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药治疗患者164例,随机分研究组(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与对照组(未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各82例,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与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78%)高于对照组(91.46%),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43%)低于对照组(10.97%),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中药治疗患者采用中药炮制期间切实分析药物性能与理化性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药炮制;药物性能;功效;理化性质;影响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on the properties,efficac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s.METHODS:164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treated with proces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control group(treated with unproces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ith 82 cases in each group.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98.78%)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1.46%).The incidence of toxic and side effects in the study group(2.43%)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97%),P < 0.05(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CONCLUSION:The analysis of drug propertie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oxic and side effects,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is safe and worth learning from.
[Key words]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eutical properties;Efficiency;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Effects
从医院实际情况来看,中医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传统中医制药技术具有局限性,患者服药期间极易发生毒副反应,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欠佳。随着现代医疗事业进步发展,中药炮制以传统制药技术为基点缓解药性,起到抵制毒副作用的目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改善其预后情况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为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药治疗患者168例,研究组(n=82):男52例,女30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4.26±3.97)岁;对照组(n=82):男51例,女31例,年龄28-74歲,平均年龄(54.15±3.84)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未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研究组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结合药物药效明确药物的使用量,结合患者的病情,给予其清蒸、酒炖或醋制等炮制措施,经过滤将药液取出,早晚餐前30min服用,持续服用1月,后期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状态,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2]。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毒副反应;好转: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且病情加重,毒副反应发生明显,有效率与治疗效果成正比[3]。
测定两组发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 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78%)高于对照组(91.46%),P<0.05
2.2 毒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43%)低于对照组(10.97%),P<0.05
3 讨论
(一)中药炮制度对药物性能影响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中药炮制在开展期间,药物升降浮沉主要是指药物在机体内具有趋向性,以加工炮制为基点,切实改变中药材的趋向与性能,如中药醋制能起到止痛的效果,姜制能起到良好的发散作用。临床常见的中药材黄芩具有清肺或清热的功效,大黄具有通便的作用,莱菔子具有升散的作用,炒制流程能起到消食降气的作用,黄芪具有托脓毒的功效,切实改善患者的感冒症状。其次,中药讲究四气五味,主要作用机制是助阳散寒,确保机体热证发病率能得以显著降低,同时偏寒凉中药的功效是解毒泻火,结合患者病情明确药理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另外,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合理选择药物便于达到除疾的效果,同种药材能针对机体不同部位开展病症治疗流程,但对其他药物性质会产生影响,如益智仁具有缩尿补肾的功效,川续断具有续筋接骨的功效,经炮制后则被广泛应用至筋骨折损现象[4]。
(二)中药炮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药材具有较多分类,解表类药材能充分发挥油成分,炮制期间需严格控制温度,避免发生油成分流失等情况,同时炮制后中药材的碱成分会同届,导致生物碱浸出率逐渐提高,药物经炮制后能确保药物具有良性作用,将中药的毒性降到最低,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次,中药材中含有的苷类成分能溶解至乙醇,产生化学反应转变为苷元,导致药材中的糖分丢失,如黄芩经水解会产生黄芩素物质,彻底将药物颜色改变,使得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得以降低,药物不再具有稳定性,因此首先对药物实施杀酶保苷再实施蒸煮方式开展药物炮制。因此,根据药物成分切实开展中药炮制流程能确保药材充分发挥自身功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78%)高于对照组(91.46%),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43%)低于对照组(10.97%),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中药治疗患者采用中药炮制期间切实分析药物性能与理化性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宏伟.探讨中药炮制之后活性成分及功效的变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2):200-202.
[2]查高刚.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77.
[3]毛艳丽.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3):213-214.
[4]王文.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8):2543-2544.
[5]马振良.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4):142-143.
论文作者:张亚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药物论文; 中药论文; 功效论文; 发生率论文; 患者论文; 理化论文; 副反应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