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构性生产过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过剩论文,结构性论文,实证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现行经济是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还是供给充足甚至供大于求的结构性过剩经济,对这一问题的判断,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继续铺摊子、上项目,实行数量扩张解决短缺问题,还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以解决结构性生产过剩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出现大量的结构性生产过剩现象出发,探究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原因及对策思路。
一、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商品供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结构性生产过剩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悄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建国以来延续40余年的各种计划购物票证消失了,购置商品的排队现象不存在了,日用消费品供应紧缺现象没有了。从总体上说,我国商品市场供应充足,初步形成了由消费者自主决定消费取向和自主选择消费品的买方市场。
随着短缺经济的逐步消失,市场需求约束增强了,当初为消除短缺而数十年猛烈投入形成的生产能力和扩张型、数量型的产品供给模式,开始出现大量积压和结构性生产过剩现象。
1,出现了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 过去我国经济运行一直受供给不足的约束,1984 年社会总供需差额(总供给小于总需求)819亿元,供需差率-11.4%,1994年供需差额3275亿元,供需差率-6.2%。1996年上半年,供需出现正差率,社会总供给34550亿元, 总需求31159亿元,供大于求在9.8%以上。1996年下半年,在609 种消费品中,供不应求的只有38种,占6.2%,且绝大部分是农副产品; 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有571种,比重高达93.76%。社会商品供需平衡或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是当前市场形势的主要特征。
2,出现了产品产销率下降,库存积压增多的情况。1996 年全国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8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正常产品销售率下限的97%要低近2个百分点。1993年全国社会商品库存3711.4亿元,1995年猛增至6705.5亿元,净增近3000亿元。
3,出现了十类项目不宜再投资的情况。据国家计委提供信息, 目前全国有十类项目生产过剩,供大于求,不宜再投资,它们是手表、化妆品、毛纺品、毛巾和床单、化纤地毯和机织地毯、麻袋、不锈钢制品、塑料壁纸、食品机械、钢铝制品加工工业。此外,由于产大于销,近年不宜新建或扩建的项目还有:铝合金门窗、人造大理石、水磨石、塑料加工、微型汽车等项目。
4,出现了三~四成工业生产能力闲置的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全国28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有四成以上处于闲置状态,其中小型电子计算机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3.5%。 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下的工业品有:发电设备、微型电子计算机、照相胶卷、电影胶片,利用率在25.5%以下;日用精铝制品、房间空调器、复印机、农药、化学原料药、微波炉,生产能力利用率在31.3%—38.5%之间;录像机、洗衣机、内燃机、汽车、彩电、金属切削机床、 油漆, 生产能力利用率均在50%以下。此外,电冰箱、中成药、电话单机、食用植物油、轮胎、自行车、摩托车、食糖、照相机、精甲醇,生产能力也有四成以上处于闲置。全国3万多亿元的国有资产存量中,被长期闲置的就有1/3, 其中家用电器、纺织工业约有1/3—1/2的生产能力闲置。
结构性生产过剩涉及面广,从农副产品看有低质干鲜果品如低质苹果、柑桔的过剩等。从传统行业看有纺织品生产能力的过剩,纺织行业4000多万棉纺锭中,有近2000万锭属于生产能力过剩。从家电行业看,彩电生产能力过剩1/2,电冰箱、洗衣机生产能力过剩2/3。从机械化工行业看,冷气机的生产能力过剩2/3,汽车的实际产量仅相当于相应生产能力的1/4,乙烯现有年生产能力210万吨, 加上近年兴建和拟建的项目, 到2000年将会出现生产能力超过实际需求的5成。从建筑行业看, 商品房积压5037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1710元计,相当于860亿元资金沉淀。从文化行业看,截止1996年8月底,全国图书积压额81.39亿元。其他一些行业也面临生产过剩、能力放空或产品积压等问题,如浮法玻璃、炼油、耐火材料产大于求,铁路、港口、航空客货源不足,豪华商场、歌舞厅生意清淡,银行网点过多过散过滥等等。
二、结构性生产过剩的性质和原因
市场短缺状况的消失,无疑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果。正如短缺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所说:“改革过程的一个目标是要消除短缺。”笔者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生产过剩,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由其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相对过剩,不是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引起的过剩,而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是产销不对路、有效供给不足(生产的产品不适合消费者需要)或市场销路不畅通的现象,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价格信号不灵、宏观调控不力的反映,是长期为解决短缺现象而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数量扩张和粗放经营的结果,是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后所面临的新的发展问题,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造成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直观上看是因为各地一哄而起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地区产业发展趋同的结果。从全国来看,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率在90%以上,许多产品各省都有布点,失去分工的效应和规模效益。据1995 年统计资料, 全国26个地区生产汽车,有325家汽车制造厂; 27 个地区生产电视机, 有302家电视机厂;23个地区生产洗衣机,有89家洗衣机厂;19 个地区生产电冰箱,有186家电冰箱厂。也就是说, 每个产品各地的生产厂家平均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目前汽车、机械、钢铁、电子、石化等产业的生产能力已经饱和或过剩,但各地仍在“九五”规划中把这些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由此看各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产业趋同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从深层次上看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区域指向性。如《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将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没有相应提出这四大产业的地区布局限定。这样各地就都把这些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并认为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国家在立项、资金投入、技术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发展规划缺乏统一协调和法律效力。改革以来各地都加强了对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但发展目标往往缺乏统筹规划。县级投资增长指标超过省级,省级投资增长指标超过全国。如对30个省市区“九五”计划目标综合分析,经济总量增长指标(10.9%),比国家调控目标(8%)高出近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比国家计划高出1.2万亿元和2.9个百分点。三是低起点的排浪式消费, 没有明显的消费梯次和差别。这种突发式地膨胀和萎缩,消费热点形成时,需求量很大,要求生产急剧扩张,消费热点一过,又出现产品积压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生产轻消费,企业尚未由生产型企业转变为营销型企业,对国内外广阔市场的开拓不够,造成一方面大量商品积压在企业和城市商场,另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市场商品供应匮乏。
结构性生产过剩从根本上说还是机制、体制问题。产生结构性生产过剩的体制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条块、利益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国家计划和产业政策难以有效的贯彻实施。二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投资决策者不承担风险责任。三是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好的企业长不大,差的企业死不了。据了解,发达工业化国家每年大约有10%的企业破产倒闭,这就使得其余90%的企业充满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而我国每年破产倒闭的企业不到0.1%, 而且还大多属于假破产。这种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保护落后的经济机制,必然造成大量无效供给的增加和生产过剩。
三、走出结构性生产过剩的思路和对策
我国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正面临着新的转折关头,再延续过去那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数量扩张肯定是没有出路的,是不可能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关键是,按照加快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在加大商品市场开拓、按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下决心对现有过剩的、落后的、富余的生产设备、技术、人员进行无情淘汰、下岗,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1、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为跨地区跨部门的资产重组扫除障碍。 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人为分割市场,搞大而全小而全的“诸侯经济”,是造成盲目投资,到处布点,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的重要原因。对此,必须加快以政企分开为重点的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从讲政治和把握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地区、部门利益分割对整体经济利益的危害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破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壁垒。其中包括设立有关反垄断、反地方部门保护行为的法规;严禁地方、部门出台或实行与国家经济政策法规不一致的政策规定;强化税收征管,大幅度提高中央税收的比重,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使之纳入由人大监督的财政收支管理轨道;大幅度缩小地区、部门间的收入差别,严禁政府公务员从地方、部门利益中牟取私利等。
2、强化产业政策的消费地指向、资源指向和集中化、 专业化原则。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要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更要有明确的产业布局和地域指向,非产业指向的地域即使是国家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也严禁各地盲目投资和建设。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指向要从地区产业基础、产品销售半径、资源及加工能力、运输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日用消费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要强调消费地指向原则;资源性产品、原材料运费在成本构成中比重大的产业要贯彻资源地指向原则;钢铁、汽车、石化等需要大型高效设备或适宜成批大量生产的产业,要通过提高行业进入条件限制,实行集中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企业指向原则。
3、实行科技兴国、质量兴国、名牌兴国并举的发展战略。 产品积压和生产过剩不仅反映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也很严峻。近年来出口产品份额下降,特别是去年全国性外贸出口效益下滑,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力下降,也主要是由于产品档次低、质量差,不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出口企业间的无序竞争造成的。在一些国家的消费者看来,中国产品等于低档货、地摊货。我国虽然有25个地区把机械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我国所需先进的机械设备包括炼钢、石油炼化、汽车和家电生产线几乎都要靠进口;虽然有22个地区生产汽车,但可以说至今没有自己的轿车工业,奥迪、桑塔纳、标致、夏利等实际上是我国产的外国车。因此,实行结构性调整必须把科技兴国与质量兴国结合起来,抓紧落实国务院颁发的《质量振兴纲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使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中国的名牌,对与外商合资中转让中方驰名品牌的作法要给予限制。
4、以资本为纽带,扶持跨地区联合兼并的资本集团。 市场经济下打破地方利益对合理产业布局的阻滞,遏制分散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关键要摆脱地区利益,建立能够在更广阔范围内组织集中化生产的大型、超大型的资本集团。通过大型资本集团的参股和控股,把同行业中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纳入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轨道。据1995年统计资料,目前居世界前列的大型资本集团(一家)的销售收入就抵得上我国前500 家大型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总和,这些大型资本集团对世界范围的产业分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应着力体现对大型、超大型产业资本集团的支持,使这些大型资本集团摆脱地方、部门利益的束缚,在产业布局、集中化生产、专业化协作、集约化经营等方面起组织和统领的作用。
5、遵循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及时淘汰落后过剩的生产能力。支配市场经济运行的有一只无形的手,即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它自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聚,及时淘汰落后过剩的企业、产品和生产设备,以保持生产力的先进性。虽然这是一个阵痛的滞后过程,但要明显优于现行带有传统计划经济痕迹的资源配置方式。当前压缩调整落后过剩生产能力,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对产品无销路无市场、设备陈旧落后、生产无规模无效益,以及耗能高、污染大、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要给予无情的淘汰,通过关停并转破等手段削减过剩的生产能力,使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