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话教学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很重视师生对话的教学设计,但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制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对话有效性不尽人意,教师应从营造气氛、突出主题、立足文本等方面,改善课堂对话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对话 对话思维 有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指出了阅读教学的途径: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实现学生积累、理解、感悟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低年级学生因受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制约,教师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更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加强师生间、生本间的阅读对话的引导,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成效。
一、营造氛围,提高实效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定了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适合阅读的教学情境,学生才会对阅读感兴趣。教师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对话,学生才会在亲切、自由和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学习,阅读效率才会提高。
如在《坐井观天》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先利用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将文本中小鸟与青蛙的对话语句找出来:“你从哪来?”——“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小鸟与青蛙的对话进行品读对话,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鸟与青蛙,谁弄错了?错在哪儿?学生在小组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抓住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句话,引导学生分析“天天”、“一抬头”的词语的含义,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青蛙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正是由于前面的激趣与教师引导的铺垫,才有了后面学生深入的理解和精彩纷呈的表述,提高了阅读课堂的实效。
二、突出主体,话题精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就是阅读课堂教学中“对话”的主体。在实施阅读教学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把对话的主角交还给学生,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切不可越俎代庖、教师包办。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准确、精炼,切入点要找准,有所侧重,避免学生全面开花、泛泛而谈。
如在学习《我是什么》一课时,在学生通读文本后,让学生先同桌互说“我是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理解,较快地读懂课文,理解文本的内容。又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话题: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找一找、说一说理由。学生通过读课文、画句子、说理由,较快地将这篇在低年级中属“长”课文的文本读通。
三、立足文本,巧妙拓展
阅读教学中对话的话题是离不开文本的,脱离文本主题的对话,阅读教学就会无甚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验文本角色,想象文本描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对话,阅读的成效会较为显著。
如二年级部编教材《曹冲称象》一课教学中,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入: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到菜市场去走一走。你们见到称(板书“称”)东西了吗?你们见过称哪些东西呢?你们见过称大象吗?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700年前,看一看古人称象的方法。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导入新课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从生活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接着,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生交流回答后,有的学生马上提出:“不能造一个铁秤砣代替石头吗”,有的学生就反问:“那么大的铁秤砣,谁能搬动,石头可以分块搬,我想,还可以将石头换成泥土。”这时候,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大家都来说说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把他们两个人的说法做比较,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纷纷开始思考,列举了大米、土、桶装水等,教师接着问:“这些物品和石头相比,最后哪一类物品的体积会最大。”同学们开始讨论并进行了排序,给出了相同重量的物体大小(体积)的顺序:石头<土<大米<水,也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为什么要用石头的原因。因势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对话,既让阅读课充满活跃的学习气氛,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找准阅读对话的切入点,把握好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对话,低年级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论文作者:刘爱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文本论文; 自己的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青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