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关键思路分析论文_邹勇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关键思路分析论文_邹勇兵

广东修邦代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整个施工阶段,在施工每个阶段都发挥出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场管理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决定了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也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虽然得到高度重视,但仍存在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建筑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关键

一、建筑行业质量管理的问题

1、建筑材料质量监督不够

建筑工程项目就要任务繁多,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所以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工作可能会分配给其他承包队伍,大部分的施工工作还是由分包队伍来进行的。建筑公司在进行分包后,承包工程的公司也可能再次向外进行分包,会出现层层克扣、层层分包的不良显现。如此以来,真正落实到直接施工人员的资金便不能够支撑项目正常进行,基于少量资金,又要完成工程施工,在紧迫的压力下,直接施工人员不得不采取偷工减料的措施,于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便大打折扣。众所周知,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好坏,而大多数工程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不佳,建筑过程中偷工减料造成的。

2、质量保障意识不强

建筑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公司的经济效益,重视个人的利益,所以建筑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会把个人利益和公司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这种利益至上的风气在建筑行业非常严重,建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至上意识也在整个公司中蔓延开来,使整个公司充斥着利益第一的工作氛围,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更无法满足客户的质量需求。

3、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

任何行业都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行业市场规制,发展迅速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虽然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进一步完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建筑行业的角度来看,行业的发展违背了上述发展规律。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发展滞后,无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比如安全标准落后于工程的实际情况,这也就使得客户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远远高于工程的标注。并且,建筑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然而农村劳动力并不具备高端的建筑技术,无法顺利达到客户的高质量要求。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

1、提高人员素质

1.1施工人员

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一方面,通过教育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甲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工序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的施工要点,明确责任分工,并实行奖惩制度,给予那些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人员必要的物质奖励,而对不按施工规范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施工人员的自律意识。甲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监督施工人员的作业过程,提高施工人员的自律意识,使施工人员遵守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施工规范,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1.2监理人员

提高现场监理人员的素质就需要严把“入口”关。一方面,监理公司在聘请监理人员时应该制定一系列的选拔措施,确保聘请的监理人员是有真才实学的。

另一方面,在监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甲方应对监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核,以确保其能够具备监理人员应有的能力,对于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应要求监理公司更换监理人员。

1.3甲方现场代表

一方面,建设单位应给甲方现场代表安排足够的时间,让他能够熟悉掌握本工程的情况,从而重点把握重要施工工序的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应要求甲方现场代表每周汇报工地情况,并安排相关人员去现场核实情况,从而提高甲方现场代表的监督力度。

2、保证材料质量

2.1钢筋

对于已经进场的钢筋,通过砌筑砖垫,使进场的钢筋架空,避免其直接接触地面,从而有效保护钢筋。同时,将加工后的箍筋放置在木板上,从而避免其直接接触地面,防止生锈。另外,应时刻注意天气情况,必要时用苫布对露天的钢筋进行了覆盖。

2.2混凝土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充分湿润,从而避免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粘贴过紧,在拆模时导致混凝土棱角缺失。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对于浇筑面是平面结构的混凝土,宜边浇筑成型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可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从而有利于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控制。

2.3模板

模板在进场时应该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对于进场后的模板,露天摆放时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如用苫布覆盖,避免其受到暴晒和侵蚀。另外,模板在加工时应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所需的尺寸进行加工,避免返工,从而避免浇筑后的混凝土侧面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3、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充分考虑机械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状态,当需要长时间使用一种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时,应该选择至少两台同型号的机械设备进行轮流作业,从而确保不出现机械因过于疲劳而导致施工效果下滑的情况出现。同时,在使用长时间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时,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进行合理的维修,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完好。

4、遵守工艺操作规程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应该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例如,对于独立柱基础水泥垫层的施工,在浇灌前必须先进行验槽,轴线、基坑尺寸和土质应符合设计规定,坑内浮土、积水、淤泥、杂物应清除干净。

同时,混凝土浇筑时需要用表面振动器进行振捣,要求表面平整。等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底部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块垫塞,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5、做好工序质量检验

工序质量检验,主要是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检验工序操作及建筑资料,并将所检测的结果与具体操作规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合格。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工序检验是关键环节,具体内容包括将建筑项目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转换成明确的质量要求,并在施工质量检验中执行,将检测结果和数据与建筑质量特征进行比较,判断建筑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范,针对不合格的施工环节和工序,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还要将整个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以便后期复核。

6、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管理是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施工之前要选用综合素养较高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施工队伍,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登记,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并指导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结束语

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住房建设的整体表现。这些都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因此,必须不断完善住房建设的不足,努力跟上社会发展要求的步伐,同时加强建设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保证。在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的竞争中,建筑公司必须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这是立于国际市场不败之地的法宝。面对新的行业发展形势,情况也是如此。严格控制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水准,积极探索质量管理模式,并同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使企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朱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8(35):78.

[2]杜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2):165-166.

论文作者:邹勇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关键思路分析论文_邹勇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