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合理选择[*]_企业经济论文

论西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合理选择[*]_企业经济论文

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合理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西部地区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来说,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数量增长、结构调整和水平提高,这三者互为联系、相互依存。特别是数量的增长和水平的提高,都与结构调整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十几年来,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断发展,正成为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最近几年却陷入低速发展的徘徊阶段,且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究其原因,除缺乏区位优势,基础比较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外,产业结构的低度化与失衡是限制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西部地区还没有制定出一个乡镇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与规划。本文试图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现状出发,探讨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目标和原则,并提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1992年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三次产业构成表

项目

企业数

劳动力

总产值

总收入

  万个  比重(%)  万个  比重(%)  亿元  比重(%)  亿元  比重(%)

总计 275.17 100 847.89 100 531.52 100

459.71 100

第一产业2.100.76 20.402.40

8.941.68 7.36 1.6

第二产业

95.32

34.08 536.86

61.31 359.69

67.67

298.7564.99

第三产业 177.75

65.16 290.63

36.29 162.88

30.65

153.6033.41

一、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是按地理区位和经济实力的标准来划分的,包括甘肃、宁夏、云南、新疆、广西、青海、贵州、西藏、内蒙古和海南共10个经济较不发达的省、区。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政府财政拮据、人民生活困难、文教科技事业落后等属性,构成该地区贫困的总体特征。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就是在这样的特殊自然社会背景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并日渐形成本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现状。

1.1 产业构成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第一次产业所占份额很轻,第三次产业发展迅速。

乡镇企业的第一次产业指企业化经营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企业。就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总体而言,第一产业份额居重,但从乡镇企业产业构成来看,其比例很小,从表中看,其产值仅占1.68%,反映出该地区农业的规模化、企业化和专业化经营水平很低,仍停留在落后的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传统农业发展阶段。

乡镇企业的第二次产业包括众多的制造业、加工业、建筑业和采掘业,也可称乡镇工业。从上表看,1992年第二次产业从业人数、总产值、总收入均占三次产业总和的60%以上。但均低于相应的全国水平,差距依次是9.2%、4.4%、4.1%,更低于东部地区。从某方面说,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乡镇工业的不发达,而其乡镇工业就生产结构和布局来看,呈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由于西部地区城乡隔绝,地区分割,导致乡镇工业部门结构畸形,不同地区企业结构以及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结构双向趋同,形成同类种群同向高速增长的“拥挤效应”,并呈现出低水平、平面式散布的数量扩张态势,造成过度竞争局面,使乡镇企业经济环境和市场日益恶化。

第二,乡镇企业发展与地方优势偏置分离,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不足,名、优、特、新产品少,市场占有能力差。另一方面是“龙头”企业主导作用不明显,产业加工链条短,带动系数小,粗加工多,精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不显著。

第三,乡镇企业之间以及城乡工业之间各自为阵,横向粘合度低,“小而全”的现象突出,企业组织结构低度化,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造成企业经营中外在的不经济。

乡镇企业第三次产业主要指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一、二次产业发展拉动下,近几年来成长迅速,增长较快。据统计,1992年这一产业占西部地区国民收入的14.37%,占社会总产值的21.55%;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90多万人,占该地区乡镇企业劳动力总人数的36.29%。但与东部地区的第三次产业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差距,表现为经营门类少,产业覆盖面窄,产业产值上升比例与劳动力增长比例不同步等问题。另外由于一、二次产业低度发展,感应效果弱,导致第三次产业需求不足,加之农户思想开放度低,因此,未能对第三次产业的加速增长形成强烈的内在冲力和外在拉力,致使其发展仍停留在“副业”水平。

1.2 区域型、自然资源单一利用型产业居多,外向型、综合开发利用型产业发展不足。西部地区受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制约,多采用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地”或“半就地”区域资源开发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开西部地区技术信息、资金等不足的障碍,且风险小,平稳度高,是目前立足西部地区实情的一种现实选择。但该开发模式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销售市场狭窄。相反地,综合型、配套型大跨度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的群体产业很少,企业组织结构低度化,造成资源利用和规模经营的双向利益流失。

1.3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突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较少。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其原始动力主要来自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沉重压力以及贫困生活的煎熬所期望的脱贫致富的内在冲动,因而吸纳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主要任务,加之技术、资金的匮乏,就决定了乡镇企业在初始阶段不得不实行劳动替代的方略,必须优先发展就业容量大、技术简单、资金需求量少的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同时从另一方面看,西部地区城乡壁垒森严,高新技术穿透力弱,中间技术传播迟缓,以及受相关因素的约束,企业对技术的吸收率低,客观上造成乡镇企业难以向技术要效益,另外受国家信贷政策的影响和自身融资能力的限制,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只能是小投入小产出。

1.4 经营规模小型化,地域布局分散化。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农业积累率低,信贷资金紧张,缺乏直接办大型企业的能力和条件,只能求稳图快,办一些力求“船小好调头”的小型企业。从空间布局上看,由于宏观上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组织,企业盲目布点,分布凌乱,一方面是不能集聚有限的生产要素搞集约化建设;另一方面却又是乡镇企业基建投资膨胀,耕地等资源浪费严重及农村自然环境恶化。

二、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原则

2.1 调整的目标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归纳:

宏观上,使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遵循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协调好乡镇企业与农业、城市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关系,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参与度,以自身结构的优化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合理化方向演进。

在中观上,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着眼于乡镇企业相互间以及与城市工业间的横向联合和协作,发挥群体产业优势,加速乡镇企业集团化、一体化的进程。

在微观上,注重乡镇企业个体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结构调整增强自身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横向联合协作的参与能力,并使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

2.2 调整的原则 根据上述目标,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选择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协调性原则:即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相一致,协调好与农业、城市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关系,以确保总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健康有序。首先要协调好与农业的关系,防止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业“母体”的疏离及农业生产的萎缩,应通过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相互衔接,相互“哺育”,形成二者互为依存、彼此推进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协调好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以及乡镇工业各行业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避免城乡工业结构的趋同或脱节。

效益性原则:效益是企业的生命,追求经济效益规模化和最大化,是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也是评判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主要标准。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同时也要兼顾其它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以实现技术、资源、环境等的结合和充分利用。

主导性原则:即根据地域优势,选择一些收入弹性大,增长速度快,限制因素少,带动系数大的主导产业(如“拳头产品”、“支柱产业”)和具有优良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它们的“连动效应”和“波及效应”,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继而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全面振兴。

互补性原则:即不同乡镇企业之间应发挥各自区位、资产、技术等优势,加强横向联合,扬长避短,互补优势。新上马项目最好是对老项目的配套和补充,避免重复投资,造成内部的不必要竞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个地区资源的人尽其能,物尽其流,财尽其力,技尽其用。

市场性原则:即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结构确定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开发生产本地市场急缺的产品,发展在外部市场有竞争实力的产品,兼并或改造处于市场劣势无竞争势力的“弱质”产业。

三、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3.1 围绕基础产业,建立农村经济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是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乡镇企业“脱胎”于农业,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如果离开农业和农民的需求来谈论乡镇企业的发展,犹如鱼水分离。因此,通过农业前后产业连动,更大限度地转换农业资源优势,更好地支援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点,也将成为未来乡镇企业结构演变的重点。其主要取向应是:

以农业生产为市场,发展前向连带产业,建立农用工业体系和服务体系。一是要积极兴办支农项目,为农业生产提供化肥、农药、动力设备及中小型农具等农业生产资源。这不仅可以解决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过高且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确保农业生产物资的投入量,而且就支农企业而言,其产品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容量,二是要组建为农业生产提供劳务、技术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如农机公司、庄稼医院等,使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以农产品为原料基地,发展后向连带产业,创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西部地区地域差异较大,拥有种类繁多的、丰富的地方农副土特产品,这就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型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依赖于此类乡镇企业,进行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系列开发,既可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利润低、商品率不高等问题,而且可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波及感应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的还可以做为本地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培植,配合以农村产品基地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财源。这类产业一般来讲产品收入弹性大,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收益收,易于中间技术的推广等优点,是同目前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应作为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3.2 运用联合协作的方式扩大乡镇工业的规模和效益,是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轨迹。由于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实力薄弱,积累能力差,信贷资金有限,技术水平较低,所以创办的大多数是规模小、设备简陋的中小型企业,虽说经营灵活,适应性较强,但毕竟要素投入水平低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和批量生产,造成内在的不经济。不发达国家小型企业和我国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小型企业只有走与城市工业和大型企业协作配套,与中小型企业联合经营的路子,才能带动自身的发展并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可解决行业结构的偏置和雷同等问题,避免城市工业及乡镇工业之间在原材料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过度竞争。

加强与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协作配套,实行乡镇工业分包化。即乡镇工业为大工业企业制造零部件和配件,进行资源初加工或专门环节的生产,就象大工业的车间和分厂一样。这种按产品的加工阶段和工序实行分工协作的分包办法,不仅能够解决乡镇企业结构性矛盾,而且能够得到大工业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援助,市场有保证,生产较稳定,可克服资源利用和市场销售所产生的无谓的竞争和耗费。

立足资源优势与大中型企业联合经营,提高乡镇企业规模效益。乡镇企业不能仅局限于甘当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配角”,而是要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开展与大中型企业的对等合作,联合经营,共同开发。这样,既可以弥补西部地区有资源优势而无发展能力之不足,而且还可以有效利用大中型企业闲置的设备和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加强乡镇企业内部的横向联合,组建区域性乡镇企业集团或中心。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小、分布散这一特征,使单个企业就象市场经济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很难驾御航行的方向,只有企业经营规模化、分布集中化,才能连小舟为大船,乘风破浪。加强乡镇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合,采取联合体的经营组织方式,无疑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途径。通过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协作,促使生产要素由平面式扩散状态向立体式聚拢,以产生“聚合效应”,推动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形成规模优势,并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通过扩散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3 大力发展第三次产业,是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第三次产业就其经济活动的实质而言,是为一、二次产业提供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服务。其特点是就业容量大,行业门类多,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经营灵活。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民商品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农村各产业和乡镇企业分工分业的进一步深化,将会给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时机并提出更高的需求,因此要积极扶持,合理引导。首先要采取政策性倾斜措施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以此来带动落后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活跃商品流通,完善服务类型,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通过各类信息科技传递推广机构,搞好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引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旅游资源,以感应其它服务行业的发展,培植更多的经济活力点。

3.4 优化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是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内在要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仅是各产业和行业之间划定合理的比例关系,还包括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带动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改进,进而反推企业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三者相互联系,互为影响。

产品结构调整方向:就是要按照市场需求,立足本地资源,全面改进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一是要稳定支农产品的供给,在上质量降成本上下功夫;二是要提高农产品加工品的质量,增加新品种,增强竞争力;三是要开发地方名、优产品,拓宽市场领域,提高知名度,确保产业优势;四是要跟随大企业生产配套产品,防止市场销售的不稳定性。

技术结构调整方向:通过配套协作,吸收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实用技术,联合体企业或企业集团应向高精技术发展,建立乡镇企业高、中、低多层次相结合的技术结构和分工协作的技术网络。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向:一是要对经济效益差、耗能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转产、兼并或改造;二是鼓励小型企业相互合作,组建大集团,参与大流通;三是积极探索乡镇企业间开展横向联合协作以及企业内部优化组合的有效组织形式,推行股份制,完善承包制、租赁制,以构造产权明晰、权利义务明确、管理科学民主的企业组织结构。

3.5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是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要措施。从宏观上看,目前西部地区还缺乏一个乡镇企业发展的总体结构布局规划,而且对乡镇企业项目审批和管理缺乏一套科学的办法,企业盲目布点,重复建设,形成了不合理的地区产业布局。进行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必要规模调整地区产业的布局。首先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区划,制订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方案,层层分解到省、地区,使产业布局的调整有据可依;其次对现有企业根据其经营内容和模式以及经济、生态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布局不合理的产业通过政策措施予以调整,使局部和近期利益服从整体、长远利益;再次结合城镇建设开发乡镇工业小区,集中利用基础设施,形成企业群体,发挥综合效益。

[*] 根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司1992年“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百分综合评价标准”划分法。

标签:;  ;  ;  ;  ;  ;  ;  ;  

论西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合理选择[*]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