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建立“精要检测、精确分析、精准评价、精细教学”数据分析模型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找出影响教与学成效的不利因素,指导学生解决学什么及如何学的问题,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引导教师调整教什么及如何教的策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指导学校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精细考核,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提升 高中教学质量 数据分析模型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近年来,西藏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质量与其他省区相比,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如何在短期内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学现状。无论在西藏哪一所高中,教师都非常敬业,授课非常卖力,课下辅导亲力亲为,特别辛苦,教师虽能理清考纲、课标,但理不透学生基础,教师的思维方法不能与学生形成共鸣;学生学习很认真、很刻苦,但由于文字描述的内涵理解存在一些障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薄弱,学生能听懂表层意思但不明白深层含意,理解所授知识点但不会运用知识点,表现在成绩上普遍较低,教师与学生的付出与效果不成正比,致使教师教学激情受挫,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打击,甚至导致部分学生怕学习,成绩也无法大幅度提高。
2.监管现状。对教学过程的监管,教学管理规范停留在制度表面,各学校处在“备上批改考”五环节,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管和分析仅停留在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各学科进行分析评价,很少对考查知识点的合理性及难易度进行双向分析,也很少对每个知识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这种监管只能粗放地了解教师所带班级学生对知识总体掌握程度,无法了解到学生具体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又掌握到了何种程度,更无法发现抑制成绩提高的具体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无法为以后的教学提出切实可行、详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3.政策现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服务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指出:用5到10年时间,基本建立完备、规范、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工作机制,形成适应西藏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持续提升。到2020年全面消除薄弱学校,到2025年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中小学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其中优良率达到30%,教育教学整体质量达到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二、建立模型
1.建模目标。通过诊断分析软件,提供精确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较好解决考试检测只重视分数而不能准确诊断学生问题、教师教学全面撒网缺乏重点针对性和学校教学管理粗放缺乏精细化改进措施的问题。
2.模型架构。通过建立“精要检测、精确分析、精准评价、精细教学”四个方面的教学管理措施,准确分析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诊断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校教学管理更加精细,实现“学生、教师、管理”相互作用的多元评价功能。
3.模型内容
(1)精要检测。精要检测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需要教师以课标、考纲、西藏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导,以双向细目表为标准,规范检测体系,预测教学效果,对教师授课内容和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检测。确定检测内容时,教师首先利用双向细目表确定检测内容的范围、难易度进行分析,确保对学生的检测知识点符合课标、考纲要求,预估学生的认知水平,预估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出来后,教师再利用双向细目表核算学生对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检测内容相对于学生的难易度。前后进行比较,找出课标、大纲要求与学生掌握程度的差距。
(2)精确分析。使用数据库工具分析检测内容,确定“教”与“学”是否符合课标、考纲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找出影响教学目标完成的不利因素,寻找有效的强化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利用网上阅卷平台收集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数据,利用数据库分析功能,统计学生对每一个检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与教师的预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统计教师期望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差距的办法。
(3)精准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托分析结果,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效果,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指导学生解决学什么及如何学习的问题,引导教师调整教什么及如何教的策略。一是评价教师,通过双向细目表对知识点的统计和网阅数据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统计,了解教师对考纲的掌握程度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正确把握,通过知识点在成绩中的体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二是评价学生,打破用总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模式,加入知识点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检测成绩由哪些知识点构成,失分原因是由哪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造成的,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三是评价管理,打破以往教学管理粗线条,以结果定效果,强调以过程为主导,以大数据精确分析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使学校宏观指导更科学、更规范、更有前瞻性。
(4)精细教学:①指导教师制定符合课标及大纲要求、适合西藏学生认知的教学手段,精细教学。通过精细分析让教师提高自身对大纲及教学实际的认识和结合程度,清楚学生对所教知识点的掌握状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差异情况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引导教师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②指导学生明确要学知识点、明白自身学习能力,总结学习方法、经验,有效学习。通过精细化分析,学生能清晰地知道所考查知识在所学知识中的地位和自己对所考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反省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在后续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巩固,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③指导学校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精细考核,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对学校工作精考细核。一要具有多元性,对教师、学生、班主任等均考核到位;二要保证全面性,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工实行全方位考核;三要做到严格性,严格标准,一视同仁;四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基础,做到数据正确、过程明晰、结果公开,让人信服;五要奖惩兑现,激励引导,激发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模型功能
本模型主要由双向细目表、网上阅卷系统及成绩分析系统构成,主要对考查知识点及产生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性。利于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校教学管理机制更有效,能够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决师生付出与成效不成正比,其解决办法依赖主观经验,教学策略简单粗糙的问题,使教学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我区教师非常卖力、特别辛苦,学生学习很认真、刻苦,但由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语言理解存在障碍,提升效果不明显。特别是理科教学,教师的教学付出与效果、学生的学习付出与成绩相差甚远,到底哪个细节能够突破教学瓶颈,达到教与学的效果显著提升,本模型从检测知识点及学生成绩入手,分析学生对详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寻找了学生丢分的深层次原因,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依据。
2.解决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单一化,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使评价更有导向性,让学生更乐学、善学,教师成就感更高。本模型把过程性知识点掌握情况与结果性成绩评价有机结合,是对目前西藏教学管理评价依靠总分评价的冲击,是对西藏教学管理评价更科学合理的一次有效探索。目前,各校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停留在“备上批改考”五环节,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管和分析仅停留在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各学科进行分析评价,没有对考查知识点及难易度进行双向分析,也没有对每个知识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这样只能粗犷地了解教师所带班级学生对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试卷的难易度也只是停留在大致地对考纲、课标要求的分析上。教学与学习效果不理想详细体现在哪里不清楚。通过大数据精细化分析,以上问题迎刃而解。
3.解决考查重结果轻过程,不能有效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学生自主修正学习方法持续学习的问题。传统双向细目表用于核定教师所出试卷的考查知识是否符合课标与考纲要求,忽视学生基础能力、认知能力的主体地位。现在对双向细目表中加入学生学情元素后使考查更接地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更好的调动,教学有效性更明显:一是让教师对考查知识点一目了然,对学生基础把握准确,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实际开展,教学针对性更强;二是对预考成绩有一个初步估计,经过估计与实际结果的对比,拉近教师对大纲、课标理解与学生实际基础的距离,让教师的教学以大纲、课标为指导,以学生实际基础为起点,使整个教学的过程都围绕着学生实际开展,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三是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清楚地知道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的能力,知道自己优势在什么地方,缺陷又在什么地方,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后期学习目的更强、效果更好。
四、实践效果
经过三年实践的数据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得到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逐渐增强,学习成绩持续提高,敢于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各类竞赛和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教师教学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水平普遍提高,一部分名师逐渐显露过硬专业能力,在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中从无到有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模型形成的“学生、教师、管理”多元结合评价引领下,形成了以“常规促创新,以创新促长效”的循环发展机制,学校向上一级院校输送的学生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摘录)[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04),47。
[2]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J].中国民族,2015,(08),10。
[3]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藏教厅[2017]38号。
论文作者:郭军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点论文; 评价论文; 效果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