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对于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救治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80例呼吸道烧伤患者,收诊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将病例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气指标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干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烧伤是呼吸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呼吸道烧伤容易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内粘膜损伤,从而引起呼吸道充血继而引发炎症。在临床中,常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充分清理来保证呼吸顺畅。而若在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疾病,因此对于呼吸道烧伤患者在行器官切开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在本文中,为探究集束化护理模式对于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救治中的影响效果展开研究,详细报告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院的80例呼吸道烧伤患者,将研究病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位于18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6±10.6)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位于17至72岁之间,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38.64±13.8)岁,;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在性别、身体状况、病情及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宣讲以及基础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医院成立专门的集束化护理小组,所有人员均进行护理系统培训,对患者的烧伤情况及病情进行评估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措施。(2)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气道雾化护理,雾化吸入可施以药物如沐舒坦、布地奈德等,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如出现突发状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1]。(3)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吸痰,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顺利排出,在此过程中应保证使用工具的无菌性。(4)在气管切开术后应进行切口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的清洁与干燥,严密观察患者切口部位的情况变化,若如出现并发疾病应及时进行应对处理[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继发性出血、皮下气肿、气道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用(x± s)的形式计量数据,以 t 检验数据,计数数据用百分数(%)和例 (n)表示,以χ2检验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情况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为(68.1±8.6)mmHg、PaCO2为(48.5±3.3)mmHg、SaO2为(85.1±4.6)%,对照组患者的PaO2为(76.8±8.8)mmHg、PaCO2为(41.1±3.8)mmHg、SaO2为(95.1±6.4)%,两组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呼吸道烧伤常见于头部或面部烧伤的患者,大多是由于吸入火焰、干热空气或有毒、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所引起的。呼吸道烧伤患者的呼吸道内粘膜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导致呼吸道出血继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疾病,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窒息或死亡。因此,对呼吸道烧伤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集束化护理模式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呼吸道烧伤患者的病情的评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护理经验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患者需求为中心,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与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信任度以及配合度,并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医疗护理措施及护理结局[3]。在该研究中,通过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得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对于呼吸道烧伤器官切开患者的干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PaO2、PaCO2、SaO2血气指标情况。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模式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措施,由被动转换为主动预防,实现完整性、连贯性。通过对呼吸道烧伤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芳. 集束化护理对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6,38 (12):1909-1911.
[2] 徐闽军. 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5):154-155.
[3] 胡英杰,刘晓芯. 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8):64-66.
论文作者:周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道论文; 烧伤论文; 血气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