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51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两个月后观察两组在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理干预;焦虑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47-02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mood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Fu Lieyun.
The NO.5 People’s Hospital of Zibo,Zibo,Shangdong 255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duc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 After 2 months, the anxiety and emo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Improvements in the quality of life.Results After 2 months, the SA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WHO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Key word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Anxiety;Quality of life
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惊恐、紧张、失眠、心烦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神经症[1]。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出汗、尿频等)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患病率高,病程迁延,复发率高。本研究探讨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焦虑症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焦虑症诊断标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18~60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4±7.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2±7.8)岁。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2)酒精及药物依赖者,(3)有其他精神障碍病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治疗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级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如下:
(1)支持性心理干预:以尊重、理解、真诚热情的态度积极关注患者存在的问题,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生活上给予关心体贴,为病人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并充分利用家属、朋友、单位同事等社会资源给予患者持续的情感支持,有效地控制和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提高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2)认知行为干预:通过集体心理干预,以讲课、集体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讲解焦虑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疾病转归等。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有助于接受暗示、鼓励、相互支持,克服消极情绪,孤独和隔离感,培养社会生活方面的心理适应能力。利用身心放松法,做气功,听柔和的音乐,打太极拳,练健美操,冥思遐想法,消除精神压力,缓和精神紧张,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从紧张、焦虑、恐惧状态中逐步解脱出来,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康复。
1.3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SAS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心理程度越高。[2]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个子项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干预前后进行t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x-±s,分)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精神压力在不断升高,从而导致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焦虑症患者通常存在持续性担忧,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强烈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行两个月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通过热情的态度,关切的话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感和安全感[3],降低焦虑不良情绪,利于患者学习并建立接受现实的能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非适应性行为,能以较有效的且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及适应生活。[4]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敏,张振贤,周展江,等.慢性疲劳综合症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6):576-579.
[2]汪丽宏,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35(12):162-163.
[3]亓春霞,高梅,等.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6):361-363.
[4]赵志欣,杨俊美.生物反馈在焦虑症早期辅助治疗的疗效[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9):1300-1301.
论文作者:傅列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症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情绪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