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周围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环境条件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及其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监管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监管;研究
引言
市政园林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将会为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可靠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速度,有利于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多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现阶段市政园林施工的整体发展现状,可知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对于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需要参与市政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人员能够在可靠的施工技术支持下,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地增强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可靠性。与此同时,采取合理的监管措施,将会为市政园林绿化效果的增强和工程的按期交付提供可靠的保障。
1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养护环节设置不够科学
专业人员匮乏是施工队伍不能实现高质量施工和后期高质量养护的主要因素,同时,施工会对原有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由于工程量较大,土壤同各建筑垃圾混杂,给移植的植物生长带来威胁,因此,要重视对园林植株的养护管理工作。
1.2存在着交叉施工现象
园林施工中,特别是大型项目,交叉施工现象更为明显,常出现二者互相干扰和影响的情况。由于土建施工常会妨碍绿化施工,同时,土建施工还难以保证保护植株生长环境,混凝土的大量存在,也会使植株的成活率大幅度降低。
1.3原有树种保存不合理
经验表明,在实际园林建设中有部分人认为,园林绿化建设其实质上就是要更换原有树种,更换时并没有考虑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这种观念和做法,常常直接导致原树种被抛弃,而新树种栽植后出现成活率低的现象,造成断层。
2加强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监管的有效策略
2.1施工前加强监管控制
对于国内市政园林绿化企业而言,其主要包括4个等级,即从特级到三级。其中任何一个级别的企业,应当承揽与具体技术工艺要求相对应的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市政园林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等级要求,承揽对应的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目前,国内市政园林工程项目在建设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假借高等级企业之名,行小园林施工之实的绿化施工企业,同时,还有一些高等级的绿化施工企业,中标以后对工程量进行细化,由若干个小型园林施工企业承揽。无论哪种情况下,都会严重影响施工技术、质量,甚至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市政园林工程规划设计,是确保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如果设计者在完成工程项目设计后,需按流程向所在地主管部门申报,获批并拿到许可证以后,方可施工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监管控制体系
信息化技术的有效使用,对于市政园林绿化施工效率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需要工程的相关负责人能够结合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的实际概况,合理地使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全面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的基础上降低园林绿化施工成本,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了使市政园林绿化施工的所有计划能够顺利的实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顺利地完成这些施工计划,需要结合园林绿化施工特点和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要求,逐步完善相应的监管控制体系,为所有施工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导,促使市政园林绿化工程能够以高效率、低碳环保、高质量的方式按期交付使用,加快现代化城市的整体发展速度。
2.3加强施工环境的监管控制
各种环境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对市政园林绿化施工计划的实施和施工质量的提高,带来潜在的威胁,加大工程的施工成本。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施工环境的监管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顺利进行。一是加强对施工区域的土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有效实施将会促进各种植物的健康生长,进而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该发展目标,需要加强对施工区域土壤的监管控制,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在专业技术检测手段的支持下,可以从透水性、土质状况、透气度等方面对园林绿化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综合性评估,及时消除施工计划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快各种植物的生长速度。二是加强对各种苗木的有效管理。选择可靠的苗木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强园林绿化效果。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在选择苗木的过程中对苗木的生长特性、环境适应性、运输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可靠的技术手段支持下增强苗木栽植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2.4养护监督管理措施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包括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同时也对其园林绿化养护水平提高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养护管理工作能够对园林景观以及各个部分起到养护、管理等作用,从各个方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对于园林的维护保障工作。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应首先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从思想认识上端正绿化管理工作,并从行动上积极做起,其次应该加大专业的园林绿化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从技术层面来保障园林绿化的养护,因为只要提升技术让园林中的各种植物能够健康的成长,才能保障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并发挥园林绿化在市民的休闲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所在城市的广大市民带来愉悦的体验。
在养护工作中,首先要保障园林绿化过程中的各种树木的成活率,各种树木是一个园林的重要组成,一个没有树木的园林就没有灵魂。对于园林绿化过程中各种树木的栽植时,一是要在移栽时充分保证树木的水平平衡情况,即在起挖树木、运输树木以及种植树木的过程中科学谨慎,减少对其根系的损伤,并修剪树冠减少水分的流失,同时对起挖后树木的叶面进行适当的水分喷洒,减少树木在运输过程中水分流失对其造成的严重损害。在对树木进行种植之后,还应浇透定植水,严格保证移栽后的树木根系的快速恢复。此外,对于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对各个工序的管理都必须做到科学,同时进行一定的创新,从各个方面保障养护工作。
2.5验收组现场验收施工成果
在市政园林工程完工后,有些让施工方率先撤出工程建设场地,然后再开始检查;有的甚至直接投入使用。此行为并不妥当。要知道施工过程中不管结束了哪一环节的工作,都需开展工程检测工作。可以这么认为,休息期间是工程验收的最佳时机,此时可最客观、真实地获取到建设的大概情况,搜集到大量一手绿化数据,既不会延误工期,在验收结束确认其无误后,施工方又可继续进行施工。若验收不合格,则需马上返工重建,从而有利于确保每个工程环节的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它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反映。为此,要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环境管理控制部门也应发挥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调整、指导作用,如此才可有效确保市政园林绿化施工的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肖茂福.中国园林绿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临安:浙江农林大学,2012.
[2]濮青,范帝文.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与监管控制[J]现代园艺,2016(11).
[3]龙雁瑜.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现状分析及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7).
论文作者:赵志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市政论文; 园林论文; 树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树种论文; 土壤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