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对员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企业用人需求,只有不断探索新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创新新的职工培训模式,才能持续拥有大批懂技术、勤奋工作、思想上进的人才,才能更好的进行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让我们的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文中主要从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创新职工培训机制,提升职工素质的思路和举措。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新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职工培训模式企业长久发展
0引言
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对企业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员工素质能力不断提升也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传统的职工教育培训模式也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用人需求,以现有培训平台和培训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制度,并不断创新职工教育培训模式,以更适合企业职工接受的培训方法提升职工素质是我们当下必须思索的问题。那么如何利用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创新职工培训机制,依托工会组织的群众效应,达到最大程度提升职工素质的效果,为我们的企业不断输送大批懂技术、勤奋工作、思想上进的人才,为我们的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做好坚实的后盾工作。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看法。
1 完善培训制度
1.1制度培训计划。工会组织利用下基层的机会或者采取员工调研的方式,了解公司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用人需求,征求员工意见,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以及合理的培训方式。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考核,制度相关培训计划,并且随时根据从现场收集到的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微型调整,以达到职工培训与公司项目生产真正的结合。
1.2 制定培训内容。目前公司承接的项目,在工程内容上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版块:桥梁、产品为第一版块,大型桥综合工程为第二版块,路基路面公路为第三版块。在承接性质上也可以分为三大版块: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无论是工程内容还是项目承接性质的不同,势必会造成对项目生产的要求和执行标准不同,那么我们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就要做到两点:因人施训,因需施训。对待不同的职工层次,不同的培训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可以将原本合并为一期的培训班学员,根据项目特点分为两期甚至三期培训,并在培训内容上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培训质量。
1.3 完善培训制度。对原有培训制度进行完善,对工会组织的所有培训制度一套统一的培训制度。对于培训管理的归口部门进行明确,利于培训工作的持续性和有序性;对于培训管理的职责部门权限进行明确,利于提高培训的执行力;对于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进行明确,利于培训方向的确定与落实;对于培训实施与管理进行明确,强化培训过程,提高培训效率;对于培训考核与培训记录管理进行明确,对培训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培训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
1.4培训制度完善的目的。完善培训制度,目的就在于使得职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单位的业绩,推动单位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单位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创新培训方法
2.1技术比武出新招。利用工会组织下基层的形式,因地制宜,在各项目或者区域项目范围内开展职工技能比武。原有的技术比武模式表现为全公司所有人员集中进行,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比武人员在数量上为少部份,这样容易错过部份优秀的技能人才;比武内容单一,形式重复率高,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比武的不公平状态。久而久之,这种模式的比武容易消磨掉职工的比武热情和工作激情,使比武成为一种形式,不能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采用新型比武模式后,在各项目上进行,利用项目资源,就地取材,更容易激发职工的比赛热情。比赛项目上,以职工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因项目人员数量可很好的控制,可以同时进行几项比赛。如此,可达到职工比武全员参与,此项举措,也相当于对职工平时的工作内容进行了一次变相的培训。比赛不同于平时的工作,它是一项对职工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综合考验,一次成功的比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职工的工作技能和应变能力,调动职工对工作内容的钻研和工作方法的探索,能很好的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2.2 建立学习交流新平台。利用公司OA平台,开创工会职工培训专栏,采取线上线下同时培训的方式,对提高职工工作技能方法(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制作、PPT制作等)、安全教育培训(项目生产中常见安全隐患、部份安全生产案例列举、如何规避安全风险知识详解等)、工作内容分类解析(混凝土施工要点、物资采购要点、施工技术知识等);可将部份培训视频内容上传,以供职工工作需要时随时上线学习,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后期质量。另外,可在职工培训专栏建立电子书屋,将企业文化搬上网络,为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找到更好的落脚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职工的思想素质,明确了工作和生活的奋斗方向。
2.3让培训走进项目,搭建学习新平台。目前公司为员工培训的形式基本上以本部培训班的方式为主,形式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员工技术培训需求。可以从两方面创新新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多形式开通员工培训通道,将培训工作向项目基层延伸,为员工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组织相关技术指导及专家下基层,到项目上为员工提供培训授课,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强化培训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 提高培训效果
3.1打造专家型培训队伍,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工会组织利用部份社会资源,请出专家成为培训主打老师,更专业、更系统的对职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严格审查培训课件,将有限的培训时间更好的利用起来。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对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实施,培训纪律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督促。只有提高培训管理水平,才能从源头上提高职工培训效果。
3.2跟进项目生产,做好培训效果反馈。对培训后的职工进行项目生产过程跟进,对于项目反馈意见不好的职工要求自已上报原因分析,工会组织根据调查反馈对培训内容及方式进行调整,在不断的培训工作摸索中,总结出好的培训经验和方法,并将好的方法进行公司范围推广。
3.3加大奖惩力度,有效促进职工培训热情。通过各类评选和项目反馈情况,工会组织对培训效果明显的学员进行经济上的奖励,并对培训结束后相关工作不进反退的员工进行经济惩罚。此举可大大提高职工的培训热情和学习激情。
4 结论
职工素质的提升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工会应该意识到这个组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辅佐作用,充分发挥工会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积极和公司职工的互动,增强企业凝聚力,有效利用工会“大学校”,从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入手,将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及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企业员工真正意义上的团结一心,为公司美好的明天做好强有力的后盾。
论文作者:祝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职工论文; 项目论文; 工作论文; 内容论文; 工会组织论文; 制度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