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高职高专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高职高专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刘文沃,张少华,郑恒,陈彤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摘 要: 通过对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现状的探讨,以及基于对相关院校的考察,认为专科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于创新协同育人机制、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建设校内外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基地和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全方位的路径提升专科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保障医学专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能力。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医患矛盾是当前社会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主要焦点体现在医疗态度、医疗技术、医疗费用、医疗贿赂、医疗事件、医疗结果等六个主要方面。[1]特别医德医风、服务态度、人际沟通引发医疗纠纷的案例增加较多,其中的原因除了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之外,专业训练阶段的医学人文教育缺位也是导致医学生走上岗位后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文技能的主要原因。与本科院校较为成熟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相比,专科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显得相对不足。鉴于此,有必要对专科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一 医学人文教育目标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专业教育语境下有计划地对医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在观念层面上提升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实践上锻炼医学生的人文技能,最终实现对接岗位能力需求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目标。[2]

正如第一部分表1简略归纳的一样,这部分有对典故的直接引用,也有对旧词的新用。作用也无非是被当作文献史料的记载而作证据性的引用(化用)。值得一说的是刘勰的“另赋新意”,这类情况是刘勰在领会了典故、语句中精神实质的前提下,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进行阐释和表达。举《诸子》篇中“若乃汤之问棘,云蚊睫有雷霆之声;惠施对梁王,云蜗角有伏尸之战”的例子说明一下:

在电力设备正常运行工作的过程中,线路内所通过的电流是正常大小,在空气开关内部的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反作用于衔铁上面的弹簧,使电磁铁不容易被吸动,促使空气开关能够保持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运行。当供电系统中的设备出现短路的故障时,在线路内的电流很容易超过正常电流瞬间增大,造成电磁铁的上面瞬间产生巨大的电磁力,超出弹簧对衔铁自身的反作用力,使得衔铁被电磁吸动。此时,自由脱扣机构会通过机械传动被推动,将主触头上的跳钩释放出去,主触头受到分闸弹簧的拉力作用断开连接将短路切断。这样空气开关会对电流的短路现象起到保护的作用。[3]

二 我国专科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开展情况

国内专科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起步较晚,目前主要以两课为核心,以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规等必修课程为主干。各校对医学人文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一些学校相应必修课开足课时,一些学校压缩课时,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相比于本科院校4-5年的学制,专科院校三年制的培养周期显得局促与不足。一些本科医学院依托综合性大学的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地吸取多学科的资源开展广泛的人文素质教育。专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以技能教育为主,医学人文类的师资往往较为缺乏,且缺乏相对应的平台,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笔者对广东省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了一个摸底调查,发现粤东西北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以专科为主,在目前这种供求失衡的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力量仍然以专科毕业生为主。因此提升专科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贯彻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提升医学人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三 专科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探索

结合作者所在单位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经验,认为需要从育人机制、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育技术、课外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4]

(一) 医学人文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此外医学人文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广泛吸收兼职教师参与。兼职教师主要包含有相关行业企业的从业者、医学专业课教师及校内其他相关教师。兼职教师通过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提炼,发掘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呈现更有现场感和厚度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打开专业视野并体验到人文技能的重要性和操作性,改善校内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

(二) 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是整个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理念更新、课程改革实施,其中课程改革实施包含对公共课和专业课等第一课堂的改革,及第一课堂对第二、第三课堂的渗透和延伸。

1.更新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理念

2018年即将过去,展望明年投资市场,长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向威达认为,明年稳基建力度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房地产政策在强调长效机制的同时可能比今年灵活。这些政策和措施对明年的建筑和地产等相关板块可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此外,明年1、2月份是银行放款高峰,春节以后资金可能相对宽松,对市场反弹比较有利。

2.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实施

城市居民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其实就是反映了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后的社会融入和适应情况,在我看来,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除了用工荒以外的许多社会问题也都源自于这两个阶层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如今,正有更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内陆来到沿海、从小城镇来到大都市以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碰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城市中的原有居民能否接受这些外来的迁移人群,他们是否会对迁移人群有所排斥,这些排斥可能来自于文化上的差异或是社会偏见和歧视等等。

首先,完善第一课堂是医学人文理论教学。根据医、护、药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人际沟通必考科目,大部分院校都能落实这些科目的教学工作,但课时量、教学标准不一,实际上一些院校的教学水平依然有待提高。此外,这些必考科目之外的人文学科教学,不同院校之间的差异甚大。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加强医学人文第一课堂的教学:①根据国家相关执业考试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侧重点制定医学人文教学目标,并分指标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②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③强化医学人文必修课的引领性。优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经上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分享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学生的兴趣;建立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录像、图文案例、题库整合强化,提升教学效果;修订切合实际的以案例教学、技能教学为主的教材。④丰富医学人文校内选修课。专科医学院校需创造条件,逐渐开设医古文、医学礼仪、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等选修课程,以完善校内课程体系。⑤做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做一个心智健全、身心健康的人。⑥对医学生实行三早职业教育,在低年级阶段让学生多接触本专业知识、早了解岗位、早融入社会,并在专业课开展之时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内容。

[68] 林民旺、朱立群:《国际规范的国内化:国内结构的影响及传播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第140页。

专科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人文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须对其进行重构优化。首先是在顶层设计上进行重构,以校领导牵头,教务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医学人文第二课堂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计划;在此基础上配置相关人员对活动进行跟进和专门管理;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对相关师资计划医学人文第二课堂教学工作量;在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上对接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开展系列医学人文讲座、校园主题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考虑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纳入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中,活动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在申请奖学金、转专业、综合测评的重要依据;为第二课堂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根据实际情况可考虑将相关的学生社团合并办公,既集约使用场地,又能够促进社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将第二课堂作为医学人文校内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多层次完善。第二课堂是在学校支持和教师引导下,在基本教学计划规定之外通过有组织的集体课外活动对受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教学活动。[6]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效果的外显性和可量化比较性,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则较为内隐,但是其对第一课堂知识的延伸拓展等功能,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合力。[7]

在当前的情况下,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应积极对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全民健康的需求。[5]专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应用性和实操性。所以目前专科院校较难推行本科院校式的人文通识教育。在有限的课时和资源下,抓住核心课程并使医学人文课程适当融合专业课、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一个合理的策略。医学人文教育应该以两课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人际沟通等职业资格涉及课程为核心,并积极将人文的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拓展其他类别的人文系列选修课,渗透第二、第三课堂,最终构建完善的专科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是医学人文教育最直接的执行者,教师的配置、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医学人文教育质量。基于专科医学院校的实际,单纯靠引进的方式来建立医学人文教学团队成本较高,可行性不高。较为可行的途径是吸收校内原来的师资,通过培养、提升,并适当引进一些专任教师,以满足医学人文教育的需求。在学缘方面,应该吸收多学科的师资,形成多元一体的视角。同时派遣相关师资到行业进行学习和锻炼,培养一个不但具备人文社科专业知识、同时掌握医疗卫生知识和医务实践活动规律的医学人文教学团队。同时应该注重双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相关师资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的资格证书,鼓励师资去行业中锻炼,优化医学人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

(三) 建设医学人文教育团队

最后,用第三课堂作为医学人文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并贯穿协同育人的全过程。第三课堂教学即医学生在医院等行业的实习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是学生经合校内理论教学知识、发展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为了提升该阶段的人文教育效果,应该在校院合作的机制下,高校对来自行业的师资进行培训,以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经一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在校院合作的机制下,在学生的实习期有计划地开展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医患交流、社区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职场体验和人文感悟,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助人进行积极的反思,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广东省内开设医疗卫生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教育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受到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特色的限制,医学人文教育开设课程单一且不成体系,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加强专科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有必要通过校院企合作建立医学人文协同育人机制。这是专科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以地缘、业缘为基础,联合相关高校、医院、企业、行业协会等成立医学人文协同育人联盟,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指导成立工作小组和工作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完善平台管理制度和规程。在此“校院(企)合作、医教融合”机制下,开展医药卫生岗位能力需求调查、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协同推进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开展。

(四)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信息化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的潮流。在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和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建立适应教学需求的网络学习平台。以笔者所在的肇庆医专为例,正在探索通过Moodle平台将校内外教学资源与微信公众平台整合,搭建新型的移动学习平台—随身课堂,以满足学生在线选课、学习、考核、评价、互动的需求。[8]

基于医学人文课程的特点,平台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以适应医学人文教育中的案例教学、PBL教学、情境教学的方法。在内容方面,可以将医学人文网络课程、经典阅读、课外讲座、课程考核等内容纳入其中。为了加强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可以将其与微信、微博等媒介相结合,通过现代媒介进行课程推送和线上线下活动公告的推送。人文类课程注重对知识点的内化和感悟,网络教学平台也应该包含互动栏目,以通过师生的互动促进分享式学习的推进。作为学习平台应该注重评价考核功能的建构,学生可以通过进行考勤、上传课外人文活动的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后台对学生的学习及活动进行量化的评价,并反映于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中。

在平台搭建的过程中,各高校之间可通过协同与人机制搭建信息化教学的联盟,联盟内高校共享网络教学平台、协同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形成良性协作的机制,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五) 建立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校院企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医学科研及以医疗技术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实际上校院企还能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协同机制,吸收行业、企业及一些本科院校的场地、案例、设备资源,建立校内外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基地。即在建立专业实训、实践场所的过程中,参照和吸收融入医院、企业等工作岗位的真实场景和人文环境,以影像资料、文字资料、角色扮演等方式呈现医学人文技能的应用场景和技巧,让在校期的学生能够尽早地对医学人文知识和技能有系经认知和掌握。同时可以加强医学人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医院、企业加强合作,促进医学人文教育与实践、生产一线对接,让学生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可以观摩和领会医(护)患沟通、医疗纠纷处理、医院管理等技巧,以便更早地接触专业实践,完成从课堂到生产的转换,并围绕案例将内化的医学人文知识体系化和本土化,酝酿医者的仁爱之心并对本行业和岗位产生使命感和自觉性。同时,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组织者还应该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基于对医学生整体素质完善的视角开展对医学人文校外实践教学的评价,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定期对相关用人单位开展调研并吸收其反馈意见,动态、灵活地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

四 结语

正如刘德培院士所言:“医学按其使命来说,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尤其在目前特定的国情中,专科院校毕业生依然是广大基层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做好专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在促进医疗公平、建设健康中国事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好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疗卫生人才素质,是值得相关院校思考的议题。

然而,当两区域OLR负相关时,情形却非常不同。热带西北太平洋仍处于下沉区域,而热带东南印度洋则有显著的上升运动和对流增强时,在Box-A和Box-B间形成了完整的斜向的垂直环流(图6b)。这种垂直环流在西北太平洋与热带东南印度洋的相互作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与图5的分析结果一致,也与图3b,图4d、4e、4f所示的非绝热加热异常扰动相一致。所以,OLR在Box-A和Box-B上的负相关表明了这两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且垂直环流圈或为这两个地区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力,袁迎春.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的类型、特征与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2014,(06):104-111.

[2] 曹云飞,陈金梅.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及其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21-23.

[3] 李培根.人文情怀与工程实践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04):10-13.

[4] 陈彤,郑恒,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卫生高职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A),2016,37(10):88-90.

[5] 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6] 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6):41-42.

[7] 许明春,张君诚,曾玲.第二课堂重构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177-180+213.

[8] 刘其礼,郑恒,等.基于微信和Moodle整合的移动学习平台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03):285-289.

[9] 张俊.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08):64-66.

本文引用格式: 刘文沃,等.高职高专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45):96-9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5.037

作者简介: 刘文沃,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标签:;  ;  ;  ;  

高职高专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