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市场竞争与中国产业集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竞争论文,中国论文,经济转型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2)04-0051-07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逆集中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组织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趋势,就是许多产业的集中度都在不断下降。这种集中度不断下降的过程,可以称之为逆集中化。前些年,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这种逆集中化过程进行过研究。然而,大多数学者在考察这种逆集中化过程时,基本上是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经验为背景和参照系的,而很少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和转型特点。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逆集中化过程,是经济转型的结果和副产物,正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出现的分散化过程一样。
无论是从一般集中度还是从行业集中度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集中度都在不断下降,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后期。从一般集中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985年我国100家最大工业企业按销售收入计算的集中率为14%,1990年该指标下降到了12%。(注:刘洪主编:《大透析:中国工业现状·诊断与建议》,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从行业集中度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我国工业行业的集中度基本上是在不断下降的。在1980~1985年间,按独立核算企业口径计算的全国523个工业小行业中,前4位企业产值集中率(CR[,4])由22.6%下降到18.8%,而前8位企业产值集中率(CR[,8])由32.3%下降到27.4%,分别下降了3.8个和4.9个百分点。分行业类型看,矿产品和原材料工业下降的幅度要大于中间品和投资品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下降的幅度要大于非耐用消费品工业。(注: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200页。)
当然,这只是就总体趋势而言的。事实上,由于工业所涉及的小行业较多,而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又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样,即使是在总体趋势下降的情况下,有些行业的集中率也会有所提高。问题是这种集中度上升行业究竟占多大的比例。据陈小洪等人的研究,在1980~1985年全国523个工业小行业中,首位、前4位和前8位企业产值集中率(CR[,1]、CR[,4]和CR[,8])中任何一个指标都有所上升的只有83个,仅占全部行业数的15.9%。对1980、1985和1988年55个行业进行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这期间产值集中率持续下降的行业占66%。(注: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98~200页。)毛林根也曾研究了1980~1985年70个工业小行业产值集中率的变化。在这期间,CR[,8]下降的行业有53个,占75.7%;而CR[,8]上升或保持不变的行业只有17个,仅占24.3%。如果按加权平均计算,全部产业CR[,8]值由1980年的39.3%下降到1985年的32.4%,平均下降6.9个百分点。(注:毛林根:《结构·行为·效果: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157页。)
虽然这两项研究均以四位数小行业为考察对象,但由于各集中度指标是按产值计算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缺陷。首先,无论是考察企业排名还是行业集中度,国际上一般采用销售额指标。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财富》杂志首次按销售额指标对美国工业企业进行排序,以衡量美国工业企业规模以来,销售额指标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这样,采用产值指标将无法进行国际比较。其次,按产值指标计算的集中率反映的是生产集中问题,而按销售额计算的集中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场集中状况。特别是,在企业和行业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企业销售额占全行业的比重可以近似地看成为企业的市场份额。为此,我采用销售收入指标重新计算了一些制造业小行业的集中度。
在1985和1995年两次全国性工业普查中,由于所使用的行业分类标准具有较大差异,这样就给对比研究带来了一定难度。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产品越来越多,行业越分越细。为了便于时间序列的比较分析,我选择了64个制造业小行业来进行研究。在两次工业普查中,这64个小行业虽然行业代码不同,但其范围基本上没有变化。
分析结果表明,在1980~1985年,在所分析的64个制造业小行业中,CR[,4]未加权平均值由32.7%下降到28.3%,加权平均值则由25.5%下降到21.2%(按1995年销售收入加权),分别下降了4.4和4.3个百分点。其中,这期间CR[,4]值趋于下降的行业共有57个,占89.1%;而CR[,4]值趋于上升的行业仅有7个,只占10.9%。而且,下降行业CR[,4]值的平均下降幅度要远高于上升行业的平均上升幅度。
各行业CR[,8]值的变动情况也大体如此。在所分析的49个制造业中小行业中,CR[,8]值趋于上升的行业仅有2个,所占比重只有4.1%。在1980~1985年,CR[,8]未加权平均值平均下降了6.7个百分点,而加权平均值则下降了6.0个百分点。这说明,从制造业情况看,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产业集中度基本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由于这种逆集中化的趋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工业的集中程度已经很低。1985年,按产值计算,在523个工业小行业中,CR[,8]值小于40%的行业数占51.0%,实现产值占74.4%;而CR[,8]值大于70%的行业数只有21.6%,实现产值仅占6.5%。(注: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按产量计算,在88种代表性产品中,CR[,8]小于40%的占52.4%,介于40%~70%之间的占27.4%,而大于70%的只有20.2%。(注:陈小洪等:《我国产业组织及产业组织政策分析》,《管理世界》1989年第5期,第22~31页。)
二、经济转型与制造业的逆集中化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逆集中化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国有企业所以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非是由于它们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较高,而主要是依靠计划体制下政府投资所形成的较大生产规模来维持的。应该看到,这种依靠传统的计划体制而勉强维持的较高市场份额和集中度,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很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维持下去。
一般认为,一家主导企业在本行业销售额中所占的份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萎缩。帕斯卡尔(R.T.Pascale)曾研究了13个未受管制的主要产业主导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在1962~1982年间,在这13家主导企业中,有8家的市场份额发生了下降,有1家的份额维持不变,有3家企业市场份额的减幅达一半以上,其中包括两家1962年几乎垄断全部本行业销售的厂商。(注:Richard T.Pascale:"Perspectives on Strategy:The Real Story Behind Honda's Success."Califomia ManagementReview 26(1984):47-72.)从中国制造业的情况看,这种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过去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一些主导企业,大多出现了市场份额逐步萎缩的趋势。
为了客观地反映这种趋势,我考察了17个竞争性行业主导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所谓主导企业,通常是指市场份额较大,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支配力的大企业。由于市场份额大小受市场或产业分类的影响,因而就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指标。我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四位数小行业中占15%以上,或者在三位数中行业中占10%以上,或者在二位数大行业中占5%以上,就可以把该企业称之为主导企业。分析结果表明,在17个主导企业中,有16个企业在1980~1985年间销售份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985年之后,仍有12个企业的销售份额在持续下降(见表1)。在整个15年间,有7家企业已到5%以下,退出了主导企业的行列。
表1 17个竞争性行业主导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
市场份额(%)
行业代码 企业名称主要产品
1980
1985
1995
1332大同糖厂12.16.43.8 甜菜糖
1515烟台张裕
集团有限公司a
13.410.2
32.1 葡萄酒
2021北京市木材厂12.410.20.7 胶合板、
刨花板
2910牡丹江桦林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b 10.8 6.74.5 轮胎
3141中国洛阳浮法玻
璃集团公司c11.3 9.05.2
平板玻璃
3513上海汽轮机厂35.9 24.6
22.3汽轮机
3532柳州工程机械厂 28.6 29.3
34.3装载机
3641中国第一拖拉机工
24.2 13.9
16.8 拖拉机、
程机械公司d 压路机
3674上海协昌有限公司e10.6 7.7 7.1
缝纫机
372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f27.8 18.124.8 载重汽
车、桥车
3731中国轻骑摩托车
集团总公司g 15.7 4.4 10.9 摩托车
4011上海电机厂
18.6 16.511.8 发电机、
电动机
4021沈阳变压器有限
17.1
11.27.1 变压器
责任公司h 、互感器
4130北京广播器材厂
24.1
19.93.5 广播电
视发射机
4171上海无线电十八厂 14.85.01.1 电视机
4254上海照机机总厂
33.330.8
3.5 照相机
4260上海手表厂
15.810.1
1.4手表
注:a原为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b原为国营桦林橡胶厂;c原为洛阳玻璃厂;d原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e原为上海协昌缝纫机厂;f原为第一汽车制造厂;g原为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h原为沈阳变压器厂。市场份额按销售额占全行业的比重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国务院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第二册(上、下)和第三册计算。
从一些典型行业的情况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许多市场份额在10%以上的主导企业,现已退出市场,或者被其他企业兼并,或者所占份额很小。例如,在摩托车整车制造业中,北京摩托车制造厂1980年销售额曾占全行业的16.4%,1985年下降到7.8%,均居第一位,但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另一个例子是北京电冰箱厂,1980年销售额占全行业的16.2%,居第一位;1985年下降到12.4%,退居第二位,但目前所占的份额已经很小。
很明显,在经济转型时期,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原有主导企业,由于市场竞争力不足,或者其增长速度赶不上整个行业的扩张速度,当面临国内外竞争者的强大冲击时,其市场份额趋于不断下降之中。正是由于这种原有主导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而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又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弥补原有主导企业市场份额下降的损失,才导致了我国制造业集中度的下降。应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主导企业和行业集中度的下降,是与中国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急剧扩张,企业面临着短缺的经济环境。在这种短缺的经济环境中,许多商品特别是一些消费品,产品价格一般定得较高,生产利润十分丰厚。这样,在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下,各种投资者大量进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79~1985年,我国工业企业数由34.84万个迅速增加到46.32万个,其中集体工业企业由26.47万个急剧增加到36.78万个,分别增长了33%和38.9%。然而,面对国内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原有的主导企业由于受体制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并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储备来适应这种规模扩张。其结果,迅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大部分被排名靠后的企业和新进入者争夺走。事实上,在当时的环境下,谁能够早投资、早进入,谁就能够早获得利润,并尽快地收回投资。因此,过去学术界经常批评新进入者抢了国有企业龙头老大的饭碗,从而导致产业集中度下降和组织分散,这是极不公平的,也是没有理论根据的。
其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沿着渐进式的道路逐步推进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使中国经济的转型烙印上强烈的新旧体制摩擦的痕迹。一方面,随着政府管理权限特别是投资审批权限的下放,地方政府越来越拥有更多的经济自主权;另一方面,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原有行业主管部门仍在继续发挥作用,并从本行业的利益出发,对制造业发展进行各种行政干预。由此就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局面,产生了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等诸多现象。据研究,在“六五”期间,全国引进的113条电视机生产线,73.5%是地方政府引进批准的。(注: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1991年版第207页。)汽车、电冰箱、洗衣机等行业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在80年代中期,全国建立的116个电冰箱和108个洗衣机生产企业,分别有89.7%和86.8%是属于轻工、军工、机械、电子、医疗和船舶等6大系统。(注:根据《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6年第10期第43页整理。转引自周新生《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载《当代经济科学》1994年第6期,第17~22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组织的分散化和集中度的下降,是转型期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行为的结果,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审批制度的产物。
第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投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尽管国家把大部分资源(如财政投资、银行贷款等)投放在国有企业,但一些国有企业因受到体制方面的制约,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亏损面较大。相反,股份制企业、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则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结果,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向非国有企业转移。然而,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一些国有企业因处于起步和积累阶段,受到资金、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限制,企业平均规模仍然较小。因此,在这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集中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是十分自然的现象。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逆集中化是伴随着经济转型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现象。对于这种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逆集中化现象,我们不能根据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而给予过多的指责和批评。这是因为,如果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过程迟早是要发生的,除非原有的国有主导企业都能保持持续高速扩张的态势和较强的竞争能力,或者国家采取措施来人为地限制处于起步阶段的非国有企业发展。就后者而言,这显然是与中国改革的大方向不相符的。
三、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集中化趋势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些竞争能力较强、经济绩效较好的企业,其生产和销售规模迅速扩张,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并日益成为行业的主导企业,从而促进一些工业特别是制造行业出现了集中化的迹象。
从总体上看,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国100家最大工业企业按销售额计算的集中度,从1990年的12.4%上升到1995年15.5%,5年内提高了3.1个百分点。另据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的评价结果,100家最大工业企业按销售收入计算的集中度,由1996年的13.4%上升到1999年的14.4%(见表2)。同时,从1988年到1994年,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额由2924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12986亿元,所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额的比重由20.0%上升到30.6%。(注:根据陈小洪《“八五”计划以来中国企业规模结果的演变与展望》(载《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3期)和《中国统计年鉴》(1995)计算。)这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的一般集中度在逐步提高,工业市场结构的集中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表2 中国100家最大工业企业集中度的变化
项目
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
100家最大工
业企业销售
额(亿元)
1089.5
2083.0 8206.1 7767.6 8795.3 9017.1 10054.7
全部独立核
算工业销售
额(亿元)
7911.7 16793.1 52936.2 57969.9 63451.5 64148.9 69851.7
100家最大
企业所占的比
重(%) 13.8 12.415.5 13.4 13.914.1
14.4
注:(1)1998~1999年全部工业销售额为全部国有及500万元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字。(2)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1985~1995年和1996-1999年数据不可比。
资料来源:1985~1995年数据根据刘洪主编《大透析:中国工业现状·诊断与建议》(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计算。1996~1999年数据根据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价中国工业前100家》(转引自http://www.ahetc.net.cn/news/200012/001209-09.htm)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0)计算。
从行业的集中度来看,根据陈小洪等人的研究,在1985年我国523个工业小行业加权平均产值集中率CR[,4]为18.8%,CR[,8]为27.4%。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1995年的数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即不包括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样,在1995年所考察的579个工业小行业中,按销售收入计算的加权平均集中率CR[,4]为20.1%,CR[,8]为27.7%,分别比1985年提高了1.3和0.3个百分点。这表明,从总体上看,自1985年以来我国工业平均集中率已经出现了逐步提高的趋势,虽然其提高的幅度并不是太大。然而,如果不进行加权处理,1995年全国579个工业行业CR[,8]的算术平均值只有37.2%,仍要低于1985年44.1%的水平。
注:(1)括号中的数字为产业数;(2)1985年集中率按照产值计算,1995年按销售收入计算;(3)本表考察的产业范围是:1985年不包括代码为16的自来水业、33的电力蒸汽业和35的炼焦、煤气、煤制品业,1995年不包括代码为44的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5的煤气生产和供应业、46的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原文如此。(5)按产值计算的集中率略低于按销售收入计算的集中率。
资料来源:1985年数据取自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1995年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库光盘计算。
表3反映了各工业行业集中率的分布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85~1995年,CR[,8]在40%以下的两个组别,其产业比重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而CR[,8]在40%以上的两个组别,其产业比重都有所下降。然而,如果从产值或销售收入比重来看,在最低(CR[,8]<20%)和最高(CR[,8]>70%)两个组别,其产出比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在中间两个组虽(CR[,8]在20%~70%之间),其产出比重则在不断下降。这说明,自80年代中期以来,各行业集中率的变动呈现出不同的格局,有的行业集中率在逐步上升,而有的行业集中率则在不断下降。
由于集中率指标只能反映前几位企业的市场集中状况,而忽略了企业规模分布的特点和前四位(或前八位)企业之后其他企业的市场集中状况,因此,近年来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其他综合性指标,如赫芬达尔指数等。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工业集中度的变动情况,我们同时计算了579个工业小行业的赫芬达尔指数(见表4)。分析结果表明,在1985~1995年,除第Ⅰ组和第Ⅳ组两个组别之外,其他四个组别的产业比重都在下降。然而,各个组别销售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不同的变动格局。除第Ⅰ组和第Ⅴ组外,其他组别的销售收入比重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势头。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各工业行业集中度的变动正处于升降交替的过程之中。
再从前面所考察的64个典型行业看,在1985~1995年间,CR[,4]下降的行业有34个,上升的行业有30个,基本上是平分秋色(见表5)。尽管CR[,4]未加权平均值有所下降,但如果按1995年的销售收入进行加权平均,CR[,4]加权平均值略有上升,即由1985年的21.2%上升到1995年的22.0%,增加了0.8个百分点。CR[,8]加权平均值的变动情况也大体如此。在所考察的49个行业中,下降的行业有29个,上升的行业有20个。在这期间,虽然未加权和加权平均集中率都在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远远低于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的水平。从1985年到1995年,CR[,8]加权平均值仅下降0.3个百分点。
表4 1985~1995年中国工业赫芬达尔指数的变化
按赫芬达 1985 1995
组别 尔指数分
产业比重产值比重 产业数 产业比重 销售收入
类(%)(%) (%)
(个)
(%) 比重(%)
Ⅰ 0~50064.3
87.3426 73.5 84.9
Ⅱ 500.1~1000
13.6
3.7 63 10.9
5.9
Ⅲ 1000.1~1400
7.8
3.6 25 4.34.6
Ⅳ 1400.1~1800
3.6
1.5 23 4.01.5
Ⅴ 1800.1~3000
4.4
3.2 23 4.02.0
Ⅵ 3000以上
6.3
0.7 19 3.31.1
总计100(523)100 579 100100
注:括号中的数字为产业数,产业计算范围同表3。
资料来源:1985年数据取自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98页,1995年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库光盘计算。
表5 1985~1995年中国制造业集中率的变化
产业数 集中率(%) 1985~1995
数量(个) 比重(%)
1985
1995年变化
总计64
10028.3(21.2) 25.5(22.0) -2.8(+0.8)
CR[,4] 下降34
53.1 24.3
22.6-11.7
上升30
46.9 21.6
28.9 +7.3
总计49
10034.0(29.7) 30.9(29.4) -3.2(-0.3)
CR[,8] 下降29
59.2 38.0
26.2-11.8
上升20
40.8 28.4
37.7 +9.4
注:括号的数字为按1995年销售收入加权的平均集中率。
资料来源:1985年数据根据国务院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第二册(上、下)和第三册计算;1995年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库光盘计算。
总之,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产业集中度趋于增加的行业数量在不断增多。这些行业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既有原材料工业行业,如原油加工、炼钢、钢压延加工等;又有轻纺工业行业,如轻革、毛纺、丝织、啤酒、白酒、卷烟、葡萄酒等;也有众多的机械电子工业行业,如载重汽车、拖拉机、内燃机、洗衣机、摩托车整车、电子计算机整机等。这说明,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近年来我国一些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已经出现了集中化的趋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集中化趋势在不断加强。所以会出现这种集中化趋势,主要是由于中国推行了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强化了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性。正是由于这种市场竞争性的加强,使一些具有竞争力且绩效较好的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并进入到前几位的行列,而一些缺乏竞争力且绩效较差的企业,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将被逐步挤出前几位的排名。换句话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集中化趋势的加强,一定程度可以看成是因市场竞争而导致高绩效企业市场份额迅速提高的结果。
很明显,依靠市场竞争的“优生劣汰”机制,本身就可以促进产业的集中化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广泛存在的企业小型化和非专业化,主要是政府行为的结果,而政府所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如行政合并、定点生产、生产许可证、所有制歧视、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行业自律价以及限制产量等,却具有反竞争的倾向。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产业的集中化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和结果。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少数绩效较好和竞争力强企业,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规模,由此推动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当然,要实现产业的集中化,也可以采用行政手段的办法,但其效果则是不一样的。在家用电器等行业,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近年来已经出现了集中化的趋势。相反,在某些制造行业,政府实行的“定点”或过多的干预,非但没有带来产业的集中,反而使消费者的福利受到极大的损害,企业生产成本和价格难以下降。
总之,如何有效地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这是当前中国产业政策特别是产业组织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是,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具体措施选择上,我们不能以牺牲市场有效竞争为代价,过多地采取行政性的“关、停、并、转”措施,而应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办法,把着重点放在健全市场机制和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上。这就是说,今后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政策,应该改变过去那种过多地采用行政干预的办法,逐步转变为以促进有效竞争为基本目标的竞争性政策为中心。政府的干预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弥补市场的缺陷。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减少过多的行政审批,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促使生产要素逐步向优势企业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收稿日期:2002-04-29
标签: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行业集中度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 销售收入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