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道路桥梁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探讨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随着道路桥梁建设的逐渐增多,路基的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道路桥梁的建设是以路基的整体建设为主体,依靠路面共同承担负载的作用。路基的坚实有助于减少路面的损坏,道路的变形,公路的坍塌和桥梁的破损。
1、路基施工技术概述
1.1.填筑路基的技术
第一,清理所要施工作业的工程的路基现场,清除的内容包括影响工程质量的杂物、垃圾等。同时回填桥梁、路桥路基工程中的坑洞;第二,调配好填筑路基的材料,调配要按桥梁、路桥工程的详细设计标准、土质的特点、实际的地理环境等来进行科学选择。最终,对桥梁、路桥路基要进行分层次的填筑,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需要从图纸的特点与工具的性能来参考分层的厚度。
1.2.控制和管理好压实路基土的技术
桥梁、路桥路基的全部坚固性与稳定性的实施操作过程要由压实路基土的过程来决定。实施的压实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影响压实效果的人为因素与地理环境因素。桥梁、路桥的路基土压实效果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工程的土壤的质量与桥梁、路桥路基土的湿度;二是实施压实所运用的压实工具与工程的土壤分层厚度;三是控制和管理好施工过程。实施桥梁、路桥的路基土压实需要大量参考到路基土土质与含水量并按照选取的压实的机器设备挑选压实的土层厚度逐层压实。
1.3.控制和管理好底基层的构筑技术
在桥梁、路桥工程的底基层,石灰土或砂石料的铺设是为了提高路基的稳固性与平整度。土与料是否配比好、搅拌是否均匀等等是这一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细的实施过程要按照实施的标准与设备去进行综合的考量。
2、市政工程中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路基压实和填土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路基填料应按规范条件选用。路堤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压实度和均匀性,采用簿层轮加法分层摊铺填筑,分层均匀碾压,分层厚度一般为20cm~25cm,分层填土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5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分层碾压应达到相应的压实度,加载速度由路堤沉降和稳定控制,避免产生路堤滑移或其它破坏。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规定量化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人路床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有相应的规定值。当填料达不到规定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路基压实目前普遍采用大吨位压路机,碾压效果明显改善。对提高压实度很有作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的上路堤的压实度标准应不小于95%;对其它压实度不宜小于9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软土地基处理
近几年中,随着我国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软土地基应重视失稳问题,对沉降水平进行观测,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控制,如果软土层的含水量较高或较小,应使用灰土挤密桩,含水量较大,应该在孔内添置石灰粉和干土粉,吸干内部水分,如果含水率较小,应该首先对加固范围内的土层进行浸湿,之后进行间隔,已经成孔之后,应避免受到水的浸湿,及时进行回填夯实的工作,根据实验得出的密实度需求,进行及时的夯实,对夯实的次数和下料的速度进行控制,夯锤应保持在100kg左右,有助于对边缘土进行夯实,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该首先降低水位之后再进行回填夯实工作,如果产生夹层、断裂和疏松的现象,应该使用洛阳铲去除,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回填,满足设计的要求。此外,黄土陷穴是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常见的病害,在黄土地区施工,道路桥梁路基会产生黄土陷穴的危害。黄土陷穴处理范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宜在路基填方或挖方边坡外,上侧50m;下侧10m~20m。若陷穴倾向路基,虽在50m以外,仍应作适当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在直、小的黄土陷穴中,使用干砂灌实洞穴,在较深、较大的洞穴中使用竖井和导洞,针对形状不同的陷穴,对黄土进行分层夯实。
2.3路基防护
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转变了天然地层的状态,将路基暴露在室外空间中,受到复杂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进行多种类型的防护。防护坡面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道路桥梁受到地面水流的冲刷,减少岩石剥落风化的现象,与施工现场的环境相协调,: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拢、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因此,应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推广能够改善、美化环境的种草防护措施。
2.4路基路面排水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因此必须做好路基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排水,防止各种水患,避免路基路面施工的不必要损失。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会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危害都由于受到水的寝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施工地区水利设施的损伤,重视路基排水工作,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与施工地区自身的排水规划相适应,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应重视排水工作,避免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水患灾害,为路面施工和路基施工造成严重的损失。路基地下排水多使用渗井、深沟、盲沟和暗沟等,使用渗透方式进行排水,如果水流较大,应使用具有渗水管的深沟,近几年研制的合成纤维、滤布和钢圈能够组成软式透水管,直径为10cm至40cm,在地面排水中有广泛的使用。路面排水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降水,避免雨水从路面渗入,减少对路基边坡的冲刷,保证路拱横坡大于等于百分之二,雨水在路面中排除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首先:集中排水,指的是在硬路肩的外侧设置拦水带,每隔40m至60m设置泄水口,将雨水引致排水沟中,在圆形雨水井和开口排水沟对高路段的雨水进行排除。地面排水多使用排水管、急流槽、跌水、截水沟和边沟等设施,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应使用铺砌防护的措施,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加固,改善了以往沟渠的布置,对路线双侧的灌溉沟渠进行系统规划,避免排灌涵洞穿越路线的现象,最终使路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述所,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应重视路基的压实和填土、路基排水、路基防护、路基软土处理和黄土陷穴处理等技术的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使用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对填土需求和压实水平进行满足,避免因自然灾害对道路桥梁产生的侵蚀,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防护。
参考文献:
[1]梁芳.浅谈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
[2]王蛟.尉鹏.市政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3]王少辉.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论文作者:石,磊1,熊,昭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路基论文; 桥梁论文; 压实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黄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