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特点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今世界论文,信息产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突出事件,以及到下个世纪初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
当今世界正在跨入信息经济时代,一方面,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行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生活方式等日益受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产业的战略作用日益明显;另一方面,社会的信息量正以20万倍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而超速增长和膨胀,依靠先进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此外,在当今世界中,商品国界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技术国界日趋明显,技术民族主义的倾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先进信息技术领域的摩擦在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之间普遍存在。因而,培育、发展信息产业和营造功能强大的高速信息网络,不仅是社会物质生产、文化进步的基本要素和一般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21世纪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本文对当今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特点1:世界信息产业正蓬勃向前发展
据统计,1982年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营业额为2370 亿美元,1985年达到4000亿美元,1988年为4700亿美元,1993年则达到8990亿美元。右上表1是1993年世界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的概貌。
表1.1993年世界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销售额
在世界市场中所占比例
美国
3326.3 37%
欧洲联盟 2607.1 29%
日本
1438.4 16%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449.5
5%
亚洲四小龙269.7
3%
东欧179.8
2%
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 719.2
8%
全球总计
8990 100%
资料来源:Europe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bervatory
在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工业国,信息产业以每年30%—40%的增长率不断扩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速度之快更是令人吃惊。例如,我国台湾省1982年信息产业产值只有0.678亿美元,1992 年已达到104亿美元,10年间信息产业产值的增长超过了153倍。有关专家预计,到2000年时,全球信息产业(包括计算机业、通信业、信息咨询、信息服务等)的产值将达到300万亿元之巨,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 信息产业占各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呈日渐上升趋势。如美国1967年时信息产业占GNP的比重为46%,1972年时为50%,1985年升至60%,1987年达到67%,1990年时该比重为75%,预计2000年时将达到90%。当前,一般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占GNP的比重为40%—65%,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达25%—40%,发展中国家则在25%以下。
特点2: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将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及政府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特别是先进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美国近几任总统都把推动信息科技的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列为任期内的重要目标,克林顿政府表现得尤为突出:克林顿入主白宫伊始,就对美国原有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调整了已花费300亿美元的星球大战(SDI)计划以及近百亿美元的超导对撞机(SCC)计划,放慢了航天计划, 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上。美国副总统戈尔更是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有人评价说:“戈尔心里除了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以外,似乎别无它事”。两德统一后就处心积虑地规划如何促使其信息网络升级,德国研究技术部部长里森胡贝尔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其“信息是21世纪的决定性生产要素”的观点。韩国总统金泳三认为,如果不去通过信息化来提高生产力,就无法实现国家的发展,因而他亲自过问韩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情况。早在1980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提出要把新加坡建设成为具有非常先进的电子基础设施的计算机化国家,1991年元月,新加坡有关部门便着手IT2000的调查研究,关于1992年3月制定推出了“新加坡2000年信息科技发展蓝图”。
在当今世界信息产业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无疑当属各国竞相参与“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建设。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是对“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ational InformationInfratructure,NII)的形象诠释。它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光纤、数字卫星系统等为主要信息传输载体,以最快速度传递和处理信息、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经济高度信息化为目的,运用遍及各个地区的大容量、高速交互式信息网络,把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医疗部门、图书馆、学校、家庭等的信息终端联结起来,从而奠定面向未来的社会基础设施。自1993年美国宣布实施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以来,欧洲联盟、日本、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对美国高速信息网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前景“深感不安”,韩国、新加坡、我国台湾省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南锥体四国(巴西、阿根迁、巴拉圭、乌拉圭)也不甘示弱,纷纷投入巨额资金,调整其现有信息产业发展计划,制定出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后栏表2 是目前收集到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的概况。
表2.有关国家和地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
国家和
完成
计划名称 投资额
地区期限
美国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20年
4000亿美元
曼陀罗(Mandara)计划5年
1万亿日元
日本 省际研究信息新干线不详
9500万美元
邮政省全国光纤网计划 15年
不详
欧洲联盟欧洲信息社会计划 10年
9000亿法郎
英国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0年380亿英镑
中国台湾亚太智能信息服务中心
6年
上百亿美元
加拿大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0年
7.5亿加元
韩国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20年
553亿美元
新加坡 "智慧岛"建设计划 15年
12.5亿美元
连接美国的海底电缆工程 3年
不详
南锥体国家
地区性光纤传输网络工程 3年
7500万美元
资料来源:由作者收集整理
“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已经成功地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这种牵引力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例如,在信息实业界,从全球500家最大规模企业到数以万计的小公司企业,都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努力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之中。大企业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强大的资金投入,努力进行业务和市场扩张;小企业冒着其在证券市场上债券分级被标准波尔指数(Srandard Poor's)降级的风险, 把数十亿美元的赌注压在了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数字化领域。
特点3:信息产业向多极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信息产业发展走向多极化、国际化,除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相一致外,还与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自身特点相适应。一方面,信息产业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期望能够自主地建立起本国强大的信息产业并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因而当今世界信息产业领域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导致了过去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一统天下的发展格局,逐步向发达国家、经济次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互相竞争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区域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企业集团和信息机构都在不断完善其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将信息迅速地超越各个有着固有的文化、社会、政治体制的国家的疆界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输入和输出,因而信息产业走上了立体多维的世界资源掳掠、经济称雄、人才争夺、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国际大舞台。
特点4:信息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
信息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缘于以下几方面推动因素:一是信息产业比任何产业部门都更具有专门化的特点,产品专门化、服务专门化、人才专门化、组织机构专门化,从而结构效益在信息产业中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二是信息产业属高度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出现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不呈现均匀分布,往往在某些特定部门首先出现,然后通过结构关联效应,逐步在所有产业部门实现;三是日渐纷繁的多样化社会信息需求促使信息产业结构变动频率加快,结构转换能力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世界各国都把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作为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特点5:信息技术将进入以缩小化、开放系统、 网络计算等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
信息技术缩小化趋势是微处理器技术、多机并行信息处理技术、存储介质及其技术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微处理器诞生20多年来,其性能提高了1000倍,尤其是RISC芯片的性能提高得更快,每年提高速度达80%;在过去10年中,硬盘记录密度提高了10倍, 目前每英寸为100~150MB,估计到21世纪初可达到1GB到几个GB;作为半导体器件先驱的DRAM,目前保持着芯片集成度每三年增长4倍的水平。
信息产业和社会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对传统的专有/独占式信息系统提出了挑战,信息系统走向开放式系统是势所必然。目前,世界著名信息企业都在竭尽全力开发“开放”产品和制定开放性技术规范,并把这些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据对来自欧洲和北美的1000名信息技术管理者的调查,表明到1998年,开放系统将在全球53%和欧洲64%的公司中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还有94%的企业单位希望使用开放系统。
网络计算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通过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方式协同计算,充分调动网络中各系统的功能,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这种技术特征迎合了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无处不在、信息传输方式日益多样化对数据读取和存储的复杂要求。
特点6:信息产品随身化、家庭化的趋势将汇成洪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可望得到更方便、更快捷、更普及的信息产品,随身化、家庭化将成为信息产品的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信息产品随身化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侧重于数据处理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和侧重于智能化通讯的个人通讯系统(PCS)。与此同时,信息业者也正在积极促进PDA和PCS的融合,创造出功能更完备的信息产品,如个人信息系统(PIS)、个人信息管理师(PIM)、信息化电器(IA)等。
信息家用产品将有可能成为未来20年信息市场产品的主流。IBM、HP等大公司近年来都积极朝着“信息产品家用化”的方向努力,据估计,HP公司在信息社会的新框架下,到2000年家用信息产品营业额将突破200亿美元。同时,开发家用信息产品不仅是信息业者追求的目标, 而且也是家电业者努力的方向,如日本SONY公司已与美国IBM公司签约,计划共同开发一连串的信息家用产品。
特点7 :政府部门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高度信息经济时代,一方面作为战略性产业的信息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能否在世界科技、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期望为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另一方面,要克服信息服务领域“弱肉强食”的无政府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信息市场的失灵”,就必须借助于政府部门的权威性管理行为。这就决定了政府部门在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美国政府的突出作用是:带头应用信息技术;刺激全社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产品供给,倡导全新观念;进一步将竞争机制引入信息产业领域;为民间企业创造能够促使它们最大限度发挥独创性和活力的环境等。在此方面,美国政府已经为世界各国政府树立了典范。
特点8:世界信息市场竞争方式和规模超越了传统的市场争夺方式
随着风靡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世界信息市场竞争方式和规模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革命。首先表现为对现有竞争观念的突破。信息实业界普遍认识到世界信息市场的开放程度将逐步扩大,竞争不应再是单纯的互相排斥,而应赋予彼此合作、依存和互补的广阔内涵,通过合作、依存和互补,实现超地域、超空间的大范围的市场渗透,以占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最终赢得竞争优势。其次表现为信息实业界吞并、兼并事件接连不断,战略联盟逐渐成为信息市场竞争的最重要手段。如英国电信公司(BT)为使自己成为具有世界性的大型电信公司,并取得进军北美市场的入场券,于1994年初买下了美国第二大经营长途电话业务的MCI公司20%的资本金;另据报道,美国AT&T公司、 德国电信公司和法国电信公司也正在着手筹建一个称作“大西洋计划”的联盟。此外,信息企业不断加大在海外的投资强度和竞争力度,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如法国电信公司计划2000年前向海外投资20亿法郎,占该公司营业额的6%;美国AT&T公司1992 年营业额中外国市场收入占25%的份额,今后的目标是将这个比率提高到50%。
标签:信息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