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市九山学校 325000
摘 要:“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团体中,个体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一个班级中,我们难免会面对一些“后进生”。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永远后进,也许会成为明日的“栋梁之才”。如果我们老师对后进生关注度不够,对孩子而言,错失的不只是某一学年的教育,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面对课改新形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后进生 原因 转化措施 初中数学
一、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1.个体因素。首先,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差。其次,缺乏自信心。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遇难不究,抄袭了事。其三,缺乏责任感,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和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对作业练习等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其四,学生自学能力和基础差,不能认真主动地学习分析教材,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自己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其五,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2.家庭因素。农民工学校的学生都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家长普遍素质较低,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对孩子学习重视不够,对孩子学习很少过问,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只管孩子吃、穿,这些孩子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校教育因素。学校班级容量较大,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再加上工作繁复,领导又以学生成绩衡量老师的能力等等,时间久了,老师对后进生一次次给予希望,又一次次失望,最终完全失去耐心,对后进生产生了冷漠、忽视情绪,有些老师甚至违背师德,嘲讽、侮辱后进生,孩子在心里将自己和老师、其他同学隔离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在行为上另类出格,以此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
二、具体转化措施
1.帮助差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有的差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有的认为自己欠账太多,现在努力已经晚了。教师要多为差生打气鼓劲,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名人故事,如爱因斯坦曾被老师视为低能儿,林肯、牛顿、爱迪生、童第周读小学时都是差生,后来他们都成为了不得的人才。还可以举一些周围的同学中后进生变优生的例子。要让他们知道:“若总认为自己不行,就一定会成为后进生。”要求他们每天以“我不服输,我能成功”自勉自励,帮助后进生消除自卑心理,摆脱畏惧,增强自信。当他们经过努力取得了哪怕是一丁点进步时,教师也应倍加珍惜,热情表扬,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他的进步,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光荣与喜悦,从而激发出他追求新的成功的强烈愿望。
2.注重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首先,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像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教学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绳子,让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绳子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绳子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其次,赞可夫说:“就教育的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的关系如何。”一个取得了学生信任和爱戴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即使是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感觉到言词之间的关心、爱护之意,因而能心悦诚服。如果师生感情相悖、关系对立,那么同样的教育影响,学生给予的反应往往是不理睬、不服气、不配合。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应该及时予以表扬,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3.要有细致入微的发现,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时时存有一颗捕捉后进生身上“闪光点”的耐心。对后进生一时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行为等积极因素,要抓住不放,并及时表扬。因为,后进生的上进表现大多具有非稳定性,常常是“一闪念”,如果此时得不到强化,便会很快回到消极的泥潭中去。而教师适时地表扬、鼓励,将使他们燃起希望之火,鼓起继续前进的勇气,使这种“闪光点”成为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因而,教师一旦意识到这种闪光点的出现,不管动机如何、背景怎样,都应竭力扶植,使它由小到大、由点及面,直至成功。若后进生心中始终燃烧着不灭的上进之火,成才就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卢万华 课前课后快速检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2]温建红 论数学课堂预设提问的策略.西北师范大学,2011。
[3]程胜 学习中的创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项荣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后进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论文; 闪光点论文; 角形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