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_城市化率论文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道路论文,阶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06)2—0034—06

一、城市化阶段的重新划分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从世界城市化实践来看,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发现, 各国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成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如图1)。我国学者高佩义援引英国的数据资料,基本上证实了这一曲线的存在。① 谢文蕙则进一步对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得出公式为:Y=1/(1+Ce[-rt])(其中Y 代表城市化率,t为时间,C和r为常数)。② 按照传统的观点,城市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③ 但该种划分方法不能体现出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对城市化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将采用新的划分界限,对城市化阶段进行重新划分。

图1 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

如图1所示,根据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特点,在曲线上必然存在一个拐点A(拐点的具体位置因各国城市化起始时间和城市化速度不同而异),之前城市化以递增的速度发展,之后城市化以递减的速度发展,A点对应图2中城市化速度曲线MY的最高点A’。④ 因此,可以以“S”曲线上的拐点为界划分城市化阶段,当城市化率低于拐点所对应的城市化率Y[,1],我们称之为城市化前期阶段,城市化率以递增的速度提高;当城市化率大于Y[,1],我们称之为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率以递减的速度提高。这种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充分体现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分阶段制定城市发展方针提供依据。

图2 城市化速度曲线

我们通过对美国城市化进程的考察,证实这种划分方法实际上是完全成立的。如表1所示,在1920年以前美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逐年加快的,之后则逐年减慢,只是1940年和1960年的数据有些例外(主要是因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导致城市化速度下降,但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的复苏对这一段时期过慢的城市化速度进行了弥补),但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延长至40年,则发现1920年前40年的城市化平均发展速度为0.58%/年,而1920年后40年的平均速度为0.47%/年,因此我们可以确定1920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的拐点。因此,以1920年为界,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1800年至1920年为城市化前期阶段,城市化率由6.1%上升至51.2%;1920年至今为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率由51.2%提升到77.2%(2000年数据)。

表1美国城市化进程

年份 1800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城市化率 6.1

7.2

10.8 19.8 28.2 39.6 51.2 56.5 69.9 73.7 77.2

城市化速 --0.06 0.18 0.45 0.42 0.57 0.58 0.25 0.67 0.19 0.17

度(%/年)

注:城市化速度的计算方法:第n年的城市化速度=(第n年的城市化率-第n-i年的城市化率)/i,其中i为第n年与前一数据的相距年数,此表中i=20。

资料来源:《美国历史统计》(从殖民地时期到1970年),1976年,第8、10—12页;《美国统计摘要》,1984年版;《国际统计年鉴2002》,2002年。

二、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城市化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

在城乡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对空间相互作用,即集聚与扩散。集聚是指经济诸要素在空间中的流动导致在区域上的密集化过程,其根本动力在于人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也就是说,各种资源要素在流动中有规划、有秩序地组合成特定结构,分布在空间某一点上,往往能够产生人们预期的经济效应,即集聚效应。许多研究者根据对美国、日本、韩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定量研究,证实了集聚效应的存在。例如Henderson(1999)对韩国城市不同行业的集聚效应进行测算,发现韩国高科技行业的集聚弹性系数为0.056,这意味着某地高科技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1倍,就会给企业的产出带来5.6%的增长。

在城市化前期阶段,以集聚效应为动力的区域经济集聚趋势十分显著,集聚与规模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由于开始受资源稀缺性的限制,以城市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工业化过程通常会在少数具有优势的经济中心,或者交通枢纽、矿产资源富集地等开始起步。随后,受规模收益递增的影响,进入集聚增长的累积循环过程,先行工业地区不断吸引其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并供给商品和服务,发挥政治和经济的领导组织功能,逐渐成长为核心区,其它地区成为受其支配的外围区域。在此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向核心区流动,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城市迅速发展,并在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城市化前期阶段,集聚机制内在地推动集中型城市化的形成,并使之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

根据世界城市化进程,集中型城市化一般会导致大城市超先增长,出现大城市化。导致大城市化的直接原因是在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流动中,总的趋势是流向大城市的人口要超过流向中小城市的人口。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发达国家,1950年以前(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1950年为其拐点,对应城市化率为54.9%),无论是在城市数目方面,还是在人口方面,大城市的增长都远远超过了中小城市(1950年与1800年相比,在数目方面,大城市增加了60倍,而中小城市只增加了18倍;在人口方面,大城市增加了106倍,中小城市只增加了18倍)。但在1950年以后,大城市尽管总体上还在增长,但其速度已经和中小城市没有多大差别:与1950年相比,1980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数目分别增长0.9倍和0.8倍,人口增长分别为1.0倍和0.9倍。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起步较晚,即使在1950年以后,大城市的增长仍然明显高于中小城市。这表明,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只出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前期阶段。因此,大城市化是城市化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

表2城市化前期阶段的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

年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规模 1800 1850 1900 1950 1980

1900 1930 1950 1980

城市数目(个)城市数目(个)

10~50万人2653162

474

867 6283

213

723

≥50万人 2 5 33120

231 8 14

43176

城市人口(百万人)城市人口(百万人)

10~50万人5.3

1133.4 95184.2

10.8 18.3 39.6 151.5

≥50万人 1.6

6 44170.7 351.1

6.6

15.9 57.5 297.5

资料来源:保罗·贝洛克:《城市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4、247页

(二)城市化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

集聚和扩散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城市化进入后期阶段,扩散将上升到主导地位,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引起扩散的因素有几个: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当集聚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现象。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于核心区由于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迫使企业或产业部门到外围地域开辟新市场,以减少竞争压力。第三,政府的干预作用。为缩小地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政府常常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过度的集聚,诱导和强制资源要素和产业部门由集中走向分散。因此,在城市化后期阶段,扩散机制推动城市化呈扩散型发展,使之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例如,表3显示出韩国汉城在1970年左右其城市规模处于顶点,而自1970年之后,汉城的人口和制造业在全国和所在省的份额开始迅速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和七十年代初期汉城的工业发生了大规模转移,当时汉城的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化工、金属冶炼和加工业都转移到了附近的卫星城。

表3韩国汉城的扩散过程

年份

1960

19701980

1990

汉城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例(%)34 41 38 33

年份

1970

19801983

1993

汉城占其所在省的人口份额(%)62 63 67 61

汉城占其所在省的制造业份额(%) 76 61 45 30

资料来源:Henderson,2000。

从地理空间的表现形式看,集聚的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引起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扩散的过程导致扩散型城市化,使城市范围得到扩展,引起城市区域化。城市区域化是指城市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经济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城市区域的过程。城市区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单一型城市区域,另一种为复合型城市区域。单一型城市区域是指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它的发展既表现为城区半径的扩大,也表现为城市群的组合。以英国的伦敦市发展为例,先从较小的“伦敦城”发展到“内伦敦”,再到“大伦敦”,最后发展到巨大的“伦敦区域”。复合型城市区域是由于城市集中发展之后的循序性扩散与跳跃式扩散,使许多原本不相干的和联系很少的城市逐渐连为一体,所形成的城市区域。如图3所示,A、B两市原是不相联系的。但A市进入后期发展阶段,B市经过前期发展阶段后,两市在地理上便连为一体了。A城和B城各自变成A、B城市区域系统的子系统。

图3复合型城市区域形成模型

我们仍以美国为例,来证实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是城市化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在1920年以前,美国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例如在1900年~1910年和1910年~1920年,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35.5%和26.7%,分别高于郊区的27.6%和22.4%,这说明美国人口仍以向中心城的集中为主。然而在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23.3%,而郊区为34.2%,后者超过前者近11个百分点。⑤ 此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 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说明自1920之后,美国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开始了扩散型城市化。扩散型城市化的结果是城市区域的形成,美国从1930年起至1960年先后提出了“大城市地区”、“标准大城市地区”、“标准大城市统计区”等概念,1980年美国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区域”的规定, 称为“基本大城市统计区”(PMSA)和包括几个PMSA的“结合大城市统计区”(CMSA),并于1988年又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MIR)的概念。其实,美国城市区域真正得以迅速发展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统计,198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大城市区域由169个增加到318个,增加了88.2%,大城市区域人口从8485万人增加到了16943万人,增长了99.7%;它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由56.1%上升到74.8%,增长了33.3%。⑥ 如今美国已形成波士顿至华盛顿、匹兹堡至芝加哥和洛杉矶至圣地亚哥三大城市带,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

三、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一)我国总体仍处在城市化前期阶段,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

从表4可以看出,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加速、减速再加速的现象。其中以1959年为界,之前城市化率加速提升,之后便急剧减速,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但自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率又呈现出一路加速增长的态势,至2004年城市化速度达到1.4%/年,为建国以来最高。虽然我国城市化出现了一次加减速,但不能据此就判断我国城市化进程已出现了拐点,因为这次加减速属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具体地说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所致。建国以后,我国确定了赶超型发展战略,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为保证工业的高速发展,采取了农业支付工业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费用的方式,通过工农业商品的价格“剪刀差”把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中。最开始这种政策的效果还是极为明显的,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率也迅速提高,从1949年至1959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88个百分点。然而这一高速增长未能保持长久,从1959年起经济开始急剧衰落。因为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来就很低的情况下,农业剩余无偿地转移到了工业,一方面造成了农业投资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城乡间收入及生活水平差距的扩大,导致大量农民向城市迁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了户籍管理制度,采取了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办法。城乡分野的户籍制度,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甚至还造成了城市化率的负增长,致使1979年的城市化率低于1959年0.45个百分点。因此,1959年不是城市化自然发展所出现的拐点。

表4中国城市化进程

年份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04

城市化率(%)

10.64 19.41 17.5

18.96 26.21 34.78 41.8

城市化速度(%/年)

- 0.88

-0.19 0.15

0.73

0.86

1.4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建设打破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计划经济模式,真正开始落实了早已确定的农、轻、重的产业发展顺序。农业发展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工业化开始了轻工业优先发展的“补课”,城市建设明确了补历史“欠帐”的任务。在这样一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城市化的限制因素特别是限制农转非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松动,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在未来的十几年内,我国经济仍将呈高速增长之势,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几年内城市化速度仍将进一步加快。因次,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拐点还远没有出现,城市化总体进程仍处于前期阶段。

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是城市化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我国应遵循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规模效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从表5可以看出,城市规模越大,人均产出和地均产出就越高,其中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均产值和地均产出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5倍和23倍,因此大力发展大城市是基于我国经济效益不高和土地资源稀缺之国情的最优选择。然而,从我国城市化实践来看,选择的是一条既违背城市化客观规律,又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相反的道路。首先,早在1980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就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接着,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将城市化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其结果是导致大城市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例如在从1984至2001年,我国中等城市由81个发展到217个,增长168%;小城市由164个发展到343个,增长109%;而大城市及以上由50个发展到102个,仅增长104%⑦,极不符合大城市超先增长的规律。这种人为控制大城市发展的结果,只会是一方面造成集聚规模效益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削弱大城市的扩散和辐射能力,导致我国城市化总体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因此,应尽快改变“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方针,将中国城市化驶入以优先发展大城市的正确道路上来。

表5中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经济效益对比

人均产值地均产值

GDP 人口 土地面积均值 均值

城市规模等级 (当年价,(万人)(万km[2])

(万元/人) 指数 (万元/

指数

亿元)

km[2])

200万人口以上城市 8557.2

5411.83.2 1.581 252

2674.1

2307

100~200万人口城市5926.7

4099.73.6 1.446 230

1646.3

1420

50~100万人口城市 5614.7

4299.07.0 1.306 208

802.1692

20~50万人口城市 13064.8 15552.9

40.10.840 134

325.8281

20万人口以下城市 13910.8 22148.0

120.0

0.628 100

115.9100

注:以1996年数据为例。统计口径:不含市辖县。其中人均、地均指数以20万人口以下城市为100

资料来源:饶会林、从屹:《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0期

(二)部分地区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应加强城市区域建设

从全国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处于前期阶段,但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区域差异性大,部分城市化先行地区已经进入了后期阶段,因此应根据城市化后期阶段的特征,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城市化方针,加强城市区域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例如上海、北京和天津在2000年城市化率分别为88.31%、77.54%和71.99%,已明显超过了拐点所对应的城市化率(根据国际经验,拐点对应的城市化率一般为50%~60%),已经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扩散型城市化成为其主要特征。

其实,我国城市区域建设已经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社会各界对上海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讨论特别热烈,其中发展势头最好的是上海经济区,已成立了区域经济组织(上海经济区划办公室),但是这样一个全国最大的经济区运转两三年后,却因说不清的原因而被撤销,其它经济区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区域建设出现了一些新形势。首先,从全国范围看,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一级城市区域日臻完善和成熟。现全国共有三个一级城市区域,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和环渤海城市区域。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被公认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带。其次,具有区域性影响的二级城市区域的构建日益活跃。现正在积极构建的二级城市区域有:南京城市区域、武汉城市区域、成渝城市区域、西安城市区域和沈大城市区域等。另外,具有地区性影响的三级城市区域的建设和规划纷呈迭出。目前在筹建的有长株潭城市区域、佛山城市区域、太原城市区域、海口城市区域等。

应对城市区域化的新形势,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城市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各级城市政府及城市经济学术界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要推进城市区域化的发展,必须加强城市区域化的引导与决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提高认识。把企业协作联合提高到城市水平来认识;要引进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要把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提高到城市区域竞争力水平上来。第二,总结经验,推进区域经济组织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组织建设的规范化与法律化;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的结合;实现由单一联合向综合型的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由流通型向生产型的转变。第三,在城市区域化的进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依次推进,自然发展”的原则,政府在其中应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其中有所为的方面为:协作联合;整合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区划合并,建立中国的Citistates。

收稿日期:2006—01—09

注释:

①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5页。

②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4页。

③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④ 城市化速度是指城市化率在某一年提高的幅度,本文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化年平均提高幅度作为某年的城市化速度。

⑤ 孙群郎、韩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⑥ 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0、81页。

⑦ 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计算得出。

标签:;  ;  ;  ;  ;  ;  ;  

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_城市化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