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护理管理人员就如何搞好护理风险管理、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安全有效开展护理服务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外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具有病种繁多、病情紧急、病况多变的特点,存在多种隐性危险因素。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在日常护理操作、处理、抢救、护理文书管理等多重环节中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急于解决的重大难题。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在护理过程中患者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所有临床活动都带有一定的风险[1 ]。在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中,作为一级指标之一的护理人员因素所占参考权重为0. 36,说明在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人员的重要性。
护理风险管理[2 ]指对已知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评价及处理,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评估风险对医院和患者造成的危害、经济损失的管理方法。鉴于护理风险管理的工作对今后降低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就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1.危重症患者护理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在所有服务行业中,医疗服务有着其独有的特异性, 特别是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它对于技术的要求高,而护理风险也相对比较大。因此,要求在护理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要求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以便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在临床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非常紧急和严重的患者,患者病情一般会出现严重危急和意外性高的情况,在现代的解决方法中,虽然可以给予相对合理的处理方法,但仍然有很多隐患,归纳有以下几点。
1.1对于风险管理的执行力比较差 对于重症患者的护理,在医疗体系中已经有了相应的处理手段以及流程[3 ],但是在其护理过程中变动性比较大并且相对困难,所以,很多护理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认识,不能很好的根据实施手段进行,也就是没有完全按照要求执行。更有甚者因为各种情况而忽略对护理风险的管理问题。
1.2医患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 在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常常因为没有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患者家属对于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产生一定的误解,造成医患之间的关系不明朗,投诉率的升高。更有甚者是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比较差,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没有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的相关问题解答,独善其行,也是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问题之一,提高了投诉率。
1.3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及知识的欠缺 近年来,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表现在医疗仪器上的进步是最为明显的, 应用在对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就有很多高科技仪器,这种发展进步导致老一代的医护人员在技术质量上不能与时俱进,没能很好的应用高科技手段,对于新护理人员在其临床护理经验上不能够应付重症患者的突发情况。因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不达标也是造成引起护理事故的原因之一。
1.4医护之间的融合性较差 抢救重症患者时,一般是先由医师进行口头的医嘱,之后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形成文字资料,因此若发生医患之间的矛盾常常会因没有书面资料,而引起护理人员出现纠纷问题[4]。
1.5法律意识相对薄弱 在临床医护的工作中,医师与护理人员往往因为对于法律问题的不了解,而在医疗文件的签订中没能很好的处理,最终造成护理行为的不得当,甚至医护工作的出现无记录的情况或是相应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明和记录。
2 护理风险的研究现状 国内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医院护理工作者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风险危机意识,护理风险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鉴于护患关系日益紧张,医院管理者逐步认识到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派遣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地学习先进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经过系统改良应用于国内医院日常护理工作中。
危重症患者临床中较常见的风险事件[5 ]有:用药错误;摔伤、烫伤、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导管滑脱和药物外渗;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等等。
3 危重症患者发生风险的高位因素
3.1 高危人群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频繁,有两类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一类是实习护士、新上岗护士,不熟悉各类仪器,对危重患者护理知识相对缺乏,护理技能也较低。另一类是护理风险意识不强的护理人员,例如: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性差,情绪状态不稳定,身体状况欠佳的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加强这类人群理论与技能培训,提高风险意识迫在眉睫。
3.2 高危时段 护理风险发生的高危时段包括:夜间、中午繁忙时或闲暇时,交接班时间,节假日前后,双休日,这些时段值班人员减少,加之工作量增加,缺少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护士安全警惕性下降,容易发生护理差错。因此合理配置护理资源[6 ]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必要手段。
4 对于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4. 1培养医护人员医德,提高服务理念 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或者护理工作时,要时刻认清自身位置,懂得换位思考,以患者的利益为主,以患者为中心,增强其责任心和耐心,以患者为己任并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
4.2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以及护理能力 医护人员应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不断的温故而新,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钻研最新的专业技术与技能,不断的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以便减少因医护人员专业能力问题而导致发生的风险事故。
4.3 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患者的知情和同意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以及同意权。把护理的方法和目的以及将要出现的症状表现或是突发情况、预后问题[7 ]等相关问题均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交代,让患者和家属能够完全掌握护理的进展并且担负与之相应的风险问题。
4.4 提升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和能力 医护人员不但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学习,还要重视对医疗护理过程中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要提升医护工作者对于法律的认识,井完全按着相关政策执行,以便提升整体的治疗与护理水平。在对于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运用讨论案例的方法,来对其风险问题和防范方法进行培训、学习、讨论[8 ]。并要求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着要求进行临床资料的填写以及记录。
4.5 增强资金投入,改善硬件条件 应增强对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有效的改善医护的条件,更新医疗仪器以及环境设施,避免由于仪器落后造成的事故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小结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无处不在,只有不断完善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正确识别和衡量风险,认真落实危重症患者管理制度,才能将风险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发生护理缺陷。护理工作锁碎繁杂、操作性强、技术性强、患者要求多、服务细,时间连续性强,工作中难免有疏漏,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养成小心谨慎的习惯,遇事沉着冷静,忙而不乱,处险不惊,解释合理到位,操作熟练,保证患者的治疗需要。科学有效地工作,遵守各项诊疗活动规范,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尽量规避风险,对潜存的风险要提高警惕,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华.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识别与管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6):670一671.
[2]袁惠.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和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444—445.
[3]云正玲.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11,23(8B):3712—3713.
[4] 杨秀文.护理风险管理新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7):676—678.
[5] 张丽娜,李继平.国内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3A):15一17.
[6] 张梅,翟凤平,梁爽,等.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20):58—59.
[7] 王令淑.Icu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策略[J].医学信息,2叭1,24(3):1398—1399.
[8]郑春燕.Icu护理风险事件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6(05):182-183
论文作者:王金花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重症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