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宜城市小河卫生院 4414011;2.湖北省宜城市鄢城卫生院 441499
摘要:目的:分析普外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普外择期手术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5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表现。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发现,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以及焦虑抑郁等改善情况对比护理干预前,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普外择期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术前血压,良好控制心率,改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普外择期手术;心理护理;疗效
临床外科治疗中,手术治疗较为常见,在外科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实施手术,会给患者心理以及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围术期患者心理压力增大,术后不良反应几率就会随之增大,为手术实施增加了难度的同时也达不到理想化的临床治疗效果[1]。随着现代化医疗技术的深入发展,心理护理干预逐渐成为了临床外科手术护理中最重要的内容[2]。因此,为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实施的成效,以我院110例普外择期手术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予以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普外择期手术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5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17-70岁,平均(39.5±11.6)岁;肝胆手术患者31例,肠胃手术24例。常规组中29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年龄16-71岁,平均(38.8±11.9)岁,肝胆手术患者30例,肠胃手术25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检查、术后实施基础护理等内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迎接其患者和患者家属,告知患者病区设置情况,让患者尽快熟悉居住环境,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主治医师和有关管理制度。②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完成之后,送患者进入病房,待到患者意识清醒之后,告诉患者手术实施的结果,而后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从心理上予以支持,让患者积极面对术后康复治疗,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针对于术后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予以耐心的照顾和贴心的问候,告诉患者术后不适的处理方法和技巧,若患者预后较差,则应当予以理解,表示同情,从心里上鼓励患者面对现实,以良好的态度面对康复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期间,术前患者血压、心率等情况,以SAS焦虑量表评分调查患者焦虑情况,以我院自拟的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10分,回收率100%。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
经临床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36%,常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76.36%,数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通常在面对手术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更甚至还会因此并发其他严重疾病[3]。以往在面对手术患者时,倾向于患者临床治疗,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则是指按照心理学原则,充分的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通过非语言、语言的方式接触患者,进而缓解患者面对手术时的焦虑心理,增强患者意志,让患者切身感受到医院人性化的关怀,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普外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实施手术之前,尽快患者适应居住环境,入院之后的1-3d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并予以充分指导,增强其健康意识,术后不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也要详细告诉患者,并让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教会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以及不适应时的解决方法[4]。与患者交流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愈疾病的信心,调整患者心态,消除焦虑情绪[5]。患者出院后的1-3d之前,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在家持续进行康复锻炼活动,注意日常饮食控制,教会患者康复锻炼期间异常情况的解决方式,告知患者及时复诊,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从本次实验中,我们可得知,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措施之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76.36%,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36%,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避免不必要的纠纷[6]。此外,研究组心率变化、术前血压以及焦虑等临床表现,经过心理护理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对比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干预普外择期手术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改善焦虑情绪、术前血压、心率等临床表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淑华.普外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当代医学,2012,07:143-144.
[2]王华.心理护理在普外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2:5.
[3]李阳.心理护理在普外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首都医药,2014,24:178.
[4]梁妙英,袁锦弟,袁艳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5,15:3412-3413.
[5]王丽.心理护理在普外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2:230.
[6]张巧凤,汪露雲.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26-4027.
论文作者:李秀荣1,胡运梅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论文; 常规论文; 焦虑论文; 满意度论文; 术后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