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海市立医院心内一科 山东威海 264200)
(2威海市立医院全科医学科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将我社区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给予前者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则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等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升高,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展开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压,充分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241-02
高血压为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于老年群体,且病程长、控制难度大,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卒中等,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而为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仅接受药物治疗是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的,患者还需对高血压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养成合理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做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意义重大[2]。本文以我社区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就其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展开探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60至81岁不等,平均(72.8±5.2)岁;病程为0.5~17年,平均(7.8±0.8)年;疾病分级:45例Ⅰ级,10例Ⅱ级,5例Ⅲ级。观察组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为61至83岁不等,平均(73.1±5.6)岁;病程为0.6~18年,平均(7.9±1.0)年;疾病分级:46例Ⅰ级,12例Ⅱ级,4例Ⅲ级。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得到确诊,排除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精神异常等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定期检查患者体格情况,以及规律随诊等内容。观察组则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建立疾病档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详细询问,并建立相应的疾病档案,档案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基础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既往用药史、禁忌药物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健康教育:社区护理人员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及举办知识讲座的形式,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每周一次,每次持续一个小时。其中,教育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所服药物的名称、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以及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等自我检测行为,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与应对能力的提高。
(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对各种降压药的禁忌症及不良反应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患者的用药禁忌症进行详细询问,叮嘱其严格遵循医嘱规律服药,切不可自行增减用药或停药。除了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对用药进行合理调整外,还需对患者的血压展开定期监测。
(4)饮食及运动护理干预:从患者的饮食喜好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详细讲解给患者听,叮嘱其每日摄入6g以下的食盐,多吃新鲜蔬果,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对胆固醇及脂肪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同时,严禁烟酒,做到规律饮食。在运动方面,鼓励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多项户外活动,如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确保每日适当的活动量。但注意的是,运动的量及难度不可过大,以免机体疲劳或损伤等。
(5)心理护理干预:将高血压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实时观察其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与患者展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注意态度诚恳,语气轻柔,通过讲解高血压疾病的可控性,不良心理的负面影响,以及按医嘱规律用药的重要性等,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
(6)定期复诊:督促患者根据血压实际控制情况,定期前往医院接受复诊,检查是否出现并发症,从而确保早诊治,早康复。
1.3 观察指标
采取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量表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这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3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用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等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升高,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结论
生活质量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物质、环境、身体各项功能以及精神等方面的主观感受。近些年来,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高血压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3]。针对此类患者,以往主要采取常规防控方法,护理人员只是简单执行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探寻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4]。
本实验结果显示,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躯体、心理、社会等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评分显著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护理干预中,通过为高血压老年患者建立疾病档案,可对其基本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为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开展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打下良好基础。②通过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展开良好的沟通,可将其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消除,并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指导其积极接受治疗。③药物指导可督促患者严格遵循医嘱规律服药,以免患者忘记或增减用药等。④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干预可帮助患者对高血压疾病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效掌握血压的控制方法,并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及运动习惯,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5]。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老年患者,通过向其施行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且还能充分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使用。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参考文献】
[1]尹红英.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09):1197-1199.
[2]王爱华.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5):748-749.
[3]张士翠,付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12(06):329.
[4]王月萍.社区护理干预对2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229-230.
[5]蒋群英.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09):72-73.
论文作者:刘超,徐华卿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患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高血压论文; 老年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社区论文; 疾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