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景观地质景观_地质论文

浅谈景观地质景观_地质论文

山水地质风景浅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地质论文,山水论文,风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游山玩水”成了人民生活中的一大追求和乐趣。在旅游中面对着如画的风景,不管是自然山水还是人文古迹,或神话传说,风土民情,都会有所感触而开启心灵的窗户,引发很多思索和联想。北宋时的科学家沈括,晚年在镇江东郊梦溪园闲居,著写了他的杰出作品《梦溪笔谈》,文中记载了由对雁荡山的地形认识到水的侵蚀作用;由对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的鉴定推论到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这是一种寓科学研究于旅游之中。笔者本文中所要论及的是,山水地质风景的基本分类、风格特征,以及对自然地质风景的欣赏。

山水地质风景的基本类型

中国辽阔的国土,复杂的地形,孕育了无数多姿多彩的山水景观,有雄踞世界之巅的喜马拉雅山,有闻名于世的黄山,有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神奇美妙的九寨沟风光,有风情独具的张家界等自然景观,也有“浓装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以及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黄河、长江………总之,一切崇山峻岭、湖泊水流、海滩峡谷、瀑布溶洞,都是由地球40多亿年的历史演变而造成的“杰作”。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形成变化奇特、奥秘无比、形形色色的岩体。有原生岩(花岗岩、玄武岩、斑岩)、再生岩(页岩、砂岩、石灰岩)以及变质岩等,有的不易风化和侵蚀,一直保留着隆起时的平台状;有的又极易风化而变成特异的峰林地貌。不同的石质,其色彩纹路又大不相同再加上树木花草、云霞雨雪、阳光月影的衬托,使山体的形态愈加丰富多彩。水的变化更令观赏者神魂巅倒,涓涓细流、淙淙小溪、汩汩清泉、飞流瀑布、浩瀚大海、奔腾江河、宁静湖泊,再辅之动和静的变化,更有迷人的活力。

一、山岳地质景观

1、火成岩地质景观。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它是由岩浆经冷凝固结而成。岩浆形成于地壳下部和地幔上部的地方,并可因构造运动沿断裂上升,侵入地壳上层的成为侵入岩,而喷出地表的则成为喷出岩或火山岩。其中与山水景观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侵入岩类的花岗岩与喷出岩类的玄武岩。

花岗岩地质景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露出地表的花岗岩体经断裂、破碎,再受流水、冰川等大自然艺术师的雕凿,使花岗岩区形成了奇特的地貌绝景。它的地质景观特点是山势雄伟,陡峭险峻。如黄山、泰山、雁荡山及三峡神女峰就是花岗岩的典型景观。

玄武岩地质景观。玄武岩是一种火山喷出岩。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奇特火山口景观,如我国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这里保存着新老火山地质的天然景观,熔岩形态优美,地下矿泉资源极其丰富。我国西南部景色秀丽的峨嵋山,其山体顶部大面积覆盖的也是玄武岩,称“峨嵋山玄武岩”,峨嵋诸峰峭壁陡峻,景色秀美。

2、沉积岩地质景观。沉积岩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层理,这一层层的岩石,就像一页页记录着地球演化的书页,从中能寻找到地壳演变过程中曾经发生过沧桑之变和古气候异常的遗迹。在沉积岩的造景山石中,尤其以我国南方红色盆地中构成“丹霞”地貌的红色钙质砂砾岩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以及组成石林洞天的“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最为著名。

丹霞地貌景观。我国南方分布成百个中、新生代红色沉积盆地,沉积着厚达数千米的河、湖相红色砂、砾岩系,这些岩石外表呈艳丽的紫红色或褐红色,构成赤壁丹崖、群峰叠嶂的奇峰怪石,座座“断壁残垣”,根根“擎天巨柱”簇簇“朱石蘑菇”,其势巍峨雄奇,精巧多姿,在我国南方众多的丹霞景观中,数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和福建武夷山最负成名。

喀斯特地貌景观。是碳酸盐类岩石特有的地貌。经流水浸蚀,形成千姿百态的喀斯特风景。如石林、峰林、钟乳石、溶洞、地水河等景观。

3、变质岩地质景观。火成岩或沉积岩形成后,由于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及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原有岩石的矿物成分的结构构造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新岩石称变质岩。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在我国,由变质岩形成的著名地质景观有五岳之首的泰山,大理的苍山等。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为历朝帝王封禅之地。山峰峰峰相连,溪水条条清碧,是人们向往的游览地。

二、水域地质风景

自然界的水不仅孕育了人类和古代文明,还使地球表面千沟万壑,流成江河,构成了一幅幅景象千万、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再加上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便构成了无数魅力无穷的旅游观赏画廊。

1、江河景观

(1)瀑布景观。瀑布为河床纵断面上断悬处倾泻下来的水流,其中以贵州黄树布、九寨沟诺日郎瀑布尤为著名。

(2)峡谷景观。这是江河上最迷人的旅游胜境,江面狭窄,水流湍急,中流砥柱,两岸的造型地貌,把游人引入仙幻境界。如长江三峡,大宁河三峡,便是江水切割山体而形成的。

(3)河流三角洲景观。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倾泻入海,往往形成一近似三角形的平原,称为三角洲,如著名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这里河道开阔,水流缓慢,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鱼鸟繁盛,物产丰庶,往往是人类聚衍的最佳选择地。

2、湖泊景观

湖泊是大陆洼地中积蓄的水体,其形成必须有湖盆水的来源,按湖盆的成因分类主要有:

(1)构造湖景观。由于地壳构造运动而沉降或拗陷而形成积水盆地,如青海湖、鄱阳湖、滇池和洱海等。这类湖泊常与隆起的山地相伴而生,山湖相映成趣,如鄱阳湖与庐山,滇池与西山,洱海与苍山等均为这类景观。

(2)泻湖景观。由沙坝、沙咀及滨海堤与海洋隔开的海滨或浅海湾。如著名的太湖、西湖等。它们与周边的山地,构成湖光山色的优美景区。

(3)冰川湖景观。由冰川的掘蚀作用而形成的洼地,如新疆的天池。高山湖泊,景色优美。

(4)岩溶湖景观。为岩溶地区的溶蚀洼地形成的湖泊,如风光迷人的路南石林中的剑池。

(5)人工湖景观。为人工修造的水库,如气象万千的浙江千岛湖。

3、海岸景观

我国有着长达1800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由于海岸处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海岸类型,便形成了类型不同、功能各异的旅游胜地,其主要类型有:

(1)沙质海滩景观。滨海风光和海滩浴场是最具魅力的游览地。最佳的浴场要求滩缓、沙细、潮平、浪小和气候温暖、阳光和煦,如青岛海滨和浙江普陀千步沙。

(2)珊瑚礁海岸景观。在海岸边形成庞大的珊瑚体,呈现众多的珊瑚礁和珊瑚岛,岛上热带森林郁郁葱葱,景色迷人。如海南岛珊瑚岸礁,其中南部鹿回头岸礁区是著名的旅游地。

(3)海潮景观。由于地球受到太阳、月球的引力作用而形成海洋潮汐,最著名的为浙江钱塘江涌潮,高达数丈,潮声如雷,甚为壮观。

(4)基岩海岸风景。是基岩裸露的山地或丘陵地带,直接受到海水的冲刷、侵蚀,常形成海蚀洞、海蚀崖和海蚀柱。如大连海滨。

(5)红树林海岸风景。红树林是热带特有的盐生木本植物群丛,它生成在潮间带的泥滩上,酷似一座海上天然植物园。其中以海南岛琼山东寨港的红树林最为著名。

山水地质风景的基本特征

自然山水地质风景尽管变幻无穷,山山有别,水水不同,就像七彩魔方旋转出无数的山水地质景观,使中国的山水地质景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它们都是地质构造作用的巧妙安排,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特征。

1、雄伟特征

雄伟特征主要是指高大、威武、气势磅礴的景观。泰山巍峨耸立,当游人站在泰山顶部,就会出现“一揽众山小”的境界,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2、奇特特征

主要指山岳的形态婀娜多姿,变幻莫测,称为“黄山四绝”的石、松、云、泉就各具一格。

3、险峻特征

指山势特别陡峭、险峻。鸟瞰华山,犹如一方天柱拔起于秦岭诸峰之中,四壁陡立奇险万状,显出大自然风光的险峻之美。

4、秀丽特征

秀丽的山水,常是色彩葱绿,生机盎然;形态别致,线条柔美。像黄山的奇秀,庐山的清秀,雁荡山的灵秀,武夷山的神秀,富春山水的锦秀,江南水乡的媚秀,都给人一种山青水秀的秀丽之感。

5、幽深特征

这种地质现象一般都是以丛山深谷、溶洞悬乳为条件,辅之繁茂的乔木灌林,纵横溪流,形成明暗影像、层次分明、深浅各异的地质景观,给人一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幽深感觉。如九寨沟的风光。

6、奥野特征

这种地质景观一般未受到人类的开发和规划,尚处在原始状态的自然地质现象。例如“一线天”景观,泉洞景观,皆奥秘莫测,给人一种洞内有洞,山外有山之感,不失为一种具有原始美情趣的胜地。桂林芦笛岩,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便具有奥野之特征。

7、开阔特征

主要指平坦无垠的地形和广阔的视野空间,给人一种坦荡开阔、心旷神怡的美的感受。如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茫茫大草原;天水一色的大江大湖;浩潮无边的大海;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都是开阔旷远之景的代表。

以上归纳了地质风景的七种主要风格特征,事实上,每座名山名水又往往由多种景观形象构成的整体,按照其地质演变、地貌发育、地理景观、植被生成、气候变化的差异,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空间综合体。这些风格特征,往往是互生交错的,因此我们在名山大川中游览欣赏之时,既要注意其山水地质总体风格特征,又要细心品评其微观景象,做到宏微结合,远近相间,才能充分领悟大自然独具魅力。

山水地质风景的欣赏

古今中外,凡是游览过桂林阳朔的人,无不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可见,对山水风景的外形美,人们是具有共识,如果能透过现象,再追溯一下地质山川的成因、演变、进化,则是更高层次的欣赏了。如桂林阳朔在2亿年前则是一片汪洋大海,通过地壳的升降演变,到100万年前才形成如今的山水景观。所以,从地质成因上来观赏山水景观,则更能从深层上感悟山水之美。

1、高山峡谷景观欣赏

高山峡谷是全面反映地球内外力抗衡作用的特征地貌景观。其成因有传统地质学上的地壳升降学说,和新兴的大陆板块碰撞学说所引起的造山运动,而冰雪流水等外力又不断将山脉刻蚀切割,其结果就在自然界里留下了许多高山深谷奇观。

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高山峡谷景观的代表作。三峡奇观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地壳抬升,造山运动使得巫山山脉和四川盆地不断抬高;二是滔滔不绝的长江水流的冲刷、雕刻、切割,形成了深达几百米的峡谷。

另外,浙江新安江、富春江的风光,翠山层叠,碧水穿山,虽然没有长江三峡雄伟、湍急、奇险、但基本景观结构上是相似的,又因地处江南,植被茂盛,葱绿满山,带更多的清秀之美,历来倍受文人雅客的青睐。

2、岩溶地貌景观欣赏

如果说高山峡谷给人产生山水相激的雄险景观,那么岩溶地貌就是一种山秀、水清、洞奇、石怪的地质现象。其地质成因由于易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等在地下水亿万年来化学作用下,同时伴有地质构造、沉积以及崩塌、陷落等作用,对岩石进行雕塑加工而造就的地质奇观。桂林山水便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石灰岩岩溶景观。

岩溶景观分地上地下,地上部分指岩溶山,按不同的地质条件又可分为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溶沟和孤峰残丘等形态,如著名的路南石林。地下部分是指千奇百怪,形形式式的洞穴和地下河等。而具有地表特征,溶洞又发育完全的岩溶地貌最具欣赏价值。桂林漓江两岸,孤峰林立,姿态奇离,轮廓多变,石色苍蓝,山下有洞,洞中有河,如象鼻岩、七星岩、芦笛岩都具备了上述的两条典型岩溶特征。

溶洞内又别有天地,既有宽敞的大厅,又有曲折的长廊;洞壁天然雕琢的岩溶造型,尤其吸引游人。由于水中碳酸钙的沉积作用,洞壁构造绚丽多姿,石花、石屏、石幔如浮雕浅刻,石笋、石钟乳、石柱又如立体的圆雕。再由于构造作用,溶洞往往多水流、洞泉、瀑布,使奇石和水景交相辉映,身临其境,游人定会感叹不已,联想翩翩。

3、瀑布景观欣赏

瀑布是一种动水景观,其形成的原因较多,如水流对河床岩石侵蚀的差异,地层的陷落或断裂,火山熔岩的阻塞,冰川的切割和堆积等。不同的地质构造和成因,决定了瀑布的落差、宽度和瀑水流量的大小区分。庐山瀑布多达十余处,是庐山风景的一大特色。唐代大诗人李白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为庐山增色不少。另外,九寨沟、黄果树等著名风景区也都以瀑布美而闻名。瀑布的形态随地貌情况的不同而变化,如庐山三叠泉,瀑水成“之”字形分三级下坠;黄山脚下,瀑水分流,形成“人”字形瀑布;而九寨沟的高低不同的湖泊之间多悬瀑布,形成一级一级的长串梯瀑,充分表现出多变的瀑布景观之美。

瀑布往往是由溪流、跌水和深潭三部分组成。要全面领略瀑布的美,就必须从远到近,从低到高,来选择不同的观赏点。如高达60余米的黄果树瀑布,老远就听到水的轰鸣声,近一点,就会看见雾气上飘,再走近一点,就会看见宽阔的河水泛着银光从断崖上倾倒入潭,四周雾气蒸腾,越近,雾越浓,轰鸣越响,气势越大。随后沿着崖边小道,攀登到顶部,观望从上游流来的河水,崖边湍急的跌水,以及脚下的团团雾气,历历在目,使你把握、欣赏了瀑布的整体美。

当旅游观赏者了解山水地质景观的基本类型、风格特征和鉴赏之后,不仅获得有趣的地质知识,津津有味地去体会山水的历史,领略沧海桑田的变迁,同时也可以开拓胸怀,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长才干,美化生活。就人们赞美山岳雄伟、江海辽阔、松竹坚贞、雪水纯洁一样,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使人的精神进入一个神圣境界。

标签:;  ;  

浅谈景观地质景观_地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