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暖通空调技术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供暖和通风技术。要提高建筑的服务质量,增强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必须要做好建筑室内的供暖和通风工作,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我国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性和经济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暖通空调设计的发展现状及施工技术,并分析了暖通空调节能技术、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暖通空调技术;节能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建筑对于中央暖通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暖通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究新的发展技术和发展形式。暖通空调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能够调节建筑内部温度、湿度,减少建筑中的异味。但是现在很多暖通空调设备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暖通空调的技术不过关,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达到相应的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对暖通空调的发展技术进行具体的探究。现代暖通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正朝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创建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本文对暖通空调技术和其节能设计的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暖通空调技术概述
从整体上来说,暖通空调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供暖技术:能够对供暖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分户计热、区域供冷、供热以及冷热电连供等;②制冷技术:含氟氯烃制冷剂替代物、新型制冷型、新型制冷循环以及天然制冷剂;③蓄能技术:冰蓄冷空调、低温送风技术、蓄热供暖、水蓄能技术等。具体来说,暖通空调的发展还受到如下两个方面的限制:①围护结构作用。根据供暖结构,将其按照内外加以划分,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外围护结构主要是实现对屋面、外墙以及窗户的围护,而内围护结构主要是对室内天花板、地面以及天棚的围护。采暖建筑围护结构在北方的传热损失比较大,为了实现暖通空调的节能效果,就需要改善围护结构的热性能。②实现规划设计效果,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建筑规划设计为前提,在开展规划节能工作中,需要对建筑选址、道路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走向以及太阳辐射等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也就是优化建筑的微气候环境,尽可能的结合地形地貌、主导风以及太阳的特点进行节能规划,还要对气候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比如对辐射以及地理环境相关的大气因素进行分析等,在具体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要将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使得微气候环境给节能带来便利。
2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施工
2.1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要求
暖通空调工程系统在工程施工前,就要从技术方面考虑全面,首要任务就是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当今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之下,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一定要遵循节能环保这一理念,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在设计过程中,与研究人员、监督人员、施工工人和材料厂商多方协调,争取既能解决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技术难题与安装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阻碍,进行合理规避,及时处理。如果暖通空调工程前期设计出现问题,例如在标注上出现错误,那么造成的后果就会很严重,可能开始进行的管道施工方便快捷,但是后续进行的管道安装施工却会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进度停滞。只能偏离安装位置,亦或是安装在标高上的位置上,不但影响整体暖通空调的施工质量,甚至于出现返工重新施工的情况。相对于综合性的建筑物,如图1所示。
图1
2.2暖通空调工程噪音问题
暖通空调的具体施工过程,在各个区域经常会出现空调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噪声问题影响建筑部分区域的使用性能。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暖通空调机组的风扇机箱,会产生高频噪音的几率很小,且发出的噪音指标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然而,现实问题却让我们不得不直面。实际大风量空调机组运行状态由于散热等各种原因。原本测定数值超过了实际发出的噪声参数。造成了大量的噪音污染,加上暖通空调工程由于施工前并没有预料到这种问题,所以建设隔音设备的工程少之又少。大型的工程又不能进行试运行,所以空调噪声这一问题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具体区域要进行施工拆除,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增加施工工程成本。
2.3暖通空调工程的水系统问题
排水系统是空调设备的必然措施,也是暖通空调工程的后续重要施工工序之一,如果水系统出现问题,那么施工过程必然喊停,解决。同样,施工过程中发现影响到水系统运行的环节,也必须推到重来。水系统的管道循环问题是暖通空调排水问题最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如图2所示。
图2
空调水管道线由于遭遇管线交叉,没有合理解决按照位置,导致出现气囊堵塞,影响暖通空调工程的水循环。如果不对排水系统进行及时检修和维护,按时清洁。那么水系统阻塞也会影响正常的水系统运行。另一方面,漏水现象也是影响暖通空调工程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原因。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前期管道安装和线路铺设出现问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且后续监督人员也没有发现问题。空调系统的结露水现象是由于冷凝水管道线路过长,冷凝水由于坡度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按时排出,导致空调系统出现漏水甚至故障。
3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技术
3.1热源的优化选择
在对暖通空调进行节能设计时,要根据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来开展工作:①要对热源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在我国市场上常见的热源形式主要有热电站、热泵、小型锅炉以及区域锅炉等等。从能源的使用效率来看,运行效率最高的要数普通热电站;②人泵技术。热泵技术主要是使用了自然界中很多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低品位的资源作为燃料,比如太阳能、地表水、地热以及大气等,通过运行压缩机,实现在热源中吸取热能的效果,对温度进行提升之后将其输送到高温热源。根据不同的热泵能源,可以将其划分为地源热泵以及空气源热泵,其中空气源热泵又可以划分为中央空调系统以及热泵空调机组。地埋管形式的地源热泵,能够实现最少30%以上的技能目标。
3.2变流量技术
变流量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对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目标。在对空调暖通系统进行设计时,在符合以及设备选择方面需要以当地最为不利的气象条件作为选择依据,因此,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里,其现实负荷要高于实际负荷,并且现实负荷能够随时改变。由此可见,作为冷量以及热量载体的水与空气,其实际流量也要根据空调的现实负荷而发生变化,对热媒流量进行控制,能够实现降热媒传输能力的效果,从而使得空调暖通系统实现节能的目的。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而且还能够满足改变的负荷需求。
3.3增强冷热回收运用增大能源的运用
如今,对空调的冷热进行回收利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推广。就如,在夏天使用卫生热水以及在空调中使用全热回收器,这些举措对于能量的回收利用都很有效果。目前,转移多余的能量到需求的位置已经成为空调实现节能效果的趋势,使用全热回收的方法,对能源的回收率能够高达75~80%,空调系统中,还能够用于能量回收的设备有回收环路等换热器。
有关数据记载,在回收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热泵回收器,能够实现对110℃以下的能量进行回收,这样一来可以帮助采暖、供热设备使用自然热源以及环境热源,该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节能技术,如果回收设备与热泵联合使用,将会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4 暖通空调节能途径
4.1完善暖通空调系统方案
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建筑物配套系统,不仅系统复杂,而且能源消耗较高。为此,要合理科学的设计暖通空调系统,这样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使用性能,更加有助于节约能源。在实际的暖通系统设计时都是按照最大允许负荷设计,但是在实际运行时,往往达不到满负荷运行。部分负荷下的运行,依然使用的是满负荷的运行资源消耗,这样白白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例如:通风系统的设计,就必须要根据室外气象条件来改变送风量,进而最大限度的缩短系统的运行时间。
4.2改进暖通空调维护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的维护工作,对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且,当前我国在建筑行业中,对于空调系统配套方案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护要求也更加明确,特别是空调系统的维护方案更成为设计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由于暖通空调的维护工作不是一次性的,定期维护才能更加提升系统的效率,有效降低由于维护不到位造成的成本增加。对此,必须要持续改进暖通空调维护技术,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专业人员的维护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具体的检修与维护计划并做好各项维护工作以及后续的检查工作。
4.3提高空调系统控制水平
空调系统的舒适性,主要是通过对空气温度、室内湿度、风速和室内平均辐射温度进行控制实现的,人体的感受主要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过去的空调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传感器来测试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而改善环境的舒适程度。这种控制方式较为单一,不够全面,势必造成一些控制上的问题。研发多因素控制的环境控制机制,积极反馈调节,这可以大大提高空调的效能。
4.4优化空调系统控制措施
人体对于温度的感知较为敏感,影响人体冷热舒适度的环境参数众多,不同的环境参数可以改变人体的感官体验,当然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也可以获得相同的冷热舒适效果。但是获得相同感受的环境参数组合所产生能耗却是不相同的。在冬季和夏季,为了获取相同的舒适程度,能耗也不相同。为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空调方式、增加辐射热等相关措施,来降低空气温度,进而有效的降低空调能耗。
4.5注重冷热能量回收利用
大力研发和推广空调系统冷热回收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冷热回收技术当前主要包括空调系统排风的全热回收装置、夏季的冷凝热热水供应等,这些回收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空调系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5 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面对这种现状,我国应该对暖通空调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个暖通空调安装使用过程中,在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度的基础上加速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试论暖通空调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郭志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6)
[2]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建议[J].柳学强.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
[3]现代建筑暖通空调方案设计的几点思考[J].林茂松.今日科苑.2009(18)
[4]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与探讨[J].王曦东,刘大慧.科技信息.2009(05)
[5]暖通控制系统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使用[J].卜春贵.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6]论暖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胡扬波.科技咨询导报.2007(10)
论文作者:骆家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暖通空调论文; 暖通论文; 技术论文; 空调系统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空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