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规则不能搞砸

游戏规则不能搞砸

“游戏规则”不能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游戏规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冠生园“株连”风波,经“冠生园”系列企业以不惜对产品“开膛破肚”当场“验明正身”等奇招、怪招逐渐收复失地而行将偃旗息鼓之际,笔者带着满脑子的疑问———那么多冠生园从何而来?谁才是真正而正宗的冠生园……求教于工商部门有关人士之后,在更多的疑虑之中却愈发糊涂起来,理不清头绪。

据工商部门人士介绍,根据企业注册的有关规定,冠有某一级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只需经同级工商行政部门核准名称,审核注册即可。目前各地的冠生园食品厂都冠有其行政区划名称,是经当地工商部门批准的,都是正宗的“冠生园”。

有这样的法规,那么,众多相互间并无任何联系的“冠生园”企业的存在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这是一个怎样的法规呀?按此推论,在全国可以存在众多的“××五粮液酒厂”、“××茅台酒厂”、“××康佳”、“××长虹”、“××三九”……只要我经当地职能部门批准,只要只注册企业名称不注册商标,我就是合法的、就是正宗的———哪怕与这些著名企业八杆子打不着!

可以想像,这将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情景、怎样“惊天动地”的画面。面对此情此景,

我们的消费者能够从容应对吗?我们的企业能够处变不惊吗?我们的市场还会井然有序吗?

有这样的法规存在,我们企业的品牌战略可以休矣!既然有一条合理合法“冒用”名牌的捷径可走,何需千辛万苦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干一项既费力不讨好、又未必能成功的事情?我们的消费者只有把钱存入银行这唯一的选择,因为谁真、谁伪没有任何人可以承诺、担保。

还是回到“冠生园”话题上,这个名称最初的出笼没有任何背景,冼冠生先生可能仅仅是出于省事而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经过数十年的精心打造,“不经意”间就成为一个品牌……这么多企业在“引用”这个与自己企业毫无任何必然联系的“个人名字”时,出于怎样的目的毋需赘言,这是“司马昭之心”而已。当我们的消费者听到“冠生园”3个字时,第一反应肯定是深深烙印在记忆里的中华老字号的“冠生园”,必定会认为他们是“连锁”什么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后来那么多新兴的“冠生园”与冼冠生先生的“冠生园”既无“连锁”,又无“血缘”,是否可以毫无愧色地享用“中华老字号”的美誉?这对市场是否是一种欺诈?对消费者是否是一种误导?这对名称(品牌)的始创者和广大的消费者公正吗?

没有风平浪静的市场,更没有可以一直被愚弄下去的消费者。只要有这种现象存在,一旦风浪骤起,被“株连”、被“殃及”也就在所难免。法规上的漏洞,对市场秩序的危害性不能低估。“冠生园现象”如果允许其合理而长期地存在下去,受害者不仅是我们的企业和广大的消费者,还必然地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市场经济体制受损。

市场不乱套,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求“游戏规则”健全与完善。

游戏规则不能搞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