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理论与僵化模式: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经验总结_斯大林论文

打破理论与僵化模式: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经验总结_斯大林论文

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经验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条主义论文,历史性论文,模式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迄今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依次是:马克思的时代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列宁、斯大林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并且已经越一国的范围,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代,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我们正在进行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的僵化模式到改革开放的转变,产生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回顾社会主义的这些发展和变化,我们得出一条重要结论: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且以此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时,要特别注意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

一、“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杜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的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一切社会主义学说都是空想的。他们纯粹从人道主义和道德伦理层次上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猛烈抨击以及对未来社会主义所作的想像和设计,是不成熟的无产者运动的理论表现。19世纪40、50年代,由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关于社会主义是社会进步合乎规律的结果的学说代替了乌托邦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这样就在历史科学、经济科学和哲学领域,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史最伟大的根本变革。建立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最彻底的革命论。

重要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或—劳永逸的现成方案,强调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绝非终极的科学定论。马、恩认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只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在马、恩看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社会主义学说当它成为科学,就应当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马克思在1843年给卢格的信中就提出:“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1〕1886年恩格斯在给爱德华·皮斯的一封信中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的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因此马、恩对未来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描绘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更多地是阐述共产主义社会基本原则。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勇于修正自己过时看法的生动例证。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马克思在重点研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的同时,开始关注东方社会,第一次把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纳入自己科学社会主度理论研究的视野。经过对西方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反思,在研究实际材料的基础上,马克思晚年提出,东方社会有可能都有一个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3〕问题,也就是“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4〕进而提出了非西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设想,如必须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联系。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又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当时,西方开始出现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同时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有所发展,恩格斯认识到以往“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5〕而且今后几十年资本主义也还有很大的扩展能力。他还预测到革命中心将转移到落后国家,俄国革命政党的胜利和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将“成为世界革命的开端。”〔6〕总之,我们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第一次飞跃中,并不是根据某种历史哲学来推论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事实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

如果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理论的奠基性,那么,本世纪初,列宁则是在帝国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领导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变成社会现实,实现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表现出极大的开拓性。

列宁依据对帝国主义基本经济政治特征的分析,特别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分析,指出:“帝国主义的蛋壳”“是由最好的钢料构成”,因而革命的“鸡雏”是不容易击破的。在落后国家,由于反动统治的腐朽,革命的攻击力量异常强大,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后胜利,即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7〕历史走着奇怪的道路,领导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光荣落到了落后国家的身上。

列宁把俄国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在《国家与革命》这部名著中,除了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的作用以外,全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也就是被称之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那种情景。但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出现的社会主义毕竟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社会主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列宁坚决纠正自己急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急于实现世界革命的错误,强调要用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坚定的探索精神来说明俄国革命的道路。他还说:“现在一切都在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8〕这样,列宁经过十月革命后的短短七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构想,其认识成果凝聚在晚年病中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中。列宁明确指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9〕还说:“有了完全合作化的条件,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地上站稳了。”〔10〕正是由于工作重心的改变,经济建设任务提到第一位上来,列宁原来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他从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认识到,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可能立即建立起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应采取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肯定了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立即消灭商品和货币,按劳分配也不可能用劳动券直接从社会储存中领取,而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

列宁逝世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继承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和实现基础。从1936年至1952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名篇中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从理论上作了新的阐述。应当说,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的伟大成果之一。斯大林领导苏联长达29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最初的经验。其中许多思想和实践,至今还有积极的意义。这些思想和实践包括:长期重视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阶级;努力克制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科学等等。但是,尽管斯大林与列宁之间有着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两者都指出依靠俄国自身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第一,列宁认为,俄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间接的”、“迂回的”办法,可以而且必不可免地实行改良主义的办法。斯大林则急于实现纯粹的公有制,依靠政治手段急剧推行全盘集体化,建立起只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两种公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此基础上。他设计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式的计划管理体制。第二,列宁强调商业的结合、利益的结合、自愿的结合。斯大林则强调生产性质的结合、所有制改造和农村阶级斗争。第三,列宁认识到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还需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他主张利用小经济、小企业等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提高生产力,推动对小生产的改造。斯大林则把排挤和消灭城乡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完全否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定发展和私有经济一定范围的存在,完全否定农业中个体经济的必要性。由于这些差异,斯大林非但没有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构想,反而在某些重大问题和作法上回到列宁的老路上去。结果,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必然由活泼变成僵化。邓小平率先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总结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11〕

必须肯定斯大林领导并逐步确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把列宁开拓的社会主义实践进—步丰富化,具体化,完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重大飞跃。“苏联模式”是在艰难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于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在战后恢复苏联的国民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联在很多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对其存在的弊端要进行具体地分析:

第一,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一)公有制实现形式过于单一、凝固。斯大林一方而承认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关系不是生产关系的基础,”〔12〕另—方面简单地认为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质完全适合,”〔13〕否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斯大林明确提出,在苏联存在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全民所有制(国有制),一种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其中国家所有制居于主导和领导地位,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向国有制过渡,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制,并认为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更加成熟。这种过于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经确立,就固定化,长期不动,因而它不可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适应商品化社会大生产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二)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单一、凝固相对应,苏联社会主义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在经济生活中,国家作为生产资料全民的代表,通过决议、命令等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这种体制存在很大的的弊端:国家计划机关直接管理和指挥全国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排斥经济手段,商品货币关系只有在有限的范围内起作用,价值规律失去对生产的调节,价格常常偏离价值,市场经济被当作资本主义。(三)在经济结构上,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体系和以重、轻、农为序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经济发展中,过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轻工业,忽视农业。

第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高度集权的党政一体化领导体制,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政治组织,不是政权组织。斯大林在理论上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权的这种新关系,也强调“党是政权的核心。但它和国家政权不是而且不能是一个东西。”〔14〕但在实践中不但没有创造性地解决这问题,反而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形成党政—体化积重难返之势。在这种体制下,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实际上把党变成政权组织,由党组织独揽发号施令。党的权力又往往高度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必然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制,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不正确认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曾一度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认为社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应,苏联社会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方面,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过分强调阶级斗争,把一切矛盾都看作是国际上阶级斗争的表现,结果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采取粗暴的做法,开展长期残酷的党内斗争,犯了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给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三)国家机构存在着腐败现象,主要是苏联层层干部有着不同的特权,许多高级干部还有许多非法特权。(四)思想理论上的僵化、教条化;思想、学术和科学文化领域缺乏自由讨论、百家争鸣的氛围。还存在着表现非常突出的个人崇拜,结果是否定了劳动人民的基本权力和全面发展的自由,造成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严重滞后,导致苏联社会缺乏民主。

“苏联模式”中上述诸种弊端,由于斯大林采取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被看作任何国家、任何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仿效的唯一模式,当成最好的社会主义,使本来充满生机、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变成僵化、凝固的样板,甚至成为关于社会主义的正统观念和普通原遍,深刻地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苏联的许多经验是好的,但是如果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去学习就坏了”,“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早就发现了我们,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问题,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一场意义深远、内容深刻、任务艰巨的改革摆在各国共产党人面前。这场改革发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突破“苏联模式”,毛泽东明确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鉴。”〔15〕党的“八大”政治报告和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关于下放权力,让更多的建设项目由地方组织实施;关于使企业在计划、财务、干部管理、职工调配、福利分配等方面有适当的自治权;关于在不影响集体生产条件下,适当给社员以自由支配的劳动时间,允许农民经营适合于个人经 营的家庭农副业、手工业;关于允许有计划地组织—部分自由市场;关于强调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等,都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但是,由于探索时间短暂,以及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剧变,特别是全党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充分,党的“八大”正确路线被“左”倾错误所淹没。“文化大革命”中,把改革看成是“资本主义”、“修正主义”,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遇到巨大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具有关键性的一次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在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存在的弊端的任务:“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6〕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不仅明确具体地提出“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任务,而且已经概括到理论的高度,提出了“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针对“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邓小平同志反复多次明确地说:“苏联的许多经验是好的,但是如果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去学习就坏了〔17〕,“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8〕邓小平理论是在20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更多的是以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为前提并以此为基础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因此,虽然它也强调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但更多地强调社会主义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地解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的许多方面,如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基本目标、根本任务、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的论述,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述,关于姓“资”姓“社”问题上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突破了“苏联模式”的禁锢,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的“头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

注释:

〔1〕〔2〕《马恩全集》第1、36卷第416、419—420。

〔3〕〔4〕《马恩全集》第19卷第431、438页。

〔5〕〔6〕《马恩全集》第22卷第597页、第37卷第6页。

〔7〕〔8〕《列宁选集》第3版第3卷第812页、第381页。

〔9〕〔10〕《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第773页、第773—774页。

〔11〕〔1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第261页。

〔12〕〔13〕《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0页、第136-137页。

〔14〕《斯大林选集》上卷,第418页。

〔15〕《论十大关系》。

〔16〕〔1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0页、第1卷第269页。

标签:;  ;  ;  ;  ;  ;  ;  ;  ;  ;  ;  ;  

打破理论与僵化模式: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经验总结_斯大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