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使用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教版论文,新教材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整体感知——走进新教材,掀起你的盖头来 整体感知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新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1]的新变化,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条件。通过新教材与原教材对比分析,我们感到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变化。 1.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核心知识。通过“调前”,让学生及早学习物质构成的核心知识;通过“拆分”保证课程有独立的章节专门学习核心的物质性质;通过“并删”,压缩非核心知识的常识性介绍内容,用于编撰核心知识。 2.强化新课程标准规定完成的基础实验。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供的8个必做学生实验,新教材增加了相应的实验活动,并分为探究实验和操作训练实验两类,将其融合于知识体系的相关内容中,分散于不同的单元课题之中,成为并进实验。 3.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绪言、结束语到各单元课题中的实验、探究、讨论和实验活动等内容,新教材不断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二、深入认识——研究新教材,让我看清你的脸 深入认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及目的,是用好新教材的必要条件。 从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具体做到:1.浏览初析教材,整体把握全册教材思路。2.深究细研教材,整体把握每一节教材内容。3.纵览全册教材,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内容,并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1)这册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2)教材中各单元之间有什么联系?(3)在全册教材中应渗透什么教学方法?(4)通过教学,应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具体做到:1.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读准每个字,推敲每个词,体会每句话:背景了解要宽,内容理解要深。2.像学生一样提问题,边读边想:(1)本节新旧知识的桥梁是什么?(2)这一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3)我自己能完全学会什么? 从教者的角度钻研教材,要抓住编者与教者的统一,编者与学者的统一。 三、探索创新——实践新教材,其实我比谁都懂你 在整体感知、深入认识新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去实践探索,才能实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境界。 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教师要会“煮”教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接触教材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材料,潜心会文。反复诵读,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课题独到的认识。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会“煮教材”。“煮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煮透”,则其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煮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煮教材”与平时所说的“教教材”不同。“教教材”只是把教材表面信息呈现的浅层含义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实现对学生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煮教材”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钻研,深刻领会教材的内涵和意图,理清教材所承载的三维教学目标,把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以教材的编写思路作为教学主线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分析化学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思路和方式;其次,进行内容分析,要理清其中隐含的教学过程的特点;最后,进行重难点分析、任务分析、目标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设计教学环节。 【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是有关饱和溶液的教学内容,[1]初次设计如下。 教材先安排完成两个探究实验,第一个探究实验(以下简称“探究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0mL水,搅拌,观察现象;第二个探究实验(以下简称“探究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使烧杯中硝酸钾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观察现象。完成这两个探究实验后,再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这两种溶液的状态,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并引导学生从实验中了解改变这两种状态的外部因素和结晶过程,从而掌握使这两种状态相互转化的方法。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按照这种教材的既定顺序进行授课符合化学学科知识系统的结构特点,能把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按照教材顺序逐点落实,避免疏漏,使有关的化学知识得到有效传授。然而化学教材在编写时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不足,如很难兼顾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认知结构的多样性等。因此,教师不但要会“煮”教材,还要会从学生学习的特征出发对教材的安排进行调整,学会“组”教材。从学生学习特征出发对教材的安排进行调整,从更加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教师要会“组”教材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还要从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整组、整单元,全册、整年段,考纲、考点……)。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学会“组教材”。“组教材”可以显示为调整教材;“组教材”也可以显示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将教材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组教材”还可以显示为解读或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化学新课程提倡把教材作为学习素材和工具,“组教材”就是立足教材,采取更合理的安排,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像“煮教材”那样,分析化学教材编排意图、任务与目标等;其次,挖掘教材呈现的素材的内涵,理清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以及这些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再次,着重分析学生学习特征,包括认知结构分析、认知能力分析、认知方式分析和认知特点分析等;最后,综合教材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比对化学教材预设的教学安排,以学生最易接受的认知方式组织教学流程,或调整内容呈现顺序,或改变呈现方式,或改进活动设计等。 【案例】前述有关饱和溶液的教学内容,再次设计如下。 在有关饱和溶液概念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可领会到两个探究实验中隐含了两个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观察溶液的两种状态和加水或升温能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加溶质(氯化钠、硝酸钾)或降温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等溶液状态转化的过程和方法;二是通过探究实验强调,只有指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意义。此时,只要细心梳理,就会发现探究1对“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有很强的针对性,探究2对“在一定的温度下”也有明显的针对性。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编写思路进行教学,可能会疏忽教材与化学知识之间的针对性联系,而把难点集中一起。同时,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正在形成中,难点集中将会增加初中生学习该知识的难度。因此,可从素材的针对性特点出发,把有关知识点的呈现顺序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分步学习、逐步突破。 (1)进行探究1的实验内容,了解溶液的两种状态和区别,引导学生获得饱和溶液的特征(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领会加溶质(氯化钠)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加溶剂(水)能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过程和方法,指出必须“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才能确定“饱和”和“不饱和”的溶液状态。 (2)进行探究2的实验内容,了解温度对溶液状态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饱和溶液概念的另一必须条件(在一定温度下),领会升温能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降温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此外,引导学生观察结晶的过程。 “组”教材相比较于“煮”教材教学过程来看,选择针对并符合所教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难点更易突破。然而,这种处理方式仍然是以教材创设的情景为主,不利于以更真实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不但要会“组”教材,还要挖掘学生熟悉的素材资源,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的情景,学会“主”教材。 第三个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教师要会“主”教材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意味着教师自身有了对教材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教材相关材料的积淀,再回到刚开始接触的教材,一定会感受更深刻,视角更广阔。实现了教者与编者的心心相印。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学会“主教材”。“主教材”可以视为“更新教材”,它意味着教师用新的教材替换所有或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更新教材”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没有必要期待所有的教师都有更新、更换教材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额外的时间。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自己的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经历,大量地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教材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那么,这些教材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把化学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教学策略进行整合,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便于学生有效构建化学知识的教学方案,实施优质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呈现的知识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教材蕴含的化学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其次,教师要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校本情况和生本特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化学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再次,教师要根据化学教材所蕴含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化学知识特点,选择能体现化学知识、符合学生情智发展水平的实际素材与教材整合一起,完善教材的结构和功能。最后,根据化学知识的特点及其对学生情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拟订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形成校本教材。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吸收有利于教学顺利、高效进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调控教学进程,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助力。 【案例】有关饱和溶液的教学内容,第三次设计实验安排改进如下。 (1)把教材原有的探究1删除。教材设置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溶液的两种状态,并初步认识两种状态溶液之间的转化。在下一个实验“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实验”中,此目的也可实现,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但取得同样的效果。 (2)把教材原有的探究2改为3个实验。实验1: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逐量加入硝酸钾(每次5g,直到连续2次均不能完全溶解为止),观察加入的硝酸钾能否完全溶解;实验2:将实验1所得固液混合物分成两等份(每份均含固体和液体),第一份加入一定量的水,第二份加热,观察现象;实验3:将实验2中第二份加热的溶液重新冷却,观察现象。改进后3个实验的目的是:实验1让学生直观认识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体验溶液的形成和不饱和向饱和溶液转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实验2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的两个指明条件(一定量的溶剂和在一定的温度下),同时领会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加溶剂、加热);实验3和实验1相结合,可帮助学生获得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降温、加溶质)和体验结晶的过程。 经过改进的实验,减少了教材原有实验的步骤,节省了时间。但是把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与实验过程有机结合的设计,特别是在实验2中,把教材分步单向的流程步骤改为同步对比的实验,比教材的安排更加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缩短了学生形象体验与抽象思考的时间间隔,使学生继续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也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更易落实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不但高效而且优质。 比较使用化学教材的三个境界,“主”教材无疑是效益最高的创造性教学行为。以这种方式研究教材进行的教学行为是以学生学习特征为依据优化教学安排,使教学更加突出重点、更易突破难点,还通过整合化学教材兼顾不到的本土生活经验和背景,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习更为有效。 总之,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材研究资源,并能围绕某个教学主题提供学生相关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促进初中化学新教材使用的实践与探索_饱和溶液论文
促进初中化学新教材使用的实践与探索_饱和溶液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