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及其理论新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学论文,学派论文,认知论文,观点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作为现代心理流派之一的知心理学始于本世纪的50年代,它是心理学与其邻近一些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该学派的主导思想是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构成认知心理学的学派主要有“格式塔理论”、“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认知-场心理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
The Poind of view of Cogu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New Tend of the Theary
Lin Bingxian
Abstract: Cognitive psychology, as one of modernpsychology schools,has its beginning in 1950's this century.It is the result of intersection and permeation betweenpsychology and some subjects closed to psychology. Thedominant ideas of this school are regarding human as an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of computer.It emphasises thathuman's own knowledge and the structure of knowlege havedecisive function on human's behaviour and present cognitiveaction.Mainly it indudes " Gestalt theory ", "Field andgroup dynamic theory "," Cognitive-field psychology theory","Cognitive consistence theory and congruity theory" and "cognitive-emotion consistence theory".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流派。它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之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现, 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流派而立足于心理学界了。广义地说,心理学中凡侧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学派,都可以叫做认知心理学派。但目前心理学文献中所称的认知心理学,大都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 或叫做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ationprocessing psycho-logy)。就一般而言,可以认为认知心理学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认知过程就是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表象、思维、言语等。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以及心理学与邻近一些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就心理学内部发展的背景来说,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放弃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不满和反抗,是产生认知心理学的最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早期冯特的意识心理学,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些重要观点,甚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某些做法也都与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就心理学发展的外部条件来说,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实际应用的需要决定了心理学朝着以信息加工的原则、术语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方向发展,导致认知心理学的出现。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它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和计算机的工作原则,即信息加工的原则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力求通过揭示人们如何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制,以探究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在研究方法上,认知心理学主张采取“抽象的分析法”。计算机模拟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特殊研究方法,研究者把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些设想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验证,这便是计算机模拟。
认知心理学是在反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这一点来说,它的出现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20多年来,它在具体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丰富了心理学的内容,其中一些还和人工智能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对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如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强调原有知识在认知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对它的研究范围等问题,在心理学界仍存在争议。
1 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是1912年在德国问世的,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它最初侧重于研究知觉现象(如似动现象、对象与背景、恒常性、定势等),接着又考察动物的顿悟(insight)学习与人的创造性思维, 后来又提出“心理物理”的概念去研究社会行为和人格问题。或是说,它是从“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这个公式出发,把完形的观点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全野的理论体系,而它的着眼点是认知(cognition), 即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因此,它也成为对当代认知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学派。其早期代表人物有韦特海墨(M Wertheimer,1880 ~1943)、苛勒(W.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 ~1941)等。
这个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 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 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paychophysicalfield)、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integration)而作出的。什么是心理物理场?在考夫卡看来,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两个方面。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前者是实际的环境,后者是指意想中环境,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而自我则是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跟个人的需要、希望、认识、情绪与态度等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人格系统。不同的人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往往采取不同的行动,这取决于他们的行为环境与自我两方面力量的交互作用,或称作“对象-自我”的关系。
格式塔学派理论家们认为,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识活动。如果能知道一个人如何去领悟世界,也就有助于了解那个人的行为。认知被看作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所以这个学派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认知活动方面。
2 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 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和知觉运动区域[即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aychodynamics field)。 通常,内部个人区域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一个公式:B =f (P·E)=(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函数, 勒温还采用了拓朴学的方法对某些纯例的心理动力场的内部关系以图式加以陈述。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集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 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影响。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
群体动力学基本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有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团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3 认知-场心理学理论
认知-场心理学(cognitive-field psychology)源于认知理论和场论,以美国心理学家比格(M.L Bigge)为主要代表。该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勒温场讼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格式塔-场派理论的变种。它在认识方面阐述了人们如何去了解自己及其周围环境,以及人们如何根据认知能力所知觉到的环境去作出一定的行为。“场”是指处于一定环境中的人同环境所发生的相互关系,其基本含义是一个人所有的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是同时存在的互相依存的种种因素之和,它既包括心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包括具体水平的心理现实和想象水平的心理现实。因此场表示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整个内心世界。个人对其所处的场的理解,就是个人对其生活空间的顿悟。顿悟受他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制约。依据这一理论可推测处于特定的生活空间中的个体的行为。这一理论认为,为理解和预计个体的行为,必须把人及其心理环境看作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模式。人既不会完全依赖环境,也不是独立于环境之外。人的环境既不是人所创造,但又同人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息息相关。
4 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认知相符理论(cognitve consistence theory )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本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克盖尔(W.J.McGuire,1960)首先提出认知相符的概念。麦克盖尔认为,人有一种动力倾向性,其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这种认知相符倾向的观点是把人作为理智人的见解。在这一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并统称为认知相符理论。这里包括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58)和纽科姆(T.Newcomb,1961)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roy),海德和凯利(H.H.Kelley, 1967 )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以及“一致性理论”(Congruity theory),或称和谐理论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
“一致性理论”(congruity theory)或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C.E.Osgood G.P.H.Tennenboum,1955)。这个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需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把对后者的肯定(我喜欢打扮)转为否定(我不再喜欢打扮),或把对前者的肯定(我敬佩老师)转为否定(我不再敬佩老师),或者不作方向上的改变而仅仅降低程度。同样,人如果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却存在正向关系(如老师赞成打扮),这种不一致同样也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为在心理上达成一致,人的内部动力也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或肯定后者,或否定前者。人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并不明确意识到。这种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即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而且也涉及它们的强度。一致性理论假定,在调整中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因此在调整时,虽然各种评价都有所改变,但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比如,一个人是时装迷,他仅仅道听途说地知道新老师是个有学问的人,因而有点喜欢,现在听到这个新老师反对打扮的评论,她可能不会改变对打扮的态度,而变得不大喜欢这位新老师。一致性理论和平衡理论在观点上是相同的,但它在态度方向上加上强度变量,并制编“态度语义分化量表”,制定态度调整预测公式及从事验证理论假设的研究,则是一种可喜的进展。
“认知-感情相符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affectiveconsistency )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有关信息决定我们的情感,这个观念是千真万确的。假如我们知道一个人坐过牢和谋杀过许多他的对手,我们就会不喜欢他。但反过来也一样,有时我们对事物偏爱的感情也会影响着我们对事情真相的相信、“知识”和深信不疑。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学派理论主要是探讨认知活动或过程及其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中作用的一种学说,它极少涉及其它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向和动机),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超越了上述界限,并采取巧妙的实验设计来获得证据,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和进展。
标签:心理学论文; 认知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心理学发展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认知科学论文; theory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