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电力工程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论文_邓良军

水利电力工程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论文_邓良军

邓良军

身份证号:4525281976****1000

玉林市水利电力建筑工程处

摘要:水利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和运行,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产生各种影响,比如:生物、水文、水温、水质、泥沙、景观、文物、地质灾害等的影响很大,同时从管理上,又存在重视不够,环评工作相对薄弱,有关法规、标准、规范滞后,移民安置中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薄弱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环境的管理工作。文章对环境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手段进行论述,并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探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关键词:水利电力;环境影响;费用

引言

水利工程以防治水害和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目的,水利工程本身具有环境改善、防洪排涝功能,灌溉和城市供水功能以及保证水资源、环节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等积极作用。此外水利工程通过在枯水期增加排水力量,提升流域下游水体自净能力并改善水质,提高生态水平、加强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水利电力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1、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可以保护甚至改善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可以改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可以开发水资源、防治水害,对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例如:在枯水期,水库通过开闸泄水,净化了下游河流的水质,为动植物提供了持久的水源,以维护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工程可以减弱水土流失;防洪涝工程可以为人类的生产、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新疆的坎儿井等灌溉、供水工程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水资源;水电工程可以替代传统的火力发电,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1.2、应在水利开发与环境保护间找到最佳结合

点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效应,而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会对环境造成消极影响。水利开发时,要多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应尽可能实现工程净化水体、补充水源、维持保护生态平衡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要努力消除工程对环境的消极,尽可能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2、水利电力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1、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开展,地下水水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水利工程刚刚开始进行时,地下水水位相比于未施工状态的水位相差不大,而当水利工程施工开展一段时间直至工程完工后,地下水水位则会呈现明显的下降现象。当水库进行蓄水操作后,地下水水位则会出现明显的上涨现象。这些工程背景下,地下水的水位会出现显著性的浮动,如果此时水库周围没有具备完备的条件,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以地下水水位上涨为例,如果水库周围地势低洼,排水通道堵塞或者过于曲折,就会出现浸没现象,造成大程度的田地冲毁、土地淹没等,这将对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正确评价不同水利工程开展对地下水水位产生的不同影响,是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需要特别注意的。

2.2、从时间上看,水利工程本身对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本身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对环境影响是不同的,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直接的,而运用期则是长期、间接的。水利工程施工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主要是施工废水、废渣、粉尘、噪声、震动等,如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如果处理不当,对河流水质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在基坑和隧洞开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如不妥善处理,会造成废渣流入,淤积河道,破坏自然景观与生态平衡;施工期产生的粉尘、施工车辆尾气等还会对区域内的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施工场地、进场道路和生活区等的修建,会对自然土壤和植被造成破坏,等。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引起水资源调配的变化;对河流演变的影响;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如诱发地震、滑坡、坍岸、地下水位变化等;由于水库的修建,改善的库周围的环境,对陆生生态与水生生态关系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环境影响评价的需求分析

3.1、土地资源开发的环境需求

水利工程的兴建常常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其中不但包括工程占用的土地、水面淹没的土地,还包括安置移民的土地。这些都要涉及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会令原有的荒地、林地、湿地等动植物栖息地的位置发生变动甚至消失,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新疆由于地理位置和降水较少的原因,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对于该地区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人员应该从保护生态资源和物种多样性角度来评价这些方案的环境可行性,从环境角度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发提出要求。

3.2、水资源开发的环境需求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时,不但要看到水资源的经济价值,还要看到其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上的生态价值。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若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值,必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实现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时,必须留下能维护生态环境的合理水量份额,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4.1、评价体系

首先,是评价的准备阶段,就是通过查阅文献、借助网络资源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奠定完备的评价理论学习基础,与此同时,在进行准备工作时还要对环境现状进行初步的调查,进而为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具体方案的确定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数据,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包含评价的主体方向和大致范围以及评价工作等级分析,进而引导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评价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其次,是地下水环境的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就施工地区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其中应该包含对施工地区地下水水位、水质、分布现状、环境地质、周围主要敏感目标的全面把握。而工程分析主要针对水利工程所排放废弃物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途径与污染强度进行评估,并结合工程作用因素进行分析。再者,是预测评估阶段,主要使用类比法、解析法、数值分析法等数学手段来预测工程开展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并将此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来衡量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最后,是总结报告阶段,需要结合项目施工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措施,进而尽可能的将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4.2、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第一,搜集水利工程所在的地区的环境、建设条件及工程特点等资料,并进行初步查勘。第二,编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大纲。第三,调查工程影响地区的环境状况,并进行测试工作。第四,识别水利工程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然后对这些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还要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第五,要进行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治理评价。第六,综合研究环境保护措施,估算相应投资。还要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并提出评价结论。第七,提出环境监测规划和下一设计阶段需要研究的环境影响课题及建议。第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水利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还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无论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有待完善,还是从评价方法有待创新上出发,都需要对当前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对具体的影响评价因素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着重探讨,以求引起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重视的同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建议,进而不断推动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士明.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8):52-53.

[2] 葛宇.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8):11-12.

[3] 刘青.水利工程环境管理及环境影响评价[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7):15-16.

[4] 赵晖.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7):257-259.

论文作者:邓良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水利电力工程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论文_邓良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