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论文_刘春阳1于新泉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论文_刘春阳1于新泉2

刘春阳1于新泉2

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3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工业生产的进行,造成了地下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了有效地提高地下水环境,需要加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充分的了解造成地下水环境评估技术不足的原因,通过科学的地下水试验计算出了地下水防污染的性能等。本文通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估技术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评价技术的方法,旨在提高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评价;影响;技术方法

在对水环境进行评价时,人们经常会忽视对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地下水环境的评价技术不足。地下水掩藏在深层的地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滞后性,难以及时的发现地下水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也为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增加了难度。在2011年我国已经提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根据技术导则的相关方法,结合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高地下水环境的有效评估。

1地下水水质评价中需注意的重点

地下水评价范围若是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只能放映出局部地下水的环境评价值,评价值不具备全面性。在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估时,需要对地下水环境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污染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并结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周围工程工业运行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地下水环境的评估必须结合地质环境与人文发展,才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层次及范围评价范围内不同地区已有资料详细程度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是不同的,建设项目的污染对象也有直接、间接之分,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开展补充勘查工作,全面查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是现状调查的主要目的。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技术导则》规定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其他水质评价方法如单项指数法引、矩阵快速评价法。等也常用于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其评价内容通常是判断该地下水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水质标准(如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然而,该类方法虽然查明了地下水环境目前的污染因子及浓度,并评价了水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但是难以体现该区地下水水质相比于地下水背景值的污染程度和污染历史,缺乏对建设项目潜在污染因子和已有污染因子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污染物迁移和富集规律的分析。

2.地下水水量评价的关键问题

地下水环境评价的方法需要具备合理性,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数据的获取也需要具备准确性,结合不同的地下水环境采取相应的评估方法。针对地下水水量评估的关键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2.1地下水水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和已有资料详细程度的差异,对评价精度要求不同的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地下水水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法、解析法、水均衡法、水文分析法、开采试验法、数理统计法、水文地质类比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评价目的、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已有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1,以避免评价方法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不相符。如在岩溶地区不宜采用基于达西定律的解析法,包气带孔隙水不能概化成饱和含水层数值模型等,必要时可选用多种方法进行水量评价,以便相互进行比较、验证。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一时难以查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又急需做出水量评价的地区,可选择开采试验法评价较小范围含水层的供水能力和补给的保证程度,一般利用勘探开采孔按未来所需的开采情况(开采量和相应的降深值)进行实地抽水试验,根据抽水试验结果评价其水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数据的获取

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主要用于说明评价区各地下水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分析不同地下水系统的水动力场及介质场的特征。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工作时间一般较短,水文监测孔数量有限,难以连续监测一个水文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变化。因此,对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未发生明显改变的地区,应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历史水文地质工作所积累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并结合短时问评价工作所监测的数据来说明目前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此外在项目建设及运行期间也可布设水文监测孔进行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

3《技术导则》修订建议

《技术导则》作为我国为保护地下水环境而专门制定的规范,较全面地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运用中仍有若干技术问题难以实现,主要集中体现在地下水现状监测和地下水预测评价两个方面。《技术导则》规定地下水水位监测孔数量应大于水质监测点2倍以上,一、二、三级评价项目每个含水层分别布设至少7、5、3个水质监测点,而目前我国多数建设项目不具备这样的监测条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大部分建设项目都位于偏远地区,民用井多取浅层含水层,无法满足多个含水层监测的要求;二是由于水文钻探工作成本较高,长期水文监测孔一般布设较少。因此,经过调查认定评价区若基本还维持其自然状态时,可对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的基本要求适度降低。

《技术导则》要求当井孔水深大于20m时,需在水下0.5m及1/2、3/4水深处分别取样监测。然而,不同井孔的孔径、止水套管材质、套管长度等均有差异,且取样深度越大对取样器的密封性要求越高,而通用型野外定深取样器仍在研发。另外,深部含水层地下水存在径流和水质交换,水文井(孔)浅部水柱基本不参与深部地下水水质交换(自流井除外),因而不能代表深部地下水水质特点,反而会造成所采集上下段水样pH值异常、电导率偏高等现象。因此,过高要求监测点数量不仅会增加环境评价单位的工作负担,而且会造成采集的不具备代表性的异常监测数据不能准确地说明地下水环境真实情况,致使无法发现地下水环境问题。所以,在把握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以反映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区现状为原则,合理布设监测孔。

《技术导则》规定建设项目应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不同选址、排污或开采方案分别进行预测。不同选址方案可先对比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脆弱性对比评价,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较弱、容易造成污染或其他环境问题的地点应直接排除,以简化预测评价工作。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调研大量的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如历史的水环境状况和数值建模的水文地质参数等,而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前期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不够详细,而水文地质补充勘查、试验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这无疑制约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度,因此环境保护部门可与地勘单位协调沟通,考虑环境评价工作的资料需求,调整相关勘查规范的内容。

结语:地下水环境具有的隐蔽性,以及自身的运动规律,导致了地下水环境容易受到污染,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评价技术受到影响。通过《技术导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地下水评价技术方法的创新,提高了地下水环境的评价质量,降低了地下水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地下水评价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的认识评价工作重要性,充分的了解地下水的活动状态,发现评价技术中的不足,在实践的工作中,加大地下水评价工作的力度,通过对地质条件的深入调查,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方案。

参考文献:

[1]滨海地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J].李晓斌,甄婷婷,梅桂友,陈袁袁.油气田环境保护.2014(03)

[2]火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探讨[J].王三平,王浩宇,韩震,姜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6)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龚星,陈植华,孙璐.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02)

[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分析[J].陈卓.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

论文作者:刘春阳1于新泉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论文_刘春阳1于新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