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及进展论文_韩贤珍,马君,陈闻香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及进展论文_韩贤珍,马君,陈闻香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死亡率高,规范诊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本文总结了我院心肌梗死的治疗经验和国内外治疗的最新进展,对心肌梗死的治疗经验进行系统归纳。

目的:规范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TCA;溶栓;干细胞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引起猝死,危及生命。本病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我国患者至少300万,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本文总结我院的治疗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的治疗进展,进一步规范心肌梗死的治疗,挽救濒死的心肌,保护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电图表现分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也要想到本病的可能。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

欧洲心脏病协会AMI诊疗的最新报告:⑴有胸痛不适病史或心肌缺血症状;⑵入院时EKG的ST段抬高,或(认定的)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或病理性Q波形成;⑶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CK—MB和cTnI、cTnT)浓度升高;⑷有条件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对排除AMI有助诊断。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1、初期治疗

1.1.监护和一般治疗

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中心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室内适度活动。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

1.2.镇静止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剧烈的疼痛,应用小量吗啡静脉注射可缓解疼痛,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也可用杜冷丁治疗。对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

1.3.补充血容量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2.再灌注治疗

2.1溶栓治疗

大规模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症状出现后越早进行溶栓治疗,降低病死率效果越明显,但对6-12h仍有胸痛及ST段抬高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仍可获益。

溶栓治疗适应证

1、两个或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体导联≥0.1mV)或提示AMI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时间<6h,年龄<75岁。对前壁心肌梗死、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或心率增快(>100次/min)患者治疗意义更大。

2、ST段抬高,年龄≥75岁:溶栓治疗相对益处降低,但对年龄≥75岁的AMI患者溶栓治疗每1000例患者仍可多挽救10人生命,因此,慎重权衡利弊后仍可考虑溶栓治疗。

3、ST段抬高,发病时间12-24h,但仍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ST段抬高的患者,仍可考虑溶栓。

4、高危心肌梗死,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这类患者颅内出血的危险性较大,首先应镇痛、降低血压,将血降至150/90mmHg时再行溶栓治疗,但是否能降低颅内出血的危险性尚未证实。若有条件应考虑直接PTCA或支架置入术。

5、起病时间>24h的ST段抬高者或缺血性胸痛已消失者不主张溶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1.出血性脑卒中

2.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

3.中枢性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

4.近期有较大创伤或手术史

5.1月内有消化道出血史

6.已知有凝血障碍的疾病

7.主动脉夹层瘤

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1.最近半年内有一过性缺血发作

2正在口服抗凝药物

3妊娠或产后一周

4不可压迫部位的穿刺

5创伤性复苏

6难治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7晚期肝脏疾病

8感染性心内膜炎

9消化性溃疡活动期

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150万U iv;(重组)链激酶:150万U iv;rt-PA:50-100 mg iv;pro-UK、APSAC、葡激酶等。

2.2 溶栓再通指标:溶栓后2h内胸痛突然减轻或消失;溶栓后2h内ST回落 50%/30min;再灌注心律失常;酶谱峰值前移:CK<16h,CK-MB<14h;出现2条可判断再通。

2.3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出血、过敏反应、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3.介入治疗

3.1直接PTCA

Weaver的汇总分析资料表明,直接PTCA较溶栓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高,如果PTCA的成功率达到临床试验水平,直接PTCA优于溶栓治疗。

直接PTCA的适应证

a.在ST段抬高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直接PTCA替代溶拴治疗。

b.AMI并发心原性休克,年龄<75岁,AMI发病在36h内,血管重建术可在休克发生18h内完成者,应首选PTCA治疗。

c. AMI患者适宜再灌注治疗而有溶拴治疗禁忌证者,直接PTCA可作为一种再灌注治疗手段。

d.非ST段抬高,但梗死相关动脉严重狭窄、血流减慢(TIMI血流≤2级),如可在发病12h内完成可考虑进行PTCA。

直接PTCA的注意事项

a.在AMI急性期不应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行选择性PTCA;(过度治疗)

b.发病12h以上或已接受溶栓治疗且已无心肌缺血证据者,不应进行PTCA。

近年来,AMI患者用介入治疗达到即刻再灌注的最新进展是原发性支架置入术。

补救性PTCA

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ST段抬高无显著回落,临床提示未再通者,若TIMI血流0-2级应立即行补救性PTCA,尤其对发病12h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再次梗死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患者意义更大。

4.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

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动员、灌注、注射或者移植干细胞或祖细胞可以使心肌细胞分裂、再生,新生的心肌细胞可以修复病变组织,减轻心肌的瘢痕生成和组织纤维化,维持心脏自然形态,改善心脏血供和功能。但突出的问题是组织排异和致癌性,目前尚在探索研究阶段。

5.心肌梗死后并发症

5.1.心脏破裂

常发生在心梗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5.2.室壁瘤

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5.3.附壁血栓形成

多见于左心室,梗死区内膜粗糙,造成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血栓可发生机化,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5.4.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发病早期1~2周内,以室早多见,可发生室速、室颤;亦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见于下壁梗死患者,多可恢复,少数需置永久起搏器。

三、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

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王宏宁,胡大一.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心脏保护策略(上)[J].中国医刊,2004,39(11):61-62.

[2]费瑜,张文琪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后血浆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1):806.

[3]曾显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的临床探讨[J].中原医刊,2007,34(2):67

[4]贾沿.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溶栓的疗效观察和分析[J].临床医学,2006,26(10):66-67.

[5]高红霞.超早期静脉溶胶救治急性心肌梗死48例[J].临床荟萃,2002,17(1):87

[6]黄先勇,孟庆义,等.急性心理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即刻介入性治疗的评[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7):459-460

[7]许景涵,王绍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大鼠梗死心肌修复.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6,10(6):15-17

论文作者:韩贤珍,马君,陈闻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3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及进展论文_韩贤珍,马君,陈闻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