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教材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思考
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立足点应当在哪里?
随着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才市场将不再满足于劳动者只具有一技之长;新兴高科技的发展、科技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和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劳动者工作流动与职业更换频率的加快;科学知识的综合化趋势,使传统学科体系及行业的界限逐步被打破,等等。所有这些将使得未来社会的劳动者,需要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那些以知识灌输为主,或者单纯强调技能与实用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捉襟见肘。近年研究表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完成由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转化,由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的过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21世纪的劳动者应当兼道德、文化、技术、技能于一身,集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基于这些因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立足点应当定位于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教育上。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专业技术与技能、身体素质,也包括人际交往、应变与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本质终究是就业教育,强调素质与能力教育决不意味贬低技术与技能训练,就目前多数行业而言,仍希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顶岗操作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长处。专业技能与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突出技能训练这一提法仍不可忽视。
研究表明,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如下关系:知识是属于比较表层的东西,但它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和提高形成的,属于里层;素质是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经过升华和内化而养成的,是内核。素质提高后可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扩展。鉴于上述认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技能训练为特色。
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系统工程,不但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还需认清矛盾所在,分析它,解决它。“八五”期间,我们在配合国家教委职教司主持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中,有这样几点体会:
1.“后劲”与“就业”
从目前上岗就业角度看,也存在“应试”问题,这就是劳动与行业部门的招工、招干考试。这也是各类办学单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力。素质与能力教育强调的是“后劲”,与其相关的主要是文化与专业基础课和素质的养成教育,这些教育效果往往不易立即显现,具有“远效”性。就业考试多与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相关,它的效果显现很快,具有“近效”性。在课程设置中,如何科学合理配置,求得其矛盾的统一呢?
我们认为,就能力与知识结构而言,对就业者应知、应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技术与技能素质教育上,它是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技术技能素质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双证制),这是两者间的统一面。但是要注意避免为了确保就业的技能要求,而冲淡文化与专业基础课教学,削弱后劲。就技能训练而言,应该是在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指导下进行的,其训练过程,就是把所学理论转换成为技能的过程。那些把职业学校的教学与行业技术等级标准中的应知、应会等同起来,过分强调招工、招干的合格率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学校教育与岗前培训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突出以较大覆盖面为基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它强调专业知识面宽,能覆盖一个专业大类,技能达到一专多能。其中一专主要对准第一就业岗位,达到中级工操作水平。应当说,如果学校按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规范地进行教学,那么它所培养出的学生,取得双证是很自然的结果。而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某一工种或某一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对来说,它对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的要求低于正规职业学校。如果只因为贯彻“双证制”,把学校教育的中心转移到等级考试上去,势必会降低职业学校的地位。
2.“稳”与“活”
很难设想,一个学校每隔几年就变换一个专业,这既不符合办学规律,也会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带来浪费。专业设置需要相对稳定。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结构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人才市场预见的难度越来越大,随之对学校课程设置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课程设置过程中“稳”与“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设置首先应当稳定在某一大类专业上。具体讲,该专业的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例如电子电器专业,它包含视频、音频、通讯、办公设备等维修工种。这些工种有共同的基础与技能课程,如“电工基础与基本技能”、“无线电工艺”、“模拟与数字电路”,等等。这类课,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宽,适应性强,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进行多工种的基本技能训练,以打好专业素质基础为目的。它们应当是相对稳定的。“活”应当体现在专业技术与专项技能训练课程上。通过它们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化教学,同时按工种进行强化,以达到行业等级标准。例如电子电器专业针对视频、电器工种分别开设的“电视机维修”、“制冷设备维修”等课程,它们不是每个学校非开不可的,而应是根据学生就业情况,由学校选择。这类课程可随市场经济的调整与人才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多年来,职业学校总结出的“两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其含义为:两年基础课程相对稳定,针对就业(岗位或工种)的一年专业课程相对灵活。
3.“宽”与“专”
随着信息、计算机业的新发展,21世纪的生产技术将再次出现质的飞跃,新技术将打破现有的行业或学科界限。那些以单项操作技能为主的劳动者将不再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21世纪的社会将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智能工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主流,再加上未来劳动者职业经常更换,使得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它应具有更宽的知识与技能面。然而,就我国行业招工现状而言,一般都强调从业人员应能满足立即顶岗的需要。因此,招工应试注重的是岗位专门技术与技能,突出了“专”的特色。
经过学校多年的实践,课程设置中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作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宽”与“专”的矛盾。
“宽基础、活模块”,即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了两段组合模式。第一段为职业基础教育阶段,强调“宽”,在专业大类范围内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找出共性的知识、技能,开设公共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同时进行多工种基本技能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应具有的知识与技能面的形成,从而达到较强的适应性。第二段组合为针对不同岗位、工种的模块课程设置,是就业专门化教育阶段。它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开设不同的专业技术与技能课。在这段教学中,强调“专”的特色,针对工种与岗位进行等级达标训练。
4.学科课程模式与活动课程模式
学科课程模式是传统课程模式,也是我国现今职业教育中仍广泛采用的课程模式。该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并将它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容易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培养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与教育理论的发展,学科课程模式自身的不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①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②各学科间缺乏有机衔接,不利于整体课程优化;
③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
活动课程模式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相对学科课程模式,它在以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职业教育中优势更为突出。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活动课程模式。它打破了学科体系,专业课仅由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三门课组成,纵向分为基础、专业、专长三个层次,横向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但它也有不足,随着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未来人才要求趋向复合型和智能化,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着重技能训练的课程模式,也暴露出其理论基础薄弱的不足。
两种课程模式各有优势,也都有待改革之处,很难完全由一种课程模式代替另一种课程模式。从我国国情看,活动课程模式对师资、设备、场地及企业投入等有较高要求,这使之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推广。从切实可行,又较易被国情接受的角度看,“九五”期间应当着重研究学科课程模式如何吸收活动课程模式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适合国情、能满足高科技发展的社会生产技术体系对人才规格要求的新型课程模式。经过几年的实验,我们认为学科模式课程应当着重从以下三点进行改革:
①淡化或打破现有基础学科界限,开设一些综合课程,就是把一些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若干学科综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例如,目前职高机械专业中将工程力学、公差配合、机械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几门课程内容,以实践需要为基础点,进行有机结合,开设《机械基础知识》课程。其结果,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理论难度,精简了近200学时,为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技能课比例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与理论知识性的课程并举,开设技能训练课,加强并完善实践性课程体系;围绕实践技能课,专门编写教材,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角度,保证了实践技能课程的实施。
③加强学校实践场所建设。为了节约资金,可在一个地区按不同类型(或大类专业)搞社区实践场所,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其辐射功能。
我们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科研队伍与各类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吸取国外先进课程模式经验,重点对我国现有的学科课程模式进行改造。这是现实国情下比较可行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关于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实践
基于以上思考,在国家教委职教司直接指导下,“八五”期间,我们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中作了一些尝试。
1.模块式课程设置
①横向式组合方式。此方式多应用于同大类专业多工种、多岗位。例如职高电子电器专业,在同一基础课程模块基础上,组合出音频、视频设备维修工,制冷、电热器具维修工及电子装配工等多工种的课程设置方案。再如,职高财会专业在共同教学模块基础上,组合出会计、金融、统计、税收等岗位课程设置方案。
②纵向组合方式。此方式应用于同专业不同层次培养目标。例如职高建筑施工专业在同一基础课程模块上,组合出培养施工技术员与建筑施工工人的不同课程设置方案。
这样可以解决学校多工种、多层次培养目标的需要;解决第一就业岗位与长远职业转换的需要;解决学校大类专业既相对稳定,又能满足人才市场变化的需要。
2.课程综合化及相应实验教材建设
①由于行业界面渗透或变化,而引起的整体课程设置综合化。如机电一体化;电子与电工行业相互渗透,出现的电子电器专业。
②学科间课程综合化,如机械专业中将“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传动”等课程综合为一门《机械基础知识》。再如幼儿教育专业中《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分别将理、化、生及史、地、社会伦理等学科内容综合化。
③理论与操作技能的课程综合化,如将电视机原理、安装与维修综合成以维修为主线的一门课程。
④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课程综合化,如饭店服务专业中的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间的综合化。
课程的综合化适应了复合型人才对课程综合化与教材的要求;适应了行业界面的渗透与变化趋势对课程结构与教材体系产生影响而引起的变化;适应了专业发展对课程结构与教材体系提出的新要求;适应了解决现有课程设置中实践技能训练比例偏小的问题的需要。
3.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与相应实验教材建设
重点研究:专业技能点与类型的一般分析方法与实验和操作技能在课程与教材中的体现方式与方法。
重点实验:理论与实践技能课程并举的课程体系实验和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与在相应教材中的体现。
“八五”期间,由国家教委职教司组织制订的职业高中电子电器、建筑施工、文秘、财会等13个大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相应配套教材已应用了上述研究成果,反映良好。其成功之处在于:
①较好地处理了第一岗位与长远职业转换需要的关系,使受教育者获得某一领域内从事几个岗位时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其在选择职业时不受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可以从一个行业领域转向到另一个行业领域。
②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准备。
③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上述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较好地解决了“宽”与“专”之间的矛盾,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同时加强职业定向和就业指导;
④教材编写突出了“广、浅、用、新”,即知识面广,深入浅出,突出应用,强调新技术、新工艺。
应当看到,在上述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体现还不够突出;学科课程模式的一些不足仍未完全克服。这也是“九五”期间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