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中“人”的定义_法律论文

法律常识中“人”的定义_法律论文

法律常识中“人”的界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律常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学习初二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弄清这些“人”的涵义,对学生学好法律常识,提高法律素质,会有很大的作用。

1.监护人

监护人是对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监护人可以是被监护人的父母、养父母或有监督保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也可以是对被监护人负有监督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代表。

2.当事人

(1)一般当事人,指与某种法律事实有直接关系的人。

(2)诉讼当事人, 主要指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的原告人和被提起诉讼的被告人双方。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因民事权益发生争议或受到侵害,以自己名义起诉、应诉,并受人民法院裁决约束的利害关系人。

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指处于控告或被控告地位,并同诉讼结局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

3.原告人与被告人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原告人是因民事权益发生争议或受到侵害,以自己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合法权益而提出诉讼的人。被告人是因民事权益发生争议或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的人。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原告一般是指自诉人。自诉人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诉讼的人,通常是被害人。被告人是指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指控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或者经自诉人控告,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对其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4.未成年人与成年人

18周岁是成年与未成年在法律上的界限。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5.被继承人与继承人

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6.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遗嘱执行人

遗嘱继承人是指依据被继承人设立的遗嘱承受遗产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是指受赠一部分或全部遗产的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受遗赠人同遗嘱继承人不同,不仅受遗赠与遗嘱性质不同,而且受遗赠人同遗嘱继承人的权利义务也不同,如遗嘱继承人应负有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的责任,而受遗赠人则无此义务。

遗嘱执行人是指执行遗嘱的人,一般由被继承人在立遗嘱时指定。遗嘱执行人有权根据遗嘱管理遗产、分配遗产。

7.犯罪嫌疑人、受害人

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前受刑事追诉的涉嫌犯罪的人。刑事诉讼法把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受追诉者称为犯罪嫌疑人,而把起诉到法院以后的受追诉者称为被告人。

受害人是指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或不法行为侵犯的人。

8.纳税人、法人、收税人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从民法的角度,纳税人分为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负有法定纳税义务的个人,个体户、农村承包户也属于自然人范围。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收税人是代表国家依法行使收税权利的人。

标签:;  ;  ;  ;  ;  ;  

法律常识中“人”的定义_法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