提前1个月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试验,试验方法按照JTJ057-94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养生6天,浸水1天,将试验取得的配合比,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提供给现场施工。

③拌和:水泥稳定砂砾拌制,拌和时将砂砾与水泥在搅拌机内先干拌,后洒水湿拌,保证水泥均匀地分散在集料中;水泥的最佳剂量具体由试验确定;为保证混合料的配合比的准确性,水泥和砂砾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进料;一般含水量控制在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1.5%左右,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时水分的散失。

④运输:混合料的运输,用自卸车连续不停留地运到施工现场。

⑤摊铺,整型:采用立模施工,人工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整型后基层顶面应达到设计规定的路拱横坡,并进行对角线检查平整度及横坡度。

⑥碾压:碾压应控制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采用YZ-16B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在最佳含水量下遵循先静压后振压,碾压方向与路中心平行,直线段由边到中碾压,超高段由内到外碾压,保证轮迹重叠1/2的原则,并及时找平控制标高,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顶面标高。

⑦接头缝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的处理。在当天基层结束时,将接头压实,等第二天施工时,做成竖直缝,这样可以做到接头平顺。

⑧养生及交通管制:成型的基层在7天内洒水保湿养护,并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和施工机械在基层上通行。在养生期结束后,立即铺设1cm沥青下封层。

三、道路施工的技术研究

3.1沟壑和路基的回填土施工技术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道路整体稳定性和强度的基础,由于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的下面经常会铺设各种用途的管线和管道,因此在对其沟壑进行回填时其密实程度的强弱将会对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管道沟壑以及路基的回填质量的好坏是道路施工得以进行与否的关键,但是在回填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通病问题,例如回填超厚、倾斜碾压、回填土的选择不符合要求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回填土的密实程度不符合规定的标准,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严重影响了路面的整体质量。倾斜碾压过程中,由于碾轮处于倾斜状态,导致其不同部位的压实程度不同,而且坡度越大,其损失的压力就越大,压实效果越不理想。回填土中如果夹带了块状物,将会阻碍土颗粒之间的压实效果,而且块状颗粒容易支垫碾轮,导致块状物周围出现空隙,引起了道路的塌陷,如果块状物>10cm,要将其取出或打碎。如果回填土层处于饱和水状态下,则不应对其进行夯实,因为当地下水下降之后,饱和水也会随之下渗,进而导致回填土发生下陷,危急施工道路的安全。

3.2道路中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

由于道路的基础条件处理不合理极易导致路基出现不程度的下沉,出现道路积水的现象,道路下沉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排水系统中的管道发生断裂。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提高管道基础的稳定性和强度,如果道路地基的水文条件存在不合理的状况时,应该对其进行换土改良操作,进而提高地基底部的承载能力。如果地基槽底的土壤出现水浸泡或扰动现象时,应该将松软的土层挖出地表并用碎石或砂等稳定性比较强的材料进行回填密实。如果要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土方的开挖时,要采取措施做好坑槽底部的排水工作。排水系统中所选用的管道也要经过相关部门检查合格之后,并且管道外观表面不存在蜂窝麻面现象,一切符合要求之后才能用于现场的施工。接口填料的选择也要符合规定的标准,并且要保持接口的整洁干净,对于油性的材料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刷一层冷底子油,而对于水泥类填土材料来说要先对其进行预湿处理,然后在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施工,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施工质量。

3.3道路施工的养生技术

当道路的路面弯沉碾压施工时,应该采用合理的养生材料对其进行养生处理,其中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不透水的薄膜、草席、湿砂等。道路养生的时间一般要大于7天,养生期间还要保持道路的整洁、潮湿,并且湿度要合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道路出现裂缝。

结束语

交通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以及国防的巩固。道桥工程在交通线上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单单是交通线上的工程实体,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体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道桥工程也逐步走向了新的高度。我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逐步了解施工技术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卫国.对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的探讨 .地球.2017.

[2] 万磊.道路施工的若干问题探讨.民营科技.2014.

[3] 姜士营.浅谈道路施工技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

作者简介:尹太康(1975--),男,汉族,广东省东莞市,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工程建设领域工作。

论文作者:尹太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探究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论文_尹太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