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论文_闵凡玲 石少友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论文_闵凡玲 石少友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新桥 273407

化学新课标要求: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过程。在实践中如何从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谈谈以下观点供参考:

一、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素质,要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前要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内容、活动,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学习新知识,要考虑综合素质的培养,要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教给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和掌握技能;同时注意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适应需要。

二、以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和引导思维

由多媒体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信息论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声性、展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如: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可搜集有关神州六号发射方面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并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必将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刺激。教师可适时提出:1.神六发射时需要多种燃料做推动剂,若使用液氢作燃料,你认为有什么优点?若使用联氨做燃料,则需要用四氧化二氮做助燃剂,生成氮气和水,请写出化学方程式。2.航天员的食品为什么被做成“一口酥”?3.为了净化飞船中的空气,可使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些题目把氢燃料的利用、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碱的通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诸多旧知识点在一个新鲜的情境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顺利完成。点评: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复习,必然能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新鲜感,避免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巧设悬念,提高兴趣,激发求知欲

要以实验教学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绪言》时,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现时的关系,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的神秘和新奇,从而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学科的兴趣。在每节课的导入时,可联系实际设计一些有关的实验现象问题,作为悬念,去思考、分析、寻找原因,从而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教学“氢氧化纳的化学性质”时,补充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提出:A.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B.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如何形成的?因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能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

四、以实验进行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要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例如教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师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先把盐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又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让其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后,通过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点评:把演示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让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互动探究转变。

五、创设动手参与机会,从而调动积极性

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量将演示实验变为小组实验或学生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改进思路和方法,调动参与积极性。如教学铁的性质,铁钉生锈演示实验时,先让学生找材料,在实验前5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讲此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师生讨论并得出结论,效果极佳。又如:教学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时,教师用刀切去钠外皮展示,将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相合并,让前后左右8人一组进行实验,实验中师讲学生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评析: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促进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还激发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避免了传统教法。

总之,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的成功都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这是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论文作者:闵凡玲 石少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论文_闵凡玲 石少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