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水务局 宁夏石嘴山 753400
摘要:我国农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稳定及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要全面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的综合质量管理,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导言
农村水利工管理对农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生产中基本的公共建设,起着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作用;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工作加强管理,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新农村不可缺少的内容。
2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2.1质量管理的问题
我国地域广袤,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所以对水利工程的要求也不同。水利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质量管理,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建设,质量的安全可以有效的确保水利工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实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目标就是安全、美观、运行、经济,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仍然有不科学的地方,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完全依照国家法律和规范执行。我国水利部门明确规定了水利工程的技术要求,如未能达到技术要求,则会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降低了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同时水利主管部门没有严格监督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导致了水利工程质量不达标,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
2.2合同管理问题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同样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监督水利工程的质量。但是就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来说,其合同签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合同中存在的招标问题,不规范的招标问题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经常出现,因为招标中经常会出现不正当竞争,有些建设承包商并没有能力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但是为了获得利润,不惜以质量来换取中标,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不完善的合同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合同中经常会出现意思模糊不清的条款,工程主办方没有进行严格审核,导致工程后期的施工和质量也会随之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农村水利工程在订立合同环节存在的漏洞,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同样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2.3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管理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是无法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水利工程管理的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缺乏管理意识、没有较高的管理效率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本质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仅仅实施建设项目,没有对水利的整体情况和实际采用科学的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此外,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部门没有明确权责。水利工程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具有社会下一,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资金使用混乱,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类管理,同时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工程管理和工程负责人的权责是相互分开的,两个部门过于独立,缺乏沟通会影响施工进度。
2.4安全意识不够强
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尤其是在现代化渠道的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当前一些农村水利工程相对老化,不能适应整个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在工程的施工中,整体的安全性能不强,对于一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等不能形成全面化的优化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因此,不能适应整个质量管理的需要,对于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阻碍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大,足以证明我国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支持和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质量和实用性,尤其是在我国农业用水较为欠缺的地方,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已经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却没有体现出技术性和科技性,没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导致工程管理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3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要突出多方面的综合管理,通过建立规范化、严格的管理模式,并在整个制度化的构建中,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形成对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主要负责人、技术人员等方面的职责管理。同时,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严格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倒逼制度,落实惩治与预防质量问题的工作规划。因此,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具体监督管理中,要细化多方面的管理模式,正确对待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施工前、中、后期的管理中,形成质量管理的全面化模式,并在责任明确、处罚标准以及质量要求上进行全面的细化,更好地推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施工管理的整体效能。
3.2强化水利法治认识,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不断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节水设施建设,提高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金量,特别在水利革新过程中,要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以技术驱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强化技术支持,更好的突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建设工作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使新的科学管理技术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
3.3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合理编制年度维修养护计划
树立科学的管理与维修意识,结合发展需求,从经济发展现状和运行趋势出发,围绕在设备、资料、科研成果等多方面的档案管理,对整体资料都要形成细化的管理办法,对各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通过与设备操作人员交流设备操作过程,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可以根据内容的项目选择,区分普通日常维护与专项维修,区分重点项目与普通项目的维修,区分季节性项目与长久项目的维修,并针对水利工程设备的整体运行需要和具体情况,提前做好设计方案和概算,全盘考虑、区别对待,在具体的操作中,结合不同的技术应用,采取有效的对策,做到轻重不同、技术操作和整体管理的相应变化。
3.4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尤其是在综合质量的管理中,要突出对整个水利工程各个要素的整体控制。因此,要全面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施工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农村水利工程的整体效能。将管养分开,把养护作业推向市场,管理部门重点加强路况普查、检测与评估、养护作业的招标与质量监督,完善机具、机械的保修保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量化考核,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此外,要严格把关计划和资金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5更新水利法制观念,正确理解水利政策
解放思想,健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刚要及管理目录,严格推行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制,要求水利管理人员按制度办事,切实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努力实现对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监管,做到无死角、无断层管理,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利用率。
4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农村、农民、农水在我国家的重要性,农村的建设是整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农村水利工程的实际特点,强调水利工程服务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监督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运用机制,构建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全面形成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金英杰.刍议当前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09(06):81.
[2]王素红.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及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209.
[3]陈昌仁,梁关锋,贾蔚.苏北农村水利现状调查与思考———以灌南县三口镇为例[J].水利经济,2013(02):30-34+76.
论文作者:陈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农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